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04)
- 2023(17229)
- 2022(14076)
- 2021(13071)
- 2020(11095)
- 2019(25323)
- 2018(25049)
- 2017(48162)
- 2016(26197)
- 2015(29779)
- 2014(29710)
- 2013(29418)
- 2012(27224)
- 2011(24391)
- 2010(24593)
- 2009(22699)
- 2008(22634)
- 2007(20414)
- 2006(17989)
- 2005(15799)
- 学科
- 济(115098)
- 经济(114956)
- 业(77304)
- 管理(69848)
- 企(55024)
- 企业(55024)
- 农(52262)
- 方法(51647)
- 数学(45940)
- 数学方法(45384)
- 农业(34631)
- 中国(30281)
- 业经(28719)
- 财(28362)
- 地方(24414)
- 学(23596)
- 制(21306)
- 贸(19962)
- 贸易(19953)
- 易(19367)
- 务(16738)
- 财务(16685)
- 财务管理(16640)
- 发(16612)
- 银(16581)
- 银行(16527)
- 融(16374)
- 金融(16369)
- 环境(15855)
- 技术(15850)
- 机构
- 学院(380327)
- 大学(379012)
- 济(155833)
- 经济(152674)
- 管理(145877)
- 研究(128596)
- 理学(126552)
- 理学院(125145)
- 管理学(122726)
- 管理学院(122045)
- 中国(97467)
- 科学(80407)
- 农(80377)
- 京(78798)
- 财(70724)
- 所(65856)
- 农业(62118)
- 业大(61958)
- 中心(61367)
- 研究所(60015)
- 江(58749)
- 财经(56480)
- 经(51503)
- 范(50837)
- 师范(50310)
- 北京(48394)
- 经济学(47923)
- 州(45787)
- 院(45202)
- 经济学院(43491)
- 基金
- 项目(259360)
- 科学(204801)
- 基金(189400)
- 研究(187154)
- 家(166314)
- 国家(164693)
- 科学基金(140984)
- 社会(119743)
- 社会科(113144)
- 社会科学(113111)
- 省(103110)
- 基金项目(100597)
- 自然(91680)
- 自然科(89544)
- 自然科学(89516)
- 自然科学基金(87922)
- 教育(85669)
- 划(85665)
- 资助(77024)
- 编号(75500)
- 成果(61038)
- 重点(58825)
- 部(57591)
- 发(56533)
- 创(53326)
- 课题(52004)
- 科研(50252)
- 创新(49906)
- 国家社会(49769)
- 教育部(48947)
- 期刊
- 济(172432)
- 经济(172432)
- 研究(106849)
- 农(80058)
- 中国(72947)
- 学报(63573)
- 科学(58966)
- 农业(54394)
- 财(54116)
- 管理(49248)
- 大学(48781)
- 学学(46355)
- 教育(36323)
- 融(35876)
- 金融(35876)
- 业经(33545)
- 技术(32372)
- 财经(27518)
- 业(27233)
- 经济研究(25554)
- 问题(24389)
- 经(23488)
- 版(21347)
- 统计(18986)
- 世界(18723)
- 资源(18612)
- 技术经济(18449)
- 科技(17284)
- 策(17233)
- 理论(16896)
共检索到55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芳
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主要受到两个重要家庭因素的影响,即家庭在外务工人数和家庭供养的老人数量,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有负向影响。另外,农村转移人口在外务工的年均收入和农村转移人口的年龄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前者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后者具有负向影响。这说明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不只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特征的影响,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决策不只是个体决策,也是家庭权衡得失后的最优化决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本文根据劳动力迁移理论和相关研究,对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个体特征和家庭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和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性质对于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影响,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在省内转移;打工年限在5年以上的人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打工收入在2万元以上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对劳动力跨省转移意愿的影响呈现"倒U型";家庭耕地面积在2亩以上对是否跨省转移的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鼓励农民实施多种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利用,从而促进中国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运用2003-2006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个体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就个体特征来看,男性、非农业户口和身体健康的农民外出就业的意愿更强,而户主或家庭主要经营者、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更不愿意外出务工;就家庭特征来看,"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家庭经营主业"、"是否国家干部职工户"、"是否乡村干部户"、"是否党员户"、"是否军烈属户"和"是否五保户"等变量对农民外出务工影响显著,而"家庭类型"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所蕴含的启示是,在制定促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转移者个人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继红,钟涨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家庭教育投资 家庭收入 投资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秀芳 杨云彦
本文以课题组对湖北省4个县市的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主要通过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状况和所能获取的社会支持来体现。农村计生家庭具有相对较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世美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但并不能转变为城市市民。从家庭视角来看,农业人口市民化可以定义为农业家庭由部分转移到整体转移,最终实现家庭市民化的过程。"分步转移"对传统农村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能力与人力资本能力。家庭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分步转移"决策模型,分别对核心农业家庭的部分劳动力转移、全部劳动力转移和家庭整体转移这三种情形进行成本收益估算,用边际方法分析不同情形下家庭净收益的变化,得出家庭市民化的本质是市民化能力不足。最后,以家庭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天荣 杨国玉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农村转移人口倾向于保留农业户口,以农民工身份在城镇工作与生活,主动性市民化愿望不强烈。因地区条件差异,不同地区农村转移人口之意愿与行为有所不同,政府职责在于制定农村转移人口退出土地、融入城市的鼓励措施,以增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力和拉力,而是否市民化则由农村转移人口自由选择。
关键词:
农村转移人口 市民化 行为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娟 王秀清
本文通过计算1997年、2002年和2003年湖北省农村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以及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别按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类型、不同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影响程度与趋势,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农村家庭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灵芝 黄悦怡 王雅鹏
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与教育投资和教育回报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说,构建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模型和扩展的明瑟收入模型,并利用湖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投资受家庭经济特征的影响很小,受家庭人口数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优先给男性,且越高层次的教育这种倾向越明显;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平滑了大专以下层次教育回报率的差异,但大学阶段教育回报率高且不受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同收入层次的教育回报率有显著差异,低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而中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生命周期 劳动力转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共同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志俊 郭剑雄
城乡劳动力市场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变,可以由具有选择性特征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来做出某种解释。非农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的高收益率,在加速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同时形成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由此引致了农村家庭人口生产的质量偏好倾向。同时,由于城乡居民在其时间价值和养育子女成本方面存在的的差异,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又必然产生对农村家庭人口生产数量偏好的抑制。中国农村最近20多年的发展经验初步验证了这一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新成 吴立军
一、湖北省到底潜在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从西方学者到国内的郭熙保、夏长杰、陈运先等人都有较为深刻研究和论述,他们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和转移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体测度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如,郭熙保的人地比例关系说)。在众多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的“零边际产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获得比较一致的认同。尽管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现实条件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我国农业生产率低,农业对劳动力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玖灵 谢玫仪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收入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减贫作用。文章采用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标准下还是在相对贫困标准下, 转移收入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转移收入能够在帮助农户减贫上发挥重大作用;此外,农村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对家庭的贫困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转移收入 减贫效应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农技人员的工作流动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微观福利视角下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4个典型村的实证分析
农村教师社会流动意愿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例
农业转移人口的构成类型、地域特征与市民化意愿
流动特征、政府服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家庭禀赋约束下农户作物秸秆能源化需求实证分析——湖北省的经验数据
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
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与农民的养老担心——基于对湖北省孔镇的实证调查
独生子女家庭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鄂州、黄石、仙桃市的调查
农村青年赡养行为与赡养意愿调查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村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