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95)
- 2023(18060)
- 2022(15520)
- 2021(14522)
- 2020(12277)
- 2019(27916)
- 2018(27420)
- 2017(52081)
- 2016(28774)
- 2015(32682)
- 2014(32390)
- 2013(30978)
- 2012(28272)
- 2011(25415)
- 2010(25139)
- 2009(22663)
- 2008(21992)
- 2007(19218)
- 2006(16552)
- 2005(13904)
- 学科
- 济(108933)
- 经济(108805)
- 管理(79786)
- 业(75156)
- 企(61819)
- 企业(61819)
- 方法(54073)
- 数学(48036)
- 数学方法(47418)
- 农(29621)
- 中国(29338)
- 财(27799)
- 业经(23727)
- 学(23547)
- 地方(22760)
- 贸(20328)
- 贸易(20320)
- 农业(20158)
- 易(19702)
- 理论(18586)
- 务(17836)
- 财务(17764)
- 财务管理(17724)
- 制(17647)
- 技术(17425)
- 教育(17239)
- 环境(16828)
- 企业财务(16807)
- 和(16461)
- 融(15030)
- 机构
- 大学(404219)
- 学院(396767)
- 管理(155107)
- 济(152188)
- 经济(148968)
- 理学(136260)
- 理学院(134688)
- 管理学(131890)
- 管理学院(131192)
- 研究(129992)
- 中国(92387)
- 京(84469)
- 科学(83744)
- 农(68884)
- 财(68207)
- 业大(64584)
- 所(64364)
- 研究所(59516)
- 中心(59379)
- 江(56311)
- 财经(56195)
- 范(54835)
- 农业(54506)
- 师范(54193)
- 北京(52469)
- 经(51427)
- 院(47392)
- 经济学(46085)
- 州(45923)
- 师范大学(43683)
- 基金
- 项目(284597)
- 科学(222768)
- 基金(205417)
- 研究(203719)
- 家(181429)
- 国家(179726)
- 科学基金(153731)
- 社会(127461)
- 社会科(120753)
- 社会科学(120718)
- 省(111863)
- 基金项目(109458)
- 自然(102315)
- 自然科(99974)
- 自然科学(99945)
- 自然科学基金(98158)
- 教育(96647)
- 划(94890)
- 资助(84546)
- 编号(82324)
- 成果(66595)
- 重点(64123)
- 部(62499)
- 发(59747)
- 创(59467)
- 课题(57484)
- 创新(55297)
- 科研(55219)
- 大学(54677)
- 教育部(53635)
- 期刊
- 济(153671)
- 经济(153671)
- 研究(112599)
- 中国(73960)
- 学报(70898)
- 农(61177)
- 科学(60904)
- 教育(54783)
- 大学(54450)
- 管理(54301)
- 财(51214)
- 学学(49920)
- 农业(42363)
- 技术(33314)
- 融(28539)
- 金融(28539)
- 财经(26975)
- 业经(25645)
- 经济研究(25026)
- 经(23097)
- 图书(22794)
- 业(22179)
- 问题(20447)
- 科技(20386)
- 版(20138)
- 业大(18571)
- 技术经济(17621)
- 统计(17269)
- 理论(17264)
- 资源(17259)
共检索到560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亚芳 周若辰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部分高校在校生的实地调研,运用多元排序logit模型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大学生选择预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的收入及其职业阶层特征、家庭所处的环境与风险偏好、家庭的教育禀赋等因素均对大学生的教育选择预期和职业选择预期产生着重要且有差别的影响,从而使家庭禀赋在代际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传递性,即形成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帮助低阶层大学生家庭摆脱贫困陷阱。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先华 郭际 胡汉辉
本文以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为基础,选择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容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制度变迁和进出口商品总值等关键变量,利用江苏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面板数据对这些变量与FDI的流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简要推断了FDI的类型,得出了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雪 司孟慧 张汉飞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金融集聚效应与区域工业绿色经济高效率发展的关系,对建立绿色高效工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及行业异质性。结果发现: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保险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银行业、证券业集聚水平较低和过高都会制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集聚都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段宗志 程希莹 陈莉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对其研究具有示范意义。文章选取1995-2012年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地方财政收入与城镇化率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区域内城镇化的不均衡发展与财政收入有直接关系,从长远看应注重财政投入对城镇化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孙本芝 代文娟 张冠华
本研究将FDI的技术溢出渠道划分为六类。以此作为理论依据,选择长三角地区的七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溢出渠道的不同技术溢出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渠道 问卷调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文聪 祁慧博
笔者对2002年~2008年长三角地区排污强度的空间差异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表明,江、浙、沪三地的排污强度特征各异。绝对β收敛模型结果得出,长三角地区工业三废的排污强度均呈现显著的β收敛。条件β收敛模型分析显示,除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助于三类排污强度的空间收敛外,其余因素对排污强度收敛与否的作用不同,这体现出各城市产业、贸易和人口等因素的分化对各类污染物排污强度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排污强度 空间差异 收敛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付喜娥
采用频度统计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确定城市商业广场的价值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经济指标权重。通过调研长三角地区十个市级商业广场,计算出市级商业广场经济价值,分析市级商业广场面积与其经济价值的相关性,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市级商业广场的面积与经济价值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出市级商业广场面积与价值的关系模型,计算出广场的最优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菊红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公共服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亚莉 杨益均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进口和进出口总额的产出弹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航英 强永昌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我国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间出口产品质量总体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会显著提升城市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进口中间品质量,推动出口产品结构高端化,进而提升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非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数字经济对特大及以上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桅 胡艳
为探索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力的产生路径,文章基于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通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初级人力资本积累不能通过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均能通过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高级人力资本未表现出较强的间接效应;技术创新对于人力资本具有反馈作用;发达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未达到预期,欠发达地区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强的间接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秀丽 陈伟 蒋春燕
尽管已有很多理论指出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应该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以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都没有证实这一积极作用。考虑到成立时间较长公司的组织复杂性是导致理论和实践不匹配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548家新兴企业为样本,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新兴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该关系在不同组织环境下(企业规模、首席执行官的身份以及首席执行官的任期时间)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行为会对新兴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兴企业的组织环境对变革型领导行为对绩效的作用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东杰
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嬛 郑秀君 张学良
文章基于空间密度依赖理论,考察了空间产业密度及相伴的产业合法性和竞争性对企业诞生的影响过程,并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1998-2008年长三角地区26个制造业行业的企业诞生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诞生受到本地、周边地区和国家产业密度的共同影响,其中本地产业密度的影响最大。对于传统制造业,本地产业密度对企业诞生的影响呈"倒U形",周边地区和国家产业密度的影响则为负;而对于先进制造业,本地产业密度对企业诞生的影响为正,周边地区产业密度的影响呈"倒U形",国家产业密度的影响则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
长三角地区FDI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5-2009年数据的EKC检验
服务业FDI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数据的实证分析
技术扩散与跨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区域分割与制度整合——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大学生创业社会资本的测量及其培育——以长三角地区普通本科高校为例
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分工的战略选择
技术扩散与跨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385家企业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资源配置有何影响?——基于半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