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9)
- 2023(15691)
- 2022(13009)
- 2021(12167)
- 2020(10277)
- 2019(22949)
- 2018(22431)
- 2017(42725)
- 2016(22863)
- 2015(25601)
- 2014(24859)
- 2013(24686)
- 2012(22696)
- 2011(20623)
- 2010(20946)
- 2009(20123)
- 2008(20232)
- 2007(18488)
- 2006(16614)
- 2005(15297)
- 学科
- 业(100057)
- 济(98532)
- 经济(98369)
- 管理(82479)
- 企(81981)
- 企业(81981)
- 农(47963)
- 方法(39199)
- 业经(33587)
- 财(32351)
- 农业(31848)
- 数学(30262)
- 数学方法(30046)
- 中国(29804)
- 制(26272)
- 技术(21622)
- 务(21605)
- 财务(21582)
- 财务管理(21548)
- 企业财务(20407)
- 贸(19383)
- 贸易(19364)
- 体(19320)
- 策(19098)
- 易(18951)
- 划(17835)
- 银(17546)
- 银行(17522)
- 行(16894)
- 和(16711)
- 机构
- 学院(330120)
- 大学(326070)
- 济(150495)
- 经济(147961)
- 管理(133674)
- 理学(114165)
- 理学院(113076)
- 管理学(111813)
- 研究(111518)
- 管理学院(111174)
- 中国(92306)
- 财(70946)
- 京(68544)
- 农(62918)
- 科学(61487)
- 所(55027)
- 财经(54958)
- 江(51455)
- 中心(51235)
- 经(50042)
- 研究所(48995)
- 农业(47841)
- 业大(47599)
- 经济学(45650)
- 北京(43384)
- 经济学院(40962)
- 财经大学(40309)
- 州(39347)
- 院(39256)
- 范(38665)
- 基金
- 项目(211343)
- 科学(170392)
- 研究(160409)
- 基金(157448)
- 家(136092)
- 国家(134609)
- 科学基金(117019)
- 社会(107900)
- 社会科(102157)
- 社会科学(102131)
- 基金项目(82669)
- 省(81299)
- 自然(71676)
- 教育(71123)
- 自然科(70047)
- 自然科学(70028)
- 自然科学基金(68921)
- 划(66843)
- 编号(63231)
- 资助(62416)
- 成果(51194)
- 创(49537)
- 部(48928)
- 重点(46906)
- 制(46301)
- 发(46069)
- 国家社会(45931)
- 创新(45502)
- 业(44624)
- 课题(42915)
- 期刊
- 济(179261)
- 经济(179261)
- 研究(103818)
- 中国(74179)
- 农(64452)
- 财(57870)
- 管理(55026)
- 科学(46731)
- 学报(44662)
- 农业(43386)
- 融(37005)
- 金融(37005)
- 大学(36396)
- 学学(34526)
- 业经(33423)
- 教育(30080)
- 技术(29204)
- 财经(28388)
- 经济研究(27325)
- 经(24622)
- 业(24104)
- 问题(23602)
- 世界(19927)
- 技术经济(19318)
- 贸(18799)
- 国际(16516)
- 现代(16339)
- 版(16168)
- 科技(16111)
- 农村(15885)
共检索到520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家庭经营———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组织与制度创新应坚持的合理内核———与唐敏同志商榷钱忠好《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第1期发表了唐敏《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健》一文(以下简称唐文),唐文认为应通过组建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社来克服目前农业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进选
本文通过回顾农业家庭承包制在我国的产生历程 ,分析农业生产集体制和家庭制的绩效 ,比较国际农业生产制度及农业合作运动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并运用经完善和补充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家庭制的机制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家庭经营制是农业生产制度的长期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家庭经营制 农业生产制度 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志远 李尚红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鉴于此,我们在反思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败得失的同时,不得不探求适合我国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从分析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特点入手,分析了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模式和构建民营农场制度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的积极效应。最终得出结论:要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我国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必须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即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适合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现代民营农场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纪平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邹薇 刘红艺
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土地财政是否已经难以为继?是否"饮鸩止渴"?这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采用2003—2011年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空间动态与时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在空间动态模型设定下,土地财政对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即具体影响将受限于地方财政自由度,而对经济增长却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2)在时空动态模型的估计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指标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效应和"门限效应";(3)通过对空间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海 李尚红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必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时俱进。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公司制民营农场更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法律制度的构建上,为了协调公司制民营农场破产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之间的冲突,应当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后的退出机制;为了控制公司制民营农场的内部人控制,应当完善内部人的监督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沿着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之路坚持制度创新的企业改革方向蒋选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创者和总设计师,对改革开放的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开创性的、精辟的、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论述,包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原则性意见。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不断地从中汲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李玉勤
本文基于"农村家庭经营制度研讨会"所形成的共识,对目前农经界关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一些重大理论分歧进行了辨识,特别是围绕农业的规模经营、分工经济、家庭经营的性质以及新近的创新试验等进行了讨论,阐明了作者的学术主张。文章认为:(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制度目标与制度底线;(2)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单纯地推进土地的流转集中与规模经营存在重大的政策缺陷;(3)将家庭经营卷入分工活动,农业规模经济性的获得就可以从土地规模经济转向农业的服务规模经济;(4)家庭经营与经营规模无关,在产权细分与农事活动可分离的前提下家庭经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实现形式可以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贵如 王双进 李健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缺乏进入市场的能力,交易环节受损相当严重。只有降低农民的交易成本,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益。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业家庭经营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的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罗必良 李孔岳 吴忠培
本文从分工、专业化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生产组织的选择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 ,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 ,又严格限制择业 ,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 ,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 ;如果政府控制价格 ,松动择业 ,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 ,农产品供给不足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控制择业 ,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 ,保证少数人利益 ;如果政府放开价格 ,择业限制松动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 ,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必良 李孔岳 吴忠培
农业生产组织的演进形式取决于政府目标及其采取的相应宏观政策。价格自由 、择业自由是竞争性市场环境的前提,如果政府既控制农产品价格,又严格限制择业,为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人民公社体制就是政府强制推行的制度安排;如果政府控制价格,松动择业,就会造成工业品生产过剩,农产品供给不足;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控制择业,就会人为制造行业垄断,保证少数人利益;如果政府放开价格,择业限制松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选择就成为政府推广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如果价格、择业充分自由,家庭农场可能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重要形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无论是人民公社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 ,其最大失误都在于政策安排的产权制度造成农业生产组织的效益严重溢出。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的生产也是农业效益低下的原因。因此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政策首先必须围绕着克服以上两个缺陷来设计 ,需要选择适用于中国农村实际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组织 产权 效益溢出 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农户家庭是中国农业的微观组织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户家庭经营也在不断变迁和分化。本文简要回顾了农户家庭经营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演变历程与分化现状,并以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发展方向,即将专业化与兼业化作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发展道路的二元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众所周知,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对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企业完全是国家机构的附属物。因此,不言而喻,在传统体制下,国家在企业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问题在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应当继续保持国家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经济理论界已开始注意并在进行积极的探讨。最近,夏振坤、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