- 年份
- 2024(12339)
- 2023(17914)
- 2022(15467)
- 2021(14454)
- 2020(12123)
- 2019(27635)
- 2018(27247)
- 2017(51194)
- 2016(28394)
- 2015(31687)
- 2014(31494)
- 2013(30067)
- 2012(27466)
- 2011(24560)
- 2010(24373)
- 2009(21683)
- 2008(20755)
- 2007(17872)
- 2006(15331)
- 2005(12815)
- 学科
- 济(103159)
- 经济(103040)
- 管理(75676)
- 业(72250)
- 企(59633)
- 企业(59633)
- 方法(52598)
- 数学(46732)
- 数学方法(46131)
- 中国(30941)
- 农(27992)
- 财(26870)
- 学(24406)
- 教育(23298)
- 业经(22378)
- 贸(19862)
- 贸易(19856)
- 理论(19633)
- 地方(19543)
- 易(19275)
- 农业(18761)
- 技术(18093)
- 务(17294)
- 财务(17223)
- 财务管理(17187)
- 企业财务(16303)
- 制(16293)
- 环境(16213)
- 和(15526)
- 划(14124)
- 机构
- 大学(391000)
- 学院(386127)
- 管理(149878)
- 济(145343)
- 经济(142223)
- 理学(132089)
- 理学院(130549)
- 研究(128284)
- 管理学(127956)
- 管理学院(127251)
- 中国(87612)
- 京(82565)
- 科学(82028)
- 农(65344)
- 财(64445)
- 所(63447)
- 业大(61896)
- 研究所(58794)
- 中心(57920)
- 范(57792)
- 师范(57183)
- 江(54281)
- 财经(53514)
- 农业(51784)
- 北京(51630)
- 经(49035)
- 师范大学(46858)
- 院(46829)
- 技术(44001)
- 州(43831)
- 基金
- 项目(277673)
- 科学(218656)
- 研究(200901)
- 基金(200217)
- 家(176848)
- 国家(175132)
- 科学基金(149617)
- 社会(125202)
- 社会科(118536)
- 社会科学(118503)
- 省(109158)
- 基金项目(106435)
- 自然(99382)
- 教育(98497)
- 自然科(97099)
- 自然科学(97069)
- 自然科学基金(95325)
- 划(94084)
- 编号(82018)
- 资助(81941)
- 成果(66008)
- 重点(63336)
- 部(61925)
- 发(59081)
- 课题(58180)
- 创(58146)
- 创新(54059)
- 科研(53809)
- 教育部(53446)
- 大学(52326)
- 期刊
- 济(144843)
- 经济(144843)
- 研究(112108)
- 中国(71731)
- 学报(67122)
- 教育(65190)
- 科学(58522)
- 农(57781)
- 大学(51340)
- 管理(51257)
- 财(47629)
- 学学(47517)
- 农业(40389)
- 技术(35457)
- 融(26148)
- 金融(26148)
- 财经(25250)
- 业经(24764)
- 经济研究(23968)
- 经(21523)
- 业(20875)
- 科技(19338)
- 版(18985)
- 问题(18880)
- 图书(18553)
- 业大(17802)
- 技术经济(16731)
- 理论(16615)
- 商业(16572)
- 职业(16252)
共检索到53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文伯 伍开文
基于对新疆8所高校161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三方面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入学机会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家庭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影响其子女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基础阶层子女更加容易在公办性质高校获得入学机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入学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最小;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随父母学历的提高而增加;基础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受其家庭经济因素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东茅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家庭背景 就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静波 孟令东 杨晓平
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在我国仍属于稀缺的资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影响着社会公平。子女所获得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投入的反映。促进教育公平,需要政府与高校共同努力来淡化家庭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入学机会 性别差异 地区差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沈祖超 阎凤桥
本文以社会分层时教育分层影响的理论为基础,以西安5所民办高校 3624份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和其他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学生家庭背景对于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毕业去向意愿的影响。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发现,家庭职业和教育背景对于子女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正向影响;接受民办高等教育或公立高等教育学生的家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分布比例上存在差别;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对于子女进入民办高校中计划内招生项目、学历文凭试点项目或自学考试招生项目具有正向作用,家长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之却有负向作用;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水平对于子女毕业后升学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我国社会分层对于教育分层产生的多方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分层 民办高等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建国 罗朴尚 宋映泉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家庭背景与高中毕业生就读大学机会的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以户口类型和父亲受教育水平变量所反映的家庭背景对高中毕业生选择就读大学机会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研究认为,与家庭背景有关的大学机会不均等问题仍需值得关注,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
大学机会 就读大学机会 复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玉婷
学生投入是高等教育对学生发展产生作用的主要途径,不同家庭背景在学生投入方面有差异。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在文化资本传递和惯习形成过程中积累了一定优势;他们感到缺乏学业挑战、学习动力不足时易获得资源支持;他们在课堂外有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易遭遇学业困境;他们学习主动性不足时缺乏资源支持;他们的教育经验局限在课堂内、校园内。不同背景学生互相区隔,合作学习不足。师生互动可弥补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乏,但教育环境支持不够可能导致师生互动不足。学校本身教育资源匮乏和地理位置偏僻不利于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支持。创设良好教育环境支持可作为改善学生投入的切入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作者]
姚先国 黄志岭 逯岩
利用2002年数据,对子女的大学教育与家庭背景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在回归中重点考察了父母收入、教育及职业对子女上大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城镇居民中,父母收入对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有很大影响,这一影响比西方发达国家要大很多,说明在中国代际之间的不平等转移更为严重。同时,父母受教育情况与子女大学教育有正的显著相关关系,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 家庭收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智蕴 董乃涵
高等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紧密相关,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探讨的热点。作者从浙江省与全国其他七省市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的对比出发,在对浙江省公立高等学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情况,分析浙江省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中存在的公平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消费 成本分担 研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国艳 陈圆圆 陈玮玮
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前提,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开端,不同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对个体早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深圳市为例,以3456名幼儿家长的问卷数据探究不同家庭背景幼儿教育机会获得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获得学前教育资源的机会有差异,拥有深圳户籍、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收入较高且为公职人员的幼儿,较非深圳户籍、父母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幼儿,具有较为明显的获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在当前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注重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应关注幼儿教育机会的均等。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教育机会均等 幼儿园等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丽 赵文龙 边卫军
非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获得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非认知能力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非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家庭阶层地位、父母教育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等主要家庭背景因素都对非认知能力有显著影响;文化资本对非认知能力的获得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家庭背景影响非认知能力的中间机制之一。
关键词:
家庭背景 文化资本 非认知能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利霞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了入学机会总量的迅速增加,但机会增多并不等于机会均等,地区、城乡、阶层和性别之间的入学机会不均依然显著存在。制度性教育的天然缺陷、城乡二元制的结构制约、考选制度的隐性不公、成本分担的制度失衡、资本存量的代际影响、基础教育的不均积续、性别偏好的消极影响等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的深层原因。应在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高等教育公平。
关键词:
大众化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均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敏 谢作栩
基于对全国175所高校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与族群身份对我国少数民族群体进入不同类型高校机会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获得受社会分层与族群分层结构的双重制约。从家庭背景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家庭背景愈佳,少数民族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多;从族群身份的角度来看,在控制家庭背景变量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更易获得本科层次的教育机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许祥云 张凡永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家庭对收益的感知与判断,主导着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其高等教育选择有显著的差异。应当引导家庭实现由"考分所主导的被动选择"向"感知成本收益所主导的主动选择"转变,创造条件帮助家庭在感知上对成本与收益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家庭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类型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在推行分类高考制度时要密切关注家庭选择的差异,从政策和制度上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关键词:
分类高考 高等教育选择 差异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龙龙 李锋亮 郑勤华
本文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的背景下,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方面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于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仍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于实施严格选拔的高等教育系统中。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巍 贺琰
将机会不平等的来源区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分为家庭背景、天赋运气和个人努力三个因子。研究发现,人们更能够接受由个人努力所带来的不平等,且这种不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较大。如果一个人的成就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和努力程度,而不是家庭背景、天赋运气等不可控因素,那么居民幸福感就比较高。另外,与农村相比,在城市样本中与家庭背景相关的不平等对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城市人们更加认可个人努力的重要性,机会平等的正向隧道效应大大淡化了不平等的家庭背景的负面影响,人们更可能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阶层流动,提高幸福感。
关键词:
机会不平等 收入差距 居民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