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55)
- 2023(23175)
- 2022(19617)
- 2021(18117)
- 2020(15395)
- 2019(35150)
- 2018(34899)
- 2017(65994)
- 2016(36206)
- 2015(40575)
- 2014(40417)
- 2013(39915)
- 2012(36723)
- 2011(33064)
- 2010(33308)
- 2009(31226)
- 2008(30958)
- 2007(28201)
- 2006(24744)
- 2005(21751)
- 学科
- 济(146579)
- 经济(146403)
- 业(118287)
- 管理(109217)
- 企(98262)
- 企业(98262)
- 方法(67318)
- 数学(56392)
- 数学方法(55523)
- 农(53581)
- 财(40785)
- 业经(40222)
- 中国(38088)
- 农业(35424)
- 学(31165)
- 制(28489)
- 地方(28098)
- 务(27480)
- 财务(27389)
- 财务管理(27335)
- 贸(26889)
- 贸易(26875)
- 理论(26150)
- 易(26104)
- 企业财务(25886)
- 技术(25654)
- 和(23864)
- 银(22154)
- 银行(22067)
- 划(21374)
- 机构
- 学院(521647)
- 大学(518376)
- 济(203984)
- 管理(202865)
- 经济(199531)
- 理学(175234)
- 理学院(173271)
- 研究(172391)
- 管理学(169800)
- 管理学院(168865)
- 中国(131159)
- 科学(111283)
- 京(110407)
- 农(103172)
- 财(93211)
- 所(88537)
- 业大(85307)
- 研究所(80777)
- 农业(80443)
- 中心(80327)
- 江(79117)
- 财经(74470)
- 北京(69124)
- 经(67696)
- 范(67030)
- 师范(66249)
- 州(63393)
- 院(61964)
- 经济学(60434)
- 技术(56858)
- 基金
- 项目(353568)
- 科学(275613)
- 基金(254338)
- 研究(251989)
- 家(224719)
- 国家(222660)
- 科学基金(189672)
- 社会(157118)
- 社会科(148630)
- 社会科学(148585)
- 省(140572)
- 基金项目(134208)
- 自然(125868)
- 自然科(122960)
- 自然科学(122921)
- 自然科学基金(120718)
- 划(117677)
- 教育(115878)
- 资助(105128)
- 编号(102827)
- 成果(82729)
- 重点(79466)
- 部(76158)
- 发(75479)
- 创(74795)
- 课题(70860)
- 创新(69551)
- 科研(68279)
- 计划(65785)
- 大学(65011)
- 期刊
- 济(227423)
- 经济(227423)
- 研究(144936)
- 中国(100364)
- 农(98368)
- 学报(91192)
- 科学(80681)
- 管理(75569)
- 财(73726)
- 大学(68337)
- 农业(66459)
- 学学(64849)
- 教育(54771)
- 技术(46639)
- 融(45720)
- 金融(45720)
- 业经(41728)
- 财经(36004)
- 业(35549)
- 经济研究(34653)
- 经(30912)
- 问题(30098)
- 版(28212)
- 技术经济(26521)
- 科技(26177)
- 统计(25490)
- 图书(25238)
- 业大(24481)
- 策(23673)
- 商业(23424)
共检索到766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波文 应望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住农村青壮劳动力是关键,而促进农民立足于农村地区自主创业是一个恰当的对策。使用"千村调查"项目①数据,从家庭背景的研究视角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的创业模式。研究发现,当下的中国农村,模仿创业是农民创业的主流形式,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会对农民的创业模式产生影响,精英家庭的创业农民比普通家庭创新创业的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出打工经历、所在地区显著影响了普通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而个人的年龄、风险偏好程度和创业时间却会显著影响精英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是:(1)树立"榜样作用",发掘广大农民投身于创业的潜质;(2)设立农村创业学院;(3)与高校合作"孵化"创新创业模式并复制推广给农民创业;(4)让普惠金融服务于农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新创业 模仿创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李征宇
很多学者从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农民创业行为,而实际上农民的创业选择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如何影响到农民的创业选择,这是一个仍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家庭资本理论将家庭结构分为社会精英家庭与人力残缺家庭,并使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就两种类型的家庭结构与农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的社会精英家庭背景,如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拥有党员身份、或者是村里公认的德高望重者,将显著提高其选择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而人力残缺家庭,即家庭结
关键词:
创业 农民 社会精英家庭 人力残缺家庭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蔺楠 包颉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对于解决农村创业融资难有重要意义。农民创业融资深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本文将文化价值观分为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采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的"中国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种文化价值观对于农民创业融资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都会促进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并且现代价值观对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大,现代价值观还能促进农民创业者的外源融资和正式外源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因制度信任而异,制度信任对传统价值观与内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弱化作用,但制度信任对现代价值观与正式外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强化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农民文化价值观变化对创业融资的影响,构建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的理论框架,为农民创业融资提供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农村创业 创业融资 制度信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奚国茜 彭屹
基于创业者所嵌入的家庭结构视角,本文分析了家庭困境对农村女性创业选择和创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家庭陷入困境的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女性创业的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显著低于男性,且这种差异在困境家庭中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困境家庭的创业女性缺乏工作技能、打工经历、管理经历,并且倾向于选择轻资产的服务业,是导致其创业规模偏低的原因。本文结论丰富了创业理论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并为改善农村创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陈博欧
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子女随迁对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运用工具变量估计、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处理子女随迁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样本自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家庭特征、父母特征及子女个体特征后,子女随迁使得农村家庭对该子女的教育总支出增加了50.50%,教育负担率提高了5.82%。其中,校内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了1.54%、校外教育支出负担率增加1.20%,学校生活费负担率增加1.48%,择校或借读费负担率增加1.59%。在影响机制方面,城镇地区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以及异地就学政策的限制,造成了校内教育支出、择校或借读费支出的被动增加。同时,子女随迁一定程度提高了父母的教育期望,进而促进了对子女校外教育支出的增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学琳 夏李莹 应望江
本文基于"千村调查"项目数据,通过二值选择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于农民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选择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对农民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致的。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涓滴效应"在我国农民金融投资中不成立。为此,我国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需要对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民提供不同的服务,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普及金融知识,使得普惠金融福利惠及全民。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民投资 金融排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欣婷 孟志兴
在"双创"背景下,农村家庭创业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创业,相较于雇主型创业,对自雇型创业的抑制作用更大;从差异性分析来看,农业补贴会明显降低弱社会网络和粮食主产区家庭创业的概率;从区域差异性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补贴对创业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较弱。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农业补贴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抑制土地流出、促进土地流入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改变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削弱农村家庭创业的意愿。据此,本文提出应逐步由普惠型农业补贴向差异化补贴转变,鼓励年轻人参与创业;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缓解信贷约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循环,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力。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家庭创业 中介效应 土地流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道才 唐凯旋
基于农村信贷排斥理论和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以及安徽省696份农户调查数据,选取信贷排斥、家庭资本两个主变量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技培训等特征变量,实证分析了信贷排斥和家庭资本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排斥对农民创业选择的总体影响为负,但存在结构性失衡,其对家庭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影响大于中低家庭资本水平的农民创业者;家庭资本水平与农民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农民本身的资源异质性同样与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肖瑜君 李海波 张琨 张红艳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脱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影响,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城际差异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各地区创业政策的精准制定和创业活动的精准开展指导提供参考。文章基于5个省6个城市返乡农民工家庭的样本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和多水平模型实证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城际差异。研究发现:(1)出生年代、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3个微观变量和居住地教育环境、居住地居住条件、地区消费水平、地区房价水平4个宏观变量对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2)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存在城际差异,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教育环境、地区消费水平和地区房价水平对城市间返乡农民工创业选择的变异聚集性具有影响。根据地区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创业选择 城际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昊 贺小刚 杨婵
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禀赋、信息、营商环境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创业者可能会选择远离居住地从事跨区域的创业活动。异地创业活动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一个仍未得以解决的研究问题。以往研究多从社会资源、社会嵌入等角度探讨异地创业者的优劣势,本文则基于知识基础观、文化价值观等思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模型。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2662个有效样本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相比本地创业者,外来的异地创业者所开创的创业活动往往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2)在不同创业地的比较中,沿海地区的异地创业活动经营绩效更突出;(3)随着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地理距离的增大,创业者的经营效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4)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受到了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的文化价值观距离的影响,该距离越大则创业效率越高;(5)家庭支持在异地创业活动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家庭支持的强化,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会更加提升,并且地理距离所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也越强。本文的研究为跨区域创业活动的演进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创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知识异质性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对于创业活动的地点选择、家庭支持资源利用也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关键词:
家庭创业 互联网建设 创业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思敏 薛永基 冯潇
个人创业行为会受到自身态度的作用,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视角诠释了农民的创业行为机理。本文基于北京城郊地区农民的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对创业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创业态度和外部的创业环境不能直接对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均会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创业行为,创业自我效能感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据此提出的"创业行为结构模型"指明,培育创业态度和营造创业环境并不能直接促成农民创业行为,而是要激发农民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为促进农民创业政策制定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努力方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菁华
农民创业作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源泉,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激励农民创业应当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坚持的方向,而提高农民创业绩效是激励农民创业的最有效途径。提高农民创业绩效,关键在于:健全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引导创业农民选取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有活力的创新空间的创业方向;创造农民横向交流与建立各种自组织的良好环境和制度保障、促进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纵向交流与社会资本的跨越整合;发挥农民创业成功者示范效应和群体效应的双重驱动作用、加强有效的创业教育与培训等。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业绩效 Logistic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宜挺 肖志敏
创业意向是新生代农民创业的先决条件。本文运用阶层回归分析方法,依据采集的308份新生代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支持、心理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创业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支持不仅对新生代农民创业意向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而且通过心理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创业意向也有间接正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 创业意向 家庭支持 心理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个人素质、家庭背景、社区状况与青年农民就业选择——基于Multinomial 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父母期望、代际互动结构与子女创业——来自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分析
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基于内生转换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基于浙江乡村入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信贷约束对中国农村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调查数据
农村电子商务、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性收入与支出对农民增收影响研究——基于陕西省农业数据的分析
农业转型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分析与判断——基于四川省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
厕所革命背景下农民厕改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和田地区脱贫县812户的调研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