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9)
- 2023(10912)
- 2022(9017)
- 2021(8098)
- 2020(6415)
- 2019(14214)
- 2018(13527)
- 2017(25558)
- 2016(13845)
- 2015(14964)
- 2014(14630)
- 2013(14195)
- 2012(13097)
- 2011(11859)
- 2010(11760)
- 2009(10436)
- 2008(10070)
- 2007(8858)
- 2006(7746)
- 2005(6566)
- 学科
- 济(55729)
- 经济(55644)
- 管理(42747)
- 业(40087)
- 企(31398)
- 企业(31398)
- 方法(25092)
- 数学(21977)
- 数学方法(21771)
- 农(17707)
- 中国(14533)
- 财(14357)
- 环境(14288)
- 学(14282)
- 业经(13032)
- 农业(12417)
- 贸(12023)
- 贸易(12020)
- 易(11658)
- 划(10019)
- 地方(9354)
- 制(9327)
- 和(8730)
- 融(8605)
- 金融(8601)
- 技术(8551)
- 银(8499)
- 银行(8447)
- 务(8375)
- 财务(8367)
- 机构
- 大学(202923)
- 学院(201963)
- 济(81956)
- 经济(80552)
- 管理(77221)
- 研究(69717)
- 理学(68596)
- 理学院(67772)
- 管理学(66502)
- 管理学院(66180)
- 中国(50006)
- 科学(45639)
- 农(41979)
- 京(41257)
- 所(35820)
- 财(35759)
- 业大(35656)
- 农业(33457)
- 研究所(33409)
- 中心(30859)
- 财经(29785)
- 江(28346)
- 经(27306)
- 范(26471)
- 师范(26066)
- 经济学(25327)
- 北京(25095)
- 院(25056)
- 经济学院(23046)
- 农业大学(22658)
- 基金
- 项目(146954)
- 科学(116362)
- 基金(109710)
- 研究(100236)
- 家(100012)
- 国家(98819)
- 科学基金(83313)
- 社会(66882)
- 社会科(63364)
- 社会科学(63344)
- 基金项目(58862)
- 省(56756)
- 自然(55684)
- 自然科(54429)
- 自然科学(54405)
- 自然科学基金(53472)
- 划(49073)
- 教育(45484)
- 资助(42481)
- 编号(37737)
- 重点(33459)
- 部(32237)
- 发(31596)
- 创(31356)
- 创新(29297)
- 科研(28895)
- 成果(28832)
- 计划(28814)
- 国家社会(28519)
- 教育部(27250)
共检索到27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明
家庭碳减排是全面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全国城乡家庭随机样本的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碳减排意识、行为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家庭“碳过盛”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消费碳减排意识明显弱于行为,经济手段推动了居民家庭的碳减排行为,但并未明显改变他们的减排意识;碳减排意识与行为皆呈现南强北弱的区域差异;政府的环保努力会提升家庭碳减排意识。为使家庭碳减排意识与行为达到“知行合一、自觉自愿”的程度,可以通过优化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绿色出行,建立家庭碳排放检测平台,将市场机制引入家庭碳减排,营造家庭居住地环境的绿色空间等措施提升家庭生活消费碳减排意识与行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莉娜 曲建升 邱巨龙 曾静静 李燕
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是指居民在家庭生活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根据生活碳排放研究方法,计算了1995—2010年中国31个省区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1995—2010年,人均家庭生活消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各项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主要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居住消费碳排放上升趋势最显著。(2)在空间上,中国人均家庭生活消费碳排放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由东南沿海各省向西北内陆各省递减。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居民家庭 生活消费 碳排放 轨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小洪 彭小龙 全庞羽 俞舒迈 张琼月 夏洵 王雅娜 严帅
家庭生活用能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对中国四川、陕西、重庆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家庭能源消费进行实地问卷调查,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LMDI)分析了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结构、家庭成员所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及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积极的贡献,而家庭能源结构、家庭人口和家庭年收入对二氧化碳减排有负面的影响;其中家庭能源结构、受教育程度和环保意识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有较大的影响。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不同的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同:低水平(指人均年收入低于10000元)有利于二氧化碳减排;高水平则促进二氧化碳排放。最后,在分析有关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健 关浩光 杨自伟
过去对授权型领导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工作场所,忽略了其对员工家庭生活的影响。本文基于工作—家庭增益理论,构建了授权型领导、员工心理授权、员工家庭生活质量及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成都地区某银行员工和员工配偶的193份配对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家庭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员工心理授权在授权型领导和家庭生活质量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员工性别差异在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家庭生活质量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工作—家庭增益理论的视角范围,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更 徐剑
作为服务于多代际家庭成员的共享阅读模式,家庭阅读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家庭休闲和家庭仪式的相关理论,利用“2022年上海市民阅读调查”数据,以共识团结、规范团结作为中介变量,年龄作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对家庭阅读频率与家庭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家庭阅读频率显著预测了家庭成员的家庭生活满意度,并通过两种代际团结感知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家庭情感。年龄在部分路径中起到调节作用,家庭阅读对低年龄群体在家庭情感塑造上的积极效果更为明显,以低龄群体为主导的家庭阅读模式更容易取得正向反馈。这为在实践中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全民阅读提供了方向。研究建议从强调家庭阅读情感效能、构建家庭阅读共同体、打造相互赋能的阅读体验、创设以青少年为主导的阅读模式、发挥代际成员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不断深化家庭阅读活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怡涵 牛叔文 沈义 胡莉莉
人口发展是影响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重要因素,而生活用能作为终端能源消费对总能源的消费结构、供求关系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份的动态及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人口发展与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消费水平成为导致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和碳排放升高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提高电力使用百分比和城镇化率抑制其增长。老龄化率及家庭规模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家庭生活基本能耗及碳排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能源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城乡差异特征明显。本文基于城乡居民家庭的问卷调查,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家庭的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镇的生活能源基本消费总支出为366.52元,农村为269.11元,城镇居民的能源需求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家庭的生活能源的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44和0.065,当收入增加时,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增加更多的能源消费支出。从基本消费支出占实际能源消费平均支出的比重来看,农村的生存型消费需求要比城镇高。通过此项研究,以期为能源政策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逸先 崔玉平
在我国农村 ,户主在家庭生活中一般占有重要地位 ,在许多方面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 ,户主文化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居民家庭户主在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及家庭人口计划生育等几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户主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进而全面改善农村居民家庭生活质量提出了几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户主 教育程度 家庭生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伟东 吕晨炜
利用CHFS 2015—2019年的追踪数据,构建家庭生活消费的分层指标,研究新时期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其一级维度指标物质生存消费和精神发展消费也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同时,男性退休显著增加了家庭食物、衣着、文娱和旅游消费支出,说明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及其一级维度指标的显著影响具有特定经济意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家庭收入/储蓄较高、家庭所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家庭结构表现为丁克家庭时,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嘉玮
低收入家庭生活现状和差异产生的原因王嘉玮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生活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据对武汉市城区4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1993年,居民人均月生活费收入224.03元,比上年增长36.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4.1...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红 何思筑 栾炳江 毛盛志
真实生活成本是反映家庭消费福利和社会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背景下降低家庭生活成本有助于释放消费潜能。在理论上,本文在包含家庭、企业的一般均衡框架下拓展价格搜寻模型,厘清快递网点建设影响家庭生活成本的理论逻辑;在实证上,本文借助区县快递网点数据观测快递网点建设水平,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计算城镇家庭真实生活成本,验证快递网点建设对家庭生活成本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快递网点建设能显著降低城镇家庭生活成本,区县快递网点数量增加1%,家庭生活成本指数下降0.015。区分消费种类看,快递网点建设主要降低了食品、衣着等消费类型的生活成本,且对居住在中小城市、市场分割和贸易成本较高地区的家庭的生活成本降低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快递网点建设通过影响供给端和需求端价格产生价格下降效应,从而降低家庭生活成本、提升家庭福利。本文从现代流通体系视角为如何降低家庭生活成本、释放内需潜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快递网点建设 家庭生活成本 价格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永丽 徐腊梅
本文基于2017年对甘肃省15个贫困村173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西部贫困地区农户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的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特别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增加农户家庭教育支出;互联网使用对贫困户消费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大于非贫困户,从而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差距;互联网使用有助于降低西部贫困地区农户的交易成本,拓宽消费渠道,优化市场环境。因此,提高西部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贯彻落实“互联网+农村”的相关政策,普及互联网使用,是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永茂
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揭示出消费结构的特征和变动方向,以认识和把握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浙江省制定宏观产业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家庭生活消费 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方向新
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对农村社区生活,特别是对家庭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1990年,我参加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队,在桃源县同仁村工作一年,对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及其对家庭生育、家庭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同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云翥 牛叔文 张馨 赵春升
能源消费、收入和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复杂关联。基于大量的入户调查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家庭实物用能的数量差异不大,但有效用能从大、中城市、县城到农村依次下降,形成明显的阶梯特征。从家庭层面核算,农户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显著地高于城镇家庭。但从社会层面来核算,城乡居民家庭用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差异不大。有效用能与人均收入、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交叉二次关系,家庭有效用能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为应对未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经济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用能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完善能源公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