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9)
- 2023(13301)
- 2022(11617)
- 2021(10854)
- 2020(9218)
- 2019(20915)
- 2018(20709)
- 2017(40091)
- 2016(21715)
- 2015(23987)
- 2014(23629)
- 2013(23381)
- 2012(21315)
- 2011(19147)
- 2010(18886)
- 2009(17070)
- 2008(16386)
- 2007(14089)
- 2006(12155)
- 2005(10346)
- 学科
- 济(83736)
- 经济(83635)
- 管理(60372)
- 业(59369)
- 企(48682)
- 企业(48682)
- 方法(40509)
- 数学(35405)
- 数学方法(35068)
- 农(23269)
- 中国(21375)
- 财(21155)
- 学(19774)
- 业经(18524)
- 贸(16396)
- 贸易(16390)
- 地方(16251)
- 易(15895)
- 农业(15615)
- 制(14472)
- 技术(13447)
- 环境(13382)
- 和(13225)
- 务(13191)
- 财务(13132)
- 财务管理(13110)
- 理论(12982)
- 企业财务(12450)
- 银(11794)
- 银行(11725)
- 机构
- 大学(307391)
- 学院(304724)
- 管理(122492)
- 济(119558)
- 经济(117152)
- 理学(107880)
- 理学院(106655)
- 管理学(104747)
- 管理学院(104227)
- 研究(102974)
- 中国(73203)
- 科学(67541)
- 京(65044)
- 农(56724)
- 所(52300)
- 业大(51987)
- 财(51530)
- 研究所(48591)
- 中心(45672)
- 农业(45093)
- 财经(42695)
- 江(41741)
- 北京(40574)
- 范(39397)
- 经(38978)
- 师范(38881)
- 院(37298)
- 经济学(35434)
- 州(33953)
- 商学(32388)
- 基金
- 项目(220936)
- 科学(172426)
- 基金(160855)
- 研究(154685)
- 家(143767)
- 国家(142317)
- 科学基金(120751)
- 社会(97452)
- 社会科(92361)
- 社会科学(92333)
- 基金项目(86799)
- 省(86193)
- 自然(81405)
- 自然科(79492)
- 自然科学(79467)
- 自然科学基金(78068)
- 划(73312)
- 教育(70052)
- 资助(65618)
- 编号(61610)
- 重点(49454)
- 成果(48129)
- 部(47915)
- 发(46519)
- 创(46110)
- 创新(43034)
- 科研(42995)
- 计划(42068)
- 课题(41813)
- 教育部(40477)
- 期刊
- 济(124229)
- 经济(124229)
- 研究(84605)
- 学报(57144)
- 中国(50959)
- 农(50328)
- 科学(49723)
- 管理(42363)
- 大学(41917)
- 学学(39901)
- 财(36621)
- 农业(34895)
- 教育(29121)
- 技术(23424)
- 融(21474)
- 金融(21474)
- 业经(21139)
- 经济研究(20660)
- 财经(19978)
- 业(18022)
- 经(16984)
- 科技(16716)
- 问题(16208)
- 业大(15561)
- 版(15526)
- 图书(15349)
- 理论(14342)
- 商业(14340)
- 技术经济(14110)
- 资源(13327)
共检索到421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林 李志兰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类型不同,家庭的消费意向、消费结构和水平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重点关注家庭消费的心理倾向而非消费行为的结果性因素,致力于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探索家庭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不同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类型的家庭在消费数量、所消费产品和服务类型以及消费档次等方面的意愿上,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对于企业的营销决策和国家消费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消费意愿 产品/服务类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张雯涵
"银发浪潮"的来临和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得现阶段家庭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家庭对保险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强,在影响家庭参与保险市场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结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以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研究家庭结构对家庭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赡养压力、中年人的收入效应、青年人的抚养负担都会影响家庭在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家庭中各代际人数差异对家庭选择各类保险的影响取决于其他代际人数的数量,并且,对不同的保险类别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家庭青年人的数量对家庭保险选择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涵
本文基于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提出相关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文教娱乐和家用设备消费占比升高,居住和医疗消费占比降低,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消费占比无显著变化,同时各类商品和服务消费金额上升。
关键词:
互联网 家庭消费结构 影响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卫星 王睿
近年来,我国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家庭负债的不断上升不仅会降低居民(消费)福利水平,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CFPS2018年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家庭生育意愿对家庭住房负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育意愿显著影响了家庭住房负债水平。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家庭住房负债水平越高,而意愿生育女孩数量与家庭住房负债不相关。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传宗接代”等传统文化观念所导致,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的家庭,会配置价值越高的住房资产,进而导致家庭住房负债水平上升。生育意愿主要提升了家庭消费性住房资产配置,此时民间借贷成为主要借款渠道。意愿生育男孩数量对家庭住房负债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收入和资产水平的家庭中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小孩抚养比较高和户主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表明,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宣传,提高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从法律层面对女性进行保护,在就业、收入等方面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抑制家庭住房负债非理性上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之瑜 张福明
[目的]代际传承是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代际传承意愿低是阻碍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论证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家庭农场支持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基于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Logit、OLS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偏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且子代愿意务农的家庭农场的占比仅为7.5%。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影响。同时,代际传承意愿能够通过分别促进农场主的农业培训参与率、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及收益水平显著提升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另外,经营者受教育水平高、规模较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农场,其代际传承意愿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提高农业代际传承意愿是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而提高家庭农场代际传承意愿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夯实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制度保障;二是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利于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社会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单德朋 常益唯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关键词:
家庭老年照料 家庭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雅玲 张彬 马艺菲
农村消费结构不优是乡村振兴的一大桎梏,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档增效的关键路径之一。文章以流动劳动力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剖析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农村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引发收入效应和成本效应,对家庭发展享受型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生存型消费产生负向作用,总体上能够显著改善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层次提高、跨区流动距离缩短,会使收入效应强化而成本效应弱化,从而使家庭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此,加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关注成本效应、统筹安排回乡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提质升级的未来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胜
代际特征与代际传递等代际因素能够影响消费行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下,扩大内需、健全国内消费市场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家庭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整体而言,我国家庭消费结构呈现出对改善性消费的偏移。本文关注基于代际视角的父辈特征解释微观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所取得的核心结论为:当父辈学历水平越高,家庭消费结构向享乐型消费偏移,造成对发展型消费的挤占;父辈具备政治身份和较高的工作职位也导致享乐型消费的偏向,但当父亲具有具备政治身份和较高的工作职位时,会显著促进家庭的发展型消费。此外,本文亦发现,母亲个人特征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更大,父辈之间的个人特征对家庭消费结构不存在显著交互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慧涛 潘美玲
本文基于CFPS和CHFS的家庭调查数据,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广义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高流动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比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FPS统计中明显,高流动性资产、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HFS统计中明显;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上具有抑制效应,受高流动性资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总消费支出总量分别降低10.04%、7.26%、8.08%和3.25%;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上具有异质性影响特征。受上述四类流动性约束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0.13%、12.06%、7.14%和5.12%;发展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2.23%、13.61%、6.22%和6.01%;享受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24.09%、27.05%、13.35%和12.24%。最后,文章提出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实施以加强家庭流动性为主的消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义流动性约束 家庭消费支出 总量与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龙 杜志雄
基于全国家庭农场监测数据,剖析农地租约期限结构对家庭农场主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场经营土地构成中,租约期限较短的土地经营面积占比越高,家庭农场主进行代际传承的意愿越低。使用替代变量和更换模型进行的稳健性检验再次印证了上述判断。按照家庭农场类别进行分类分析,发现租约期限结构显著影响种植类家庭农场主的代际传承意愿,对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主也有一定影响,但对养殖类家庭农场主的代际传承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农地租约期限结构一方面会通过影响家庭农场的经营预期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会通过影响土地成本来影响代际传承意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鑫春
与传统的乡土性社会相比,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城镇化可能会缩小我国家庭社会网络。家庭社会网络能够帮助家庭分担风险、为家庭提供非正规融资渠道,但同时家庭社会网络也需要礼金等高额成本的维护。文章使用CFPS 3期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社会网络对剔除礼金支出后的家庭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倾向起促进作用,家庭社会网络越发达,家庭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分样本来看,家庭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对城市家庭。区分消费品类别来看,家庭社会网络对家庭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必需品消费方面,其对文娱类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家庭社会网络 消费倾向 礼金支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丛洋 胡苏云
目的: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匹配权重法,研究多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分析城乡异质性。结果:多重医疗保险能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并存在城乡差异。但与商业健康保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促进家庭消费,需推进城乡二元医疗保险制度融合,提高补充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水平,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并增加居民收入。
关键词:
多重医疗保险 家庭消费 匹配权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莉 梁荣
探讨家庭住房资产值以及总资产价值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并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住房资产以及总资产价值对家庭消费都存在促进作用,弹性系数分别为0.1591和0.2035。并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5%、50%、75%水平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住房资产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稳定,总资产价值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最后,利用住房资产价值增值以及耐用品价值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住房资产以及总资产的存在财富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远
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家庭消费的偏好,本文基于CFPS的微观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城乡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机理,并检验其中最重要的传导机制——信贷约束机制,从而探究互联网在家庭消费中的替代效应。结论表明,互联网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家庭总消费,然而互联网对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尤其是2016年之后在城镇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场景化新消费业态的快速发展,显著刺激了城镇居民消费。其次,在正规金融不可及的情况下,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能够显著改善家庭信贷约束程度进而促进家庭消费。为此,文章提出应积极推进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及法律法规,以及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艾小青 昌佳琦 李国正
伴随出口乏力、投资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经济发展转向消费驱动模式。以往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研究,较少关注高达2.4亿流动人口群体。文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分位点法、OLS回归和IV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对消费具有正向效应,具有长期定居意愿的流动人口家庭消费比其他群体高41.5%;随着收入阶层的上升,定居意愿对家庭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大,结合区域或转户视角,结论仍然成立。研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户籍改革、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流动人口就业能力等措施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和定居意愿,进而促进中国流动人口整体消费水平。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收入 家庭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内部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保障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
农村妇女职业分化对家庭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比较
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家庭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消费与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
个税专项扣除改革对居民家庭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税改落地前的调查数据分析
家庭化流动、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来自CHIP2013的证据
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