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49)
2023(18882)
2022(15622)
2021(14653)
2020(12370)
2019(28626)
2018(28075)
2017(53114)
2016(28258)
2015(31574)
2014(31170)
2013(31005)
2012(28505)
2011(25580)
2010(25623)
2009(24131)
2008(24089)
2007(21801)
2006(18979)
2005(17036)
作者
(79737)
(67250)
(66636)
(63537)
(42336)
(31963)
(30221)
(26118)
(25291)
(23824)
(22670)
(22575)
(21180)
(20988)
(20625)
(20537)
(19941)
(19778)
(19269)
(19193)
(16530)
(16338)
(16161)
(15499)
(15043)
(14996)
(14858)
(14736)
(13436)
(13418)
学科
(124706)
经济(124568)
(105644)
管理(89498)
(86428)
企业(86428)
方法(55334)
(52048)
数学(45955)
数学方法(45459)
业经(36980)
(35747)
中国(34496)
农业(34456)
(25589)
(24153)
财务(24108)
财务管理(24064)
(23530)
贸易(23514)
技术(23265)
(22944)
企业财务(22818)
地方(22124)
(20669)
(19964)
(19677)
理论(19122)
(19004)
银行(18973)
机构
学院(406919)
大学(402285)
(177135)
经济(173941)
管理(163606)
理学(141001)
理学院(139614)
管理学(137496)
管理学院(136721)
研究(133560)
中国(106816)
(83685)
(79799)
科学(78471)
(74571)
(65845)
财经(63619)
中心(63608)
(61293)
业大(59802)
研究所(59515)
(57914)
农业(57258)
经济学(54105)
北京(52495)
(49948)
师范(49478)
经济学院(48920)
(48111)
(47426)
基金
项目(269981)
科学(215509)
研究(200185)
基金(199110)
(172553)
国家(170851)
科学基金(148339)
社会(131047)
社会科(124135)
社会科学(124102)
(105514)
基金项目(105064)
自然(93813)
自然科(91719)
自然科学(91693)
教育(90190)
自然科学基金(90147)
(87295)
编号(80427)
资助(80240)
成果(64236)
(60577)
(60192)
重点(60115)
(58965)
创新(55644)
国家社会(55240)
课题(54022)
教育部(52335)
科研(51723)
期刊
(199112)
经济(199112)
研究(117564)
中国(79578)
(74152)
(64100)
管理(61947)
学报(58525)
科学(57937)
农业(50389)
大学(46040)
学学(43625)
(39743)
金融(39743)
业经(37351)
技术(36956)
教育(36321)
财经(31635)
经济研究(30836)
(27345)
(27321)
问题(26565)
技术经济(22698)
世界(21366)
(20663)
统计(20655)
(20261)
(19445)
科技(19275)
现代(18733)
共检索到60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李征宇  
很多学者从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农民创业行为,而实际上农民的创业选择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如何影响到农民的创业选择,这是一个仍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家庭资本理论将家庭结构分为社会精英家庭与人力残缺家庭,并使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就两种类型的家庭结构与农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的社会精英家庭背景,如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拥有党员身份、或者是村里公认的德高望重者,将显著提高其选择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而人力残缺家庭,即家庭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波文  应望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住农村青壮劳动力是关键,而促进农民立足于农村地区自主创业是一个恰当的对策。使用"千村调查"项目①数据,从家庭背景的研究视角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的创业模式。研究发现,当下的中国农村,模仿创业是农民创业的主流形式,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会对农民的创业模式产生影响,精英家庭的创业农民比普通家庭创新创业的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出打工经历、所在地区显著影响了普通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而个人的年龄、风险偏好程度和创业时间却会显著影响精英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是:(1)树立"榜样作用",发掘广大农民投身于创业的潜质;(2)设立农村创业学院;(3)与高校合作"孵化"创新创业模式并复制推广给农民创业;(4)让普惠金融服务于农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蔺楠  包颉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和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对于解决农村创业融资难有重要意义。农民创业融资深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本文将文化价值观分为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采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的"中国千村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种文化价值观对于农民创业融资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都会促进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并且现代价值观对农民创业者内源融资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大,现代价值观还能促进农民创业者的外源融资和正式外源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因制度信任而异,制度信任对传统价值观与内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弱化作用,但制度信任对现代价值观与正式外源融资之间的关系有强化作用。本文深入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农民文化价值观变化对创业融资的影响,构建文化价值观与创业融资的理论框架,为农民创业融资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小刚  张琦  
在有关家庭期望的早期文献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的探讨。本文采用“千村调查”数据,基于代际互动与人力资本形成视角,对父母期望与子女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发现,(1)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程度会显著增加子女选择创业作为职业的概率,并且这种关系会受到代际互动结构框架的制约;(2)在代际互动的子女数量结构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其高期望的教养方式所产生的焦虑会通过代际转移对子女创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3)在代际互动的亲子关系质量方面,亲子离散家庭的子女在父母早期的期望“烙印”效应下会选择创业作为缓解经济压力和谋生的出路。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创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了子女的职业选择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父母“望子成龙”会显著促进儿子的创业概率,对女儿创业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父母期望效应对子女创业的促进作用也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子女创业所在农村地区的信任体系与父母期望效应之间会形成互补作用,提升了子女创业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家庭背景对个体创业选择影响的研究,也为鼓励全民创业和保障就业公平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奚国茜   彭屹  
基于创业者所嵌入的家庭结构视角,本文分析了家庭困境对农村女性创业选择和创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男性,但是家庭陷入困境的女性创业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女性创业的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显著低于男性,且这种差异在困境家庭中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困境家庭的创业女性缺乏工作技能、打工经历、管理经历,并且倾向于选择轻资产的服务业,是导致其创业规模偏低的原因。本文结论丰富了创业理论中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并为改善农村创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道才  唐凯旋  
基于农村信贷排斥理论和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以及安徽省696份农户调查数据,选取信贷排斥、家庭资本两个主变量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技培训等特征变量,实证分析了信贷排斥和家庭资本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排斥对农民创业选择的总体影响为负,但存在结构性失衡,其对家庭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影响大于中低家庭资本水平的农民创业者;家庭资本水平与农民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农民本身的资源异质性同样与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阳   杨年锦   李成明  
近年来,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进,并呈现出由城市加速向农村渗透的局面,但当前关于数字经济对农民工群体影响的文献较少,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潜在作用。论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并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五期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借助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比例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工信息获取渠道、缓解农民工的社交网络约束和资金约束,进而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返乡创业促进作用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民工更为明显,体现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包容性特征。论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超  吴淑媛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结合地区层面数据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家庭创业活动的开展。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产生的影响因城乡差异而不同,对于城镇家庭来说,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家庭创业决策不存在显著影响;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显著降低了家庭创业的概率。该研究结论为中国鼓励大众创业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创业帮扶政策,提高家庭创业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洋  刘雪瑾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了认知能力对中国家庭创业意愿和创业收入的影响。通过运用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两个维度来衡量认知能力,本文发现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创业意愿并增加了创业收入,这一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对子样本的分析显示,字词识记能力对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创业决策和创业收入有显著正影响,而数学能力对40岁以上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字词识记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社会资本效应和信息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学琳  夏李莹  应望江  
本文基于"千村调查"项目数据,通过二值选择模型和倾向匹配得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对于农民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选择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对农民进行不同类型的金融投资活动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致的。此外,本文研究还发现"涓滴效应"在我国农民金融投资中不成立。为此,我国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需要对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民提供不同的服务,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普及金融知识,使得普惠金融福利惠及全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欣婷  孟志兴  
在"双创"背景下,农村家庭创业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创业,相较于雇主型创业,对自雇型创业的抑制作用更大;从差异性分析来看,农业补贴会明显降低弱社会网络和粮食主产区家庭创业的概率;从区域差异性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补贴对创业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较弱。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农业补贴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抑制土地流出、促进土地流入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来改变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削弱农村家庭创业的意愿。据此,本文提出应逐步由普惠型农业补贴向差异化补贴转变,鼓励年轻人参与创业;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缓解信贷约束;共享社会网络资源,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循环,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创业活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为  王静  李承哲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国内旅游消费以推动旅游业复苏是一个亟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CFPS 2012—2014)数据,研究了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T检验确认了农村非农就业家庭与务农家庭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显著差异,随后通过PSM方法检验了非农就业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净影响",最后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和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的异质性。文章得出了 4个有意义的结论:(1)农民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家庭旅游消费支出;(2)非农就业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来源于非农就业产生的收入效应、示范效应和预期效应;(3)三类效应中,预期效应最强,示范效应其次,收入效应最弱;(4)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雇)与受雇旅游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打工和非农散工则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根据这些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