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9)
- 2023(10582)
- 2022(8638)
- 2021(8245)
- 2020(6712)
- 2019(15504)
- 2018(14927)
- 2017(29183)
- 2016(15462)
- 2015(17239)
- 2014(16552)
- 2013(16918)
- 2012(16017)
- 2011(14558)
- 2010(14614)
- 2009(13582)
- 2008(13322)
- 2007(11799)
- 2006(10463)
- 2005(9452)
- 学科
- 济(79560)
- 经济(79479)
- 农(49989)
- 业(48265)
- 管理(34296)
- 方法(34069)
- 农业(33084)
- 数学(32025)
- 数学方法(31900)
- 企(25634)
- 企业(25634)
- 中国(23736)
- 业经(19971)
- 贸(15900)
- 贸易(15893)
- 财(15642)
- 易(15609)
- 制(15055)
- 地方(14071)
- 发(12976)
- 农业经济(12449)
- 融(11392)
- 金融(11392)
- 体(11383)
- 银(11226)
- 银行(11212)
- 行(10864)
- 发展(10835)
- 展(10826)
- 学(10616)
- 机构
- 学院(224659)
- 大学(224139)
- 济(111682)
- 经济(110176)
- 管理(86736)
- 研究(80793)
- 理学(76038)
- 理学院(75238)
- 管理学(74292)
- 管理学院(73881)
- 中国(64651)
- 农(52542)
- 财(46605)
- 京(45954)
- 科学(43696)
- 农业(39781)
- 所(39194)
- 财经(38055)
- 中心(37058)
- 经济学(36662)
- 研究所(35530)
- 业大(35298)
- 经(35254)
- 经济学院(33346)
- 江(31166)
- 北京(29111)
- 范(28821)
- 师范(28610)
- 财经大学(28330)
- 院(27666)
- 基金
- 项目(151048)
- 科学(122020)
- 基金(115396)
- 研究(114403)
- 家(100236)
- 国家(99044)
- 科学基金(84933)
- 社会(79555)
- 社会科(75282)
- 社会科学(75266)
- 基金项目(60200)
- 省(55208)
- 教育(50458)
- 自然(50239)
- 自然科(49108)
- 自然科学(49097)
- 自然科学基金(48321)
- 资助(46908)
- 划(46380)
- 编号(44383)
- 部(36822)
- 成果(36067)
- 国家社会(35180)
- 发(33936)
- 重点(33520)
- 教育部(32105)
- 农(31542)
- 人文(31043)
- 创(30987)
- 中国(30972)
- 期刊
- 济(123625)
- 经济(123625)
- 研究(68926)
- 农(58205)
- 中国(46297)
- 农业(39892)
- 科学(33039)
- 学报(32863)
- 财(31896)
- 管理(27233)
- 大学(27110)
- 学学(26013)
- 融(25675)
- 金融(25675)
- 业经(24884)
- 财经(19544)
- 经济研究(19451)
- 业(18593)
- 问题(18179)
- 教育(17155)
- 经(16852)
- 世界(16506)
- 技术(15987)
- 农业经济(14761)
- 农村(14462)
- 村(14462)
- 贸(13908)
- 经济问题(12588)
- 版(12292)
- 国际(11985)
共检索到33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杜凤莲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儿童看护供给体制逐步由单位或者国家福利式供给转向市场提供,儿童看护方式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影响。本文利用CHNS数据研究了在儿童看护提供机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儿童看护和家庭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儿童看护和家庭结构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更高。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降低儿童看护成本、提高儿童看护服务的可获得性可以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
关键词:
儿童看护 家庭结构 劳动参与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关键词:
育儿替代品 劳动供给 儿童健康 内生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瑞祥 李辉文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儿童照管对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的阻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儿童照管公共服务在缓解这一阻碍作用中所扮演的角色。采用线性工具变量方法和双概率模型得到的实证结果都表明,照管儿童对中国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重要且显著的阻碍作用,而村里存在的可以部分替代已婚女性儿童照管的小学或幼儿园等公共服务则有助于缓解这一阻碍作用。这一发现意味着现阶段中国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因为需要自己照管儿童而从事农业就业的女性劳动力,而提供儿童照管公共服务则有助于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中释放出来。
关键词:
儿童照管 公共服务 非农就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春芳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儿童看护、老人照料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传统的家庭分工对发达地区农村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具有较深远的影响,已婚女性更多地承担了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等家庭生产的责任,降低了她们非农就业的可能性和劳动时间。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和农村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已婚女性家庭与就业的矛盾将更突出。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相应的公共产品供给,使农村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其非农就业,以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可 章元 鄢萍
基于2002年中国东部9省的家庭调查数据,文章分别考察了家庭结构对女性与男性劳动参与率及工作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明显改善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但没有显著改善男性的劳动参与。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代同堂家庭中老年父母尽力协助女儿料理家务,有助于她们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由此可见,近20年来多代同堂家庭比例的下降对女性的劳动参与构成了一股抑制力量,这为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劳动参与率更快速下降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提供了实证基础。
关键词:
劳动参与率 家庭结构 多代同堂家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靖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劳动供给 儿童健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武 欧习 徐嘉婕
本文运用CHNS1993—2015年连续追踪面板数据,在测算多维贫困基础上讨论了城乡贫困状况的差异,进而运用PSM方法和xtlogit模型从整体多维贫困和单维分解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劳动参与和家庭结构特征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多维贫困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劳动参与对缓解城乡多维贫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在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劳动参与的多维减贫效应具有显著的家庭异质性特征,幼年子女和老人越多,家庭陷入生活质量贫困的可能性越高,但"健康化趋势"明显;(3)城市样本的劳动参与度相对较低但减贫效应更加明显,农村样本劳动参与和多维贫困呈现不规则关系,劳动参与在缓解多维贫困的同时呈现加重健康贫困和教育贫困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江克忠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和不同地区、地貌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劳动力流动既改善了农村家庭绝对收入状况,又降低了陷入贫困的相对概率;但从分地区实证结果看,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动对降低家庭贫困发生概率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在提升家庭绝对收入上呈现边际效率递减特征,而欠发达地区的边际贡献更高。从家庭所在地村庄特征来看,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灾害频发区及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贫困发生概率更高,而周围有高污染企业、矿产资源及属于平原区或渔村的农村家庭则相对富裕,陷入贫困的概率更低。此外,家庭特征、户主特征对贫困的发生概率均有较大影响。家庭所在地、整个家庭及户主特征对贫困的影响在地区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贫困 减贫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楠
本文利用2016年CLDS数据,从经验数据中分离劳动力市场上相貌带来的"主妇化"效应和"美貌溢价"效应,解释貌美者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尽管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美貌溢价"或"相貌歧视",但貌美并没有对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反而呈现越是貌美者,劳动参与概率越低;以劳动参与时间替代劳动参与决策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对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女性个体来说,其劳动参与决策存在显著的低学历"主妇化"效应。虽然貌美者的劳动参与概率显著低于非貌美者,但这种低劳动参与概率仅出现在体制外单位。本文揭示相貌引致的"美貌溢价"和"主妇化"效应对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产生的影响及背后的机制,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补充解释。
关键词:
相貌 主妇化 美貌溢价 劳动参与决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伟平 章元 刘乃全
我国现阶段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走低与房价高涨带来的家庭财富积累与再分配密切联系。本文在房价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理论机制解析的基础上,利用CHNS数据与城市房价数据检验了房价对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净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结果发现:房价上涨1%将导致女性劳动参与概率平均下降0.08个百分点,这种边际影响对有房产家庭的女性劳动力更加明显。但对于无房产家庭,房价上涨则提高了女性劳动参与概率0.15个百分点。另外,房价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年限以及是否有儿子家庭的女性劳动参与概率的净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提升女性劳动参与和供给,除了消减女性劳动力结构性错配并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还应该加强...
关键词:
房价 女性 劳动参与决策 财富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都阳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风险分散对于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水平的影响。虽然农户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劳动配置来相对维持稳定的家庭收入,但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承担一定的福利损失。由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有效提高的方式来减少福利损失。
关键词:
风险分散 非农劳动供给 贫困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良书
本文在纳什议价模型基础上,使用来自中国9个省的双收入家庭的调查数据,检验了议价能力变化对家务劳动时间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议价能力提高将减少本人的家务劳动时间和家务分担比例,并使本人家务劳动时间和家务分担比例对其他因素的弹性增大。议价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的效果强于对女性的效果。本文拓展了已有的关于家庭内部时间配置的研究成果,对议价能力的定义和衡量方法做了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显示出议价能力在家务劳动时间配置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场转型理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鲍莹莹
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劳动参与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福利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劳动参与会降低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而外出劳动参与则会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健康冲击对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来发生作用的;分群体来看,健康冲击会影响不同受教育程度、资产状况和户主年龄家庭的福利水平,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以上结论的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农村地区的健康医疗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机制;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家庭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健康冲击 劳动参与 收入水平 生活舒适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