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8)
- 2023(7855)
- 2022(6485)
- 2021(6008)
- 2020(4748)
- 2019(10601)
- 2018(10509)
- 2017(18312)
- 2016(10416)
- 2015(11822)
- 2014(11829)
- 2013(10744)
- 2012(10462)
- 2011(9794)
- 2010(10270)
- 2009(9279)
- 2008(8725)
- 2007(8276)
- 2006(7946)
- 2005(7177)
- 学科
- 济(59235)
- 经济(59082)
- 管理(23361)
- 中国(19462)
- 教育(19425)
- 业(19306)
- 方法(16690)
- 企(16339)
- 企业(16339)
- 地方(15525)
- 数学(12754)
- 数学方法(12652)
- 学(12523)
- 业经(11928)
- 地方经济(11879)
- 理论(11736)
- 农(11320)
- 和(8761)
- 发(8757)
- 财(7925)
- 农业(7351)
- 制(7090)
- 发展(7043)
- 经济学(6960)
- 展(6921)
- 环境(6821)
- 融(6596)
- 金融(6595)
- 体(6180)
- 策(6097)
- 机构
- 大学(153588)
- 学院(147609)
- 济(66126)
- 经济(64767)
- 研究(59337)
- 管理(48844)
- 理学(41771)
- 理学院(41104)
- 管理学(40311)
- 管理学院(39988)
- 中国(36942)
- 京(33442)
- 科学(31797)
- 范(30618)
- 师范(30509)
- 教育(29234)
- 所(29013)
- 财(28562)
- 研究所(26123)
- 师范大学(25347)
- 中心(24389)
- 江(23495)
- 财经(22621)
- 北京(22269)
- 经济学(21684)
- 院(20584)
- 经(20520)
- 经济学院(19135)
- 农(17950)
- 州(17863)
- 基金
- 项目(90648)
- 研究(75029)
- 科学(74308)
- 基金(64410)
- 家(55119)
- 国家(54122)
- 社会(50760)
- 社会科(46674)
- 社会科学(46657)
- 科学基金(45758)
- 教育(41786)
- 省(35300)
- 基金项目(32610)
- 编号(31348)
- 划(31336)
- 成果(28693)
- 课题(25237)
- 资助(25173)
- 自然(24972)
- 自然科(24412)
- 自然科学(24405)
- 自然科学基金(24002)
- 部(22354)
- 发(21922)
- 重点(21819)
- 年(21073)
- 教育部(20562)
- 规划(20264)
- 国家社会(20224)
- 性(19765)
共检索到24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本研究以490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期望、父母积极教养行为、父母消极教养行为和学习投入间相关均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有四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消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3)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娟
本文基于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结合的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就业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失业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学业成就的独立中介或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发挥间接负效应,而对大学生职业风险的影响则基本完全通过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负效应。而且在排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之后,大学生学业成就依然影响了父母参与对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的作用,尽管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它们的关系强度也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失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具有一定的族群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职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则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更高,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的阶层差异提供了参考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依婷 陶阳 杨向东
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父教缺失家庭的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并比较了父教缺失家庭与完整家庭的模型差异。研究发现:(1)对父教缺失家庭而言,亲子沟通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存在中介作用;相比于完整家庭,父教缺失家庭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亲子沟通的积极影响更大。(2)对父教缺失家庭而言,父母教育期望—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相较于完整家庭,父教缺失家庭的父母教育期望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积极影响更小。(3)在两类家庭中,文化活动参与、家校沟通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不具有中介作用;学习监督对学业成绩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刚 张文 肖兴学 熊树林 郭成
基于家庭投资理论和压力模型,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素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459名4至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首先,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次,父母教育卷入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会受到家庭SES的调节,低家庭SES父母因其教育质量较差,会导致其教育卷入对子女问题行为的直接抑制作用消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秀丽 刘长城 魏晓娟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济南、青岛两地的7所初级中学抽取学生897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权利意识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行为倾向均具有显著影响。(2)在农村,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越高;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行为倾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权利行为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丽娟 张守臣 张亚利 王湃 赵思琦 安连超
为探讨亲职胜任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闭症儿童父母亲职压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查表、亲职压力简表与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对262名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亲职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亲职胜任感呈显著正相关,亲职压力与亲职胜任感呈显著负相关;(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负向预测亲职压力;(3)亲职胜任感能够调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亲职压力的关系,在亲职胜任感得分低的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负向预测亲职压力,在亲职胜任感得分高的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亲职压力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明津 杨新国
为考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支持、心理韧性与不良适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经济困难、关系网络、心理韧性及社会适应量表对1073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支持、心理韧性与不良适应两两相关显著;家庭经济困难不仅可以直接预测个体的不良适应,还可以通过父母支持与心理韧性间接预测不良适应;父母支持与心理韧性在家庭经济困难与不良适应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为使青少年得到良好适应,不仅要注意家庭经济的不良影响,也应重视父母支持与心理韧性的正向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利娜
本文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习投入量表对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旨在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应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学校也应采取多种途径消除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艳 薛雨康 连帅磊 谷传华 戴红波
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观幸福感和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手机依赖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幸福感和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显著负相关;(2)主观幸福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幸福感 手机依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波琼 申仁洪 黄儒军
家庭抗逆力影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福祉。本研究以来自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四省市860名特殊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呈中等偏上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直接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社会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社区、机构和学校/幼儿园应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政策保障、干预服务、育儿指导和心理支持,家长应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家庭信念,主动寻求多方面支持,提升家庭抗逆力。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周佳莹 周楠 高诗晴 李蓓蕾
父母冲突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适应带来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近年来旨在改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也越来越多。国内外相关的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离婚夫妻的干预项目和针对完整家庭的干预项目。这些干预方案有的侧重于说教和信息分享,有的侧重于技能训练;有的关注夫妻沟通和冲突解决,有的则关注父母共同养育。总体来说现有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但部分方案的研究设计仍不够严谨,或对方案如何起效缺少深入探讨。未来,我国的父母冲突干预研究可以开发更适用于中国家庭的干预方案,探索和开展对离异家庭的父母冲突预防性干预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更系统地探讨父母冲突干预方案的效果、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立斌 李婷 王小华 卢春天
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大趋势下,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水平成为国家深入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7609位大学生关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评估”的问卷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检验法,分析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支持对其创业胜任力的直接影响和具体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支持都正向影响其创业胜任力,且非正式支持比正式支持的影响作用更大。此外,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两条路径正向驱动其创业胜任力,且非正式支持路径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正式支持路径。因此,建立社会、院校、家庭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方协同机制,对以创业促就业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钟奇 刘国雄 王鸢清
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道德推脱 教养方式 共情 青少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娜 王玥 许志星
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通过分析2012年北京市11 600个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家长教育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城乡和户籍是否能有效地预测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SES与教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存在四种不同的潜在类别,在各类别内,SES对教育满意度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潜在分类对城乡、是否为北京市户籍、是否为农业户口的logistic回归,发现在北京市城区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郊区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北京市非农户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农户家庭中SES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北京市户籍家庭和外省市户籍家庭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