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8)
- 2023(11271)
- 2022(9575)
- 2021(9211)
- 2020(7661)
- 2019(17374)
- 2018(16980)
- 2017(33412)
- 2016(17448)
- 2015(19292)
- 2014(18832)
- 2013(17923)
- 2012(16194)
- 2011(14150)
- 2010(14013)
- 2009(12495)
- 2008(11822)
- 2007(9946)
- 2006(8399)
- 2005(7081)
- 学科
- 济(66263)
- 经济(66180)
- 管理(50587)
- 业(49552)
- 企(40299)
- 企业(40299)
- 方法(31572)
- 数学(28358)
- 数学方法(27925)
- 农(20184)
- 中国(19603)
- 财(19203)
- 业经(14336)
- 贸(13542)
- 贸易(13535)
- 农业(13283)
- 易(13140)
- 地方(12641)
- 制(12269)
- 策(11844)
- 务(11502)
- 财务(11461)
- 财务管理(11436)
- 企业财务(10847)
- 技术(10667)
- 学(10511)
- 银(10317)
- 银行(10308)
- 环境(10121)
- 融(9992)
- 机构
- 学院(229505)
- 大学(229099)
- 济(99694)
- 经济(97844)
- 管理(95511)
- 理学(83296)
- 理学院(82478)
- 管理学(81119)
- 管理学院(80654)
- 研究(73720)
- 中国(55822)
- 财(46489)
- 京(45787)
- 科学(41112)
- 财经(37059)
- 中心(35858)
- 经(34012)
- 所(33996)
- 江(32729)
- 农(31133)
- 经济学(30985)
- 研究所(30759)
- 业大(30637)
- 范(29496)
- 师范(29258)
- 经济学院(28038)
- 北京(28001)
- 财经大学(27855)
- 院(27097)
- 州(25556)
- 基金
- 项目(162373)
- 科学(131163)
- 研究(122737)
- 基金(121162)
- 家(104708)
- 国家(103510)
- 科学基金(91154)
- 社会(80430)
- 社会科(76371)
- 社会科学(76352)
- 基金项目(63652)
- 省(61830)
- 自然(57893)
- 教育(56874)
- 自然科(56633)
- 自然科学(56619)
- 自然科学基金(55617)
- 划(52307)
- 编号(49715)
- 资助(48752)
- 成果(39619)
- 部(37215)
- 重点(35976)
- 发(34985)
- 创(34751)
- 国家社会(34063)
- 课题(33036)
- 教育部(33003)
- 人文(32510)
- 创新(32360)
共检索到331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宇 原新 韩昱洁
中国目前的生育政策处在由一孩到两孩的重要转折期,而流动人口规模大,育龄人口比重大,生育观念处于转变期,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对中国总体人口变化影响巨大。利用2016年天津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应用家庭决策的分析方法,IV Tobit和IV Ordered Probit模型回归发现,流动人口生育率已经降至低水平,全面两孩政策能对年轻家庭产生正向影响,一孩为男性的家庭选择不要两孩的比例更高,女性生育意愿较低。要想保证全面两孩政策贯彻落实,政府需要完善配套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妇女生育及就业权益。
关键词:
生育政策 流动人口 家庭决策 两孩政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润 施新政
为了应对人口出生率的急剧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全面二孩政策显著提高了家庭生育的可能性,且这一效果在2016—2018年没有出现衰减。因为这一政策而多出生的人数占2016—2018年我国每年出生人数的14.8%。本文的计算表明,我国于2021年实施的三孩政策将会使我国短期内每年多出生约28.32万人。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家庭生育行为 三孩政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晓青 黄彩虹 张强 陈双双 范其鹏
生育意愿是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为预测生育水平提供重要参数。通过对山东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的大样本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两类政策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理想子女数基本相同,且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观因素、地区差异及户口性质、文化程度、现有1孩性别等对两类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是类似的;生育安排、不愿意生育的主观因素、属相偏好等则存在显著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有1孩性别、年龄、地区因素、主观因素等对两类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更主要从一个孩子的风险性方面考虑二孩生育,"单独二孩"政策家庭则更多从自身养老和精神需求的角度做出二孩生育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李翔 王宏利
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应用内生转换模型,考察了二孩政策背景下教育、住房等因素对储蓄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不论是一孩家庭还是二孩家庭,为了购房、预期的子女抚养、子女结婚等原因都有增加储蓄的倾向,而且二孩家庭储蓄意愿更强。但是现实中由于赡养老人、较高的流动人口生活成本、偿还购房贷款等因素降低了储蓄,而且二孩家庭的储蓄下降得更多。也就是说二孩家庭有更强的储蓄意愿,但是反而有更低的储蓄率。最后本文从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降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生育二孩 家庭储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军
随着我国将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劳动力人口优势消失等问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应运而生。从我国人口结构发展变化来看,放开二孩政策具有时代的必然性,基于人口学理论,放开二孩政策能够缓解人口迅速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等社会问题。然而,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否会引起人口出生的大幅反弹,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事实上,在当前中国家庭生育行为成本巨大等因素的影响下,生育意愿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生育行为。为此,本文基于家庭生育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亚娟 刘澍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因素之一,"全面二孩"政策将对中国家庭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使用倾向值匹配(PSM)的方法研究了这一政策引起的家庭结构变化对家庭金融资产以及风险资产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生育一个子女将使得家庭金融资产和风险资产总量下降,风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下降,并且根据老年人数量的不同,风险资产的投资类别和数额也有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贤寿,孙丽华
流动人口家庭化是流动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一特点将给城市化和城市管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芸
基本公共服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它通过调整家庭内部分工和劳动资源配置,有助于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在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数量有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进行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研究还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取决于个人特征和城市特征。在不同类别基本公共服务中,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和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的增收效应最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其他家庭成员的增收效应和就业增进效应共同解释了基本公共服务对家庭总收入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将改变家庭随迁策略,对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迁入地的长期居住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为我们重新认识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提供了机会。文章对湖北省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庭进行了二孩生育意愿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人群超过2/3在城市,农村相对较少;"单独二孩"政策家庭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0;明确要二孩的比重只有21.51%,农村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略高于城市;育龄妇女年龄越大,二孩生育意愿越低;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育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越弱,农村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反而越强。就业迁移明显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和男孩偏好。在符合"单独二孩"政策但不打算要二孩的家庭中,50%的家庭是因为经济压力大。相对于结构性生育堆积风险,超低生育率陷阱更应该引起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关键词:
“单独二孩”政策 生育意愿 理想子女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培安
2016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最新公布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文章论述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内涵、决策过程及出台的时机,提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需要做好的几个方面工作,包括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做好政策衔接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帮扶、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生育保障。我国的人口国情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今后的人口计生工作应该转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合理分布、注重服务家庭,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 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冬梅
为适应新的人口形势,我国对生育政策进行了逐步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现在的全面二孩,但数据显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新生儿出生率并没有明显增长,反而出现了下降。调查显示,教育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全面二孩政策后常州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现状,调查了二孩家庭对教育数量、质量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全面二孩 二孩家庭 教育需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静 高颖
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微观数据和2016年城市层面的宏观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别从流出侧和流入侧探讨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出侧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普遍较低,尚未发挥人力资本效应因而对家庭化迁出仅存在线性负向影响;在流入侧,受社会保障服务的正向作用以及基础教育服务的负向影响,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家庭化迁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为有效促进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应加大流出地的公共服务投入水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在流入地则应关注公共服务资本化的负面影响,尽快破除户籍障碍,基于常住人口来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之间关于流动人口家庭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则有利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家庭化迁移 用脚投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少博 陈新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中流动人口聚集效应愈发明显,其住房保障与城市融合困境逐渐成为了新时代社会矛盾一大特征。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流动人口聚集值与其空间辐射效应,并结合省级房地产购租比、房价收入比、贷款利率等数值计算得出决策值进行决策选择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聚集区基本与决策值分布一致,核心城市租房自住、持币观望为较优决策;空间辐射效应分析经济圈特征值向山西、湖北、河南扩散。据此提出建议:应大力发展流域经济,从节点城市引导决策由购转租,疏通二手房市场渠道以降低房屋空置率,保证市场有效供给,区域性差别政策应以降压力、降热度为关注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