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0)
- 2023(13198)
- 2022(10983)
- 2021(10431)
- 2020(8863)
- 2019(20030)
- 2018(19833)
- 2017(38115)
- 2016(20309)
- 2015(22743)
- 2014(22376)
- 2013(21652)
- 2012(19807)
- 2011(17586)
- 2010(17614)
- 2009(15970)
- 2008(15158)
- 2007(13420)
- 2006(11726)
- 2005(10020)
- 学科
- 济(86623)
- 经济(86529)
- 业(64728)
- 管理(53125)
- 农(47589)
- 企(43382)
- 企业(43382)
- 方法(40292)
- 数学(36488)
- 数学方法(35919)
- 农业(31434)
- 中国(22970)
- 业经(21190)
- 学(19225)
- 财(18141)
- 技术(17858)
- 制(14778)
- 地方(14515)
- 贸(13952)
- 贸易(13945)
- 易(13641)
- 理论(12476)
- 发(12029)
- 策(11680)
- 环境(11205)
- 银(11129)
- 银行(11096)
- 行(10636)
- 融(10583)
- 金融(10581)
- 机构
- 学院(283102)
- 大学(280781)
- 济(119426)
- 经济(117298)
- 管理(113306)
- 理学(99140)
- 理学院(98154)
- 管理学(96113)
- 管理学院(95591)
- 研究(93825)
- 中国(71045)
- 农(63823)
- 科学(58243)
- 京(57144)
- 财(49186)
- 农业(49113)
- 业大(48443)
- 所(46755)
- 中心(45969)
- 研究所(42899)
- 江(41628)
- 财经(40548)
- 经(37351)
- 经济学(36818)
- 范(36747)
- 师范(36355)
- 北京(34765)
- 经济学院(33292)
- 院(32778)
- 经济管理(32440)
- 基金
- 项目(201837)
- 科学(160801)
- 基金(149187)
- 研究(146645)
- 家(131380)
- 国家(130008)
- 科学基金(112111)
- 社会(94891)
- 社会科(89678)
- 社会科学(89652)
- 省(79395)
- 基金项目(78590)
- 自然(72744)
- 自然科(71136)
- 自然科学(71121)
- 自然科学基金(69826)
- 教育(67166)
- 划(66081)
- 资助(60528)
- 编号(59569)
- 成果(46510)
- 重点(45366)
- 部(45123)
- 发(43548)
- 创(42723)
- 国家社会(40282)
- 创新(39942)
- 课题(39325)
- 科研(39042)
- 教育部(38549)
- 期刊
- 济(126786)
- 经济(126786)
- 研究(76716)
- 农(65431)
- 中国(56055)
- 学报(45503)
- 农业(44663)
- 科学(43543)
- 管理(37506)
- 财(35570)
- 大学(35495)
- 学学(33776)
- 技术(27811)
- 教育(27378)
- 业经(26063)
- 融(24322)
- 金融(24322)
- 业(21945)
- 财经(19047)
- 经济研究(18371)
- 问题(17745)
- 经(16315)
- 技术经济(15410)
- 统计(15249)
- 版(15187)
- 科技(14478)
- 世界(14339)
- 农村(14313)
- 村(14313)
- 农业经济(13878)
共检索到408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田云
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经典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人口学特征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扩大直系家庭、扩大核心家庭和标准核心家庭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可能性分别为萎缩家庭的3.185、2.074和1.898倍;劳动力数量、纯消费者数量、户主受教育程度、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关键因素:劳动力数量的部分效应需通过家庭生命周期来发生,余下变量的影响系数因家庭生命周期的中介作用而提高;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其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影响因...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人口学特征 农户 技术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基于湖北省490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大多倾向于学习和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是直接购买农机服务,而不是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人力资本中,受教育年限越长、年龄越小、家庭劳动力规模越大的农户,学习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意愿越强、购买农业生产机械的可能性越大;在物质资本中,劳均家庭年收入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爱民
从采纳成本的视角,分析了农户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采纳机理。基于江苏省13个市水稻主产区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户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源自要素稀缺产生的诱导力,其作用的内在机理是:降低采纳成本——影响诱导力——促进农户新技术采纳;但诱导力的作用受到信息水平、技术服务、农户组织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 技术采纳 采纳成本 机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以湖北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为依据,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分析框架,借助Bootstrap自抽样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社会影响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农村社会网络中,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劳动节约型技术推广过程中的示范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纳条件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农户对劳动节约型技术的采纳意愿,还能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农户的采纳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生命周期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主要研究农业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农业人口转移数量的影响。所构建的一个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研究表明:当劳动与土地是弱替代关系时,农业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断进步会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制造业转移;当劳动与土地是强替代关系时,农业劳动节约型技术的不断进步会导致制造业的劳动力不断向农业转移。全样本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与农业人口转出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曲线关系。子样本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显著的正"U"型曲线关系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成立,但在中部地区不成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善浪 张作雄 林玉妹
基于福建农村的调查数据资料,从家庭生命周期这一全新的角度出发,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就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在家庭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类家庭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强度不同。总体而言,成长中的核心家庭土地规模经营的意愿要强于其他类型家庭,扩大家庭的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最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 陈玉萍 丁士军
为研究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湖北省66个县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以及分位数回归分析了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方向及趋势。结果表明:1)农村空心化导致了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发展,空心化程度在0.1左右时,农业技术选择偏向系数接近1,劳动节约型技术和土地节约型技术均采用。随着农村空心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技术进步倾向为劳动节约型技术,但当比重超过50%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2)不同地形条件下,农村空心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山区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技术,丘陵地区倾向于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但平原的回归结果具有不稳健性;3)户均播种面积越大、单位耕地面积劳动力越多、距离中心市场越远,越有利于促进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发展。人均纯收入高的地区有利于土地节约型技术的创新。基于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振雄 郑建清
在人均GDP可比水平下,我国农业就业份额远高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日本、韩国、台湾省,年均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及人均GDP每增长1 000 GK$农业就业份额下降速度均落后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这表明我国农业就业非农化转移相当缓慢,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延续发展经济学假设,结合新古典理论分析,表明影响农业就业转移的因素包括:资本增长率、创新强度、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和边际劳动产出递减的倾向。利用我国非农产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表明技术进步的劳动节约偏向是就业转移滞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就业转移 技术进步偏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畅倩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
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利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630户稻农的数据,在构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综合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非农就业在总体上抑制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②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而言,非农就业通过减少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地块集中程度和生产专业化水平抑制了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③家庭生命周期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向后推移,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增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本文引入希克斯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推导了劳动收入比重变化率的分解公式,发现劳动收入比重的变化率取决于三个因素:乘数效应大小、资本深化的速度及劳动(或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大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最小二乘法估算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这两类部门1990—2006年劳动收入比重变化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能提高劳动收入比重,但大于0小于1的乘数效应缩小了其对劳动收入比重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则是两类部门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为了稳定劳动收入比重,应该在看到资本深化长期效果有限的同时,关注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的作用,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朝华
当前,绝大多数农户消费需求不足,消费支出维持在中低消费水平。研究表明,除农户自身与家庭特征对其消费支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外,保障策略、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的消费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且影响较为复杂。建议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不同消费水平的农户,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推广、保障体系的健全与消费方式的转变上应有不同的政策侧重,以促进农户消费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保障策略 农户消费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汪为
文章利用湖北省2680户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基于Glick提出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采用Alkire和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结果发现,湖北农户的多维贫困整体有下降的趋势。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贫困与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出倒"U"型,起步型家庭和衰退型家庭的贫困对多维贫困贡献率只有10%。医疗支出、医疗保险、做饭燃料和卫生设施这四个指标共同对多维贫困贡献率达到了50%。人均消费、金融资产、户外道路和耐用品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劳动力教育水平、住房结构、土地面积和住房面积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基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生命周期中间阶段家庭的关注,尽快完善医疗救助体系,加大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改善贫困农户生活居住环境。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多维贫困 MPI指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陈盈蒙
以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利用CLES团队2020年在苏北调研的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下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选择的重要推力和拉力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按照退出意愿强度大小可排列为:稳定家庭<空巢家庭<抚养家庭<扩大家庭<赡养家庭;(2)老人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农地转出面积占比等因素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推力因素,而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平均年龄和宅基地继承认知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拉力因素;(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家庭选择退出宅基地的推拉力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推拉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 宅基地 退出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孟权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采用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的兼业化程度较高,家庭结构呈现"纺锤形"分布,社会资本积累会促使农户选择偏非农型的生计策略。通过检验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发现社会资本在家庭生命周期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中既存在调节作用,又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的大小为35.2%。为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加强农户抗风险能力,防止生命周期阶段两端的家庭遭受生计风险,建议政府通过职业教育或者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加强对农户资金、贷款方面的支持,扩大农户的社会网络。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农户 社会资本 生计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