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2)
- 2023(2010)
- 2022(1740)
- 2021(1593)
- 2020(1359)
- 2019(2867)
- 2018(2758)
- 2017(5189)
- 2016(2503)
- 2015(2882)
- 2014(2860)
- 2013(2660)
- 2012(2530)
- 2011(2270)
- 2010(2381)
- 2009(2117)
- 2008(1884)
- 2007(1766)
- 2006(1591)
- 2005(1434)
- 学科
- 济(10565)
- 经济(10539)
- 业(8219)
- 管理(6606)
- 企(5739)
- 企业(5739)
- 方法(4487)
- 农(4277)
- 人民(4090)
- 数学(3956)
- 数学方法(3936)
- 消费(3613)
- 中国(3403)
- 结构(3173)
- 农业(2975)
- 水平(2939)
- 消费水平(2929)
- 贸(2728)
- 贸易(2726)
- 收入(2725)
- 易(2627)
- 财(2277)
- 业经(2205)
- 融(2152)
- 金融(2152)
- 家(2051)
- 银(1896)
- 银行(1894)
- 行(1855)
- 关系(1768)
- 机构
- 学院(37203)
- 大学(37085)
- 济(17492)
- 经济(17266)
- 管理(14742)
- 研究(13061)
- 理学(12805)
- 理学院(12684)
- 管理学(12495)
- 管理学院(12435)
- 中国(9812)
- 财(7845)
- 京(7494)
- 科学(7019)
- 财经(6402)
- 所(6325)
- 经(5854)
- 中心(5836)
- 研究所(5765)
- 经济学(5460)
- 农(5414)
- 范(5132)
- 师范(5097)
- 江(5003)
- 商学(4968)
- 商学院(4942)
- 经济学院(4899)
- 北京(4855)
- 财经大学(4814)
- 业大(4612)
共检索到57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风
《西游记》中有一个“无底洞”———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就曾吃过这个“妖洞”的亏。由此使人产生联想,家庭消费何尝没有一个“无底洞”,稍不留神,也会掉进去吃大亏。因此,就家庭消费而言,应该列出一个“最高点”。有了这个“封顶数”,就能避免掉进“无底洞”。家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建雄
在众多国家开始面临人口基数问题的今天,企业品牌对数据的监控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如果你长期飞行,你会得到一张VIP卡,拥有这张卡后你可以进入VIP室,享受免费饮品和属于你的安检绿色通道。这听起来非常合理,但如果带着你的女儿怎么办?我曾经以"VIP会员子女是否享受同样的服务"做过暗访,部分航空公司表示,金卡享有者可使用头等舱休息室并可携伴一名,而更多的航空公司则说,暂时不可以。如果你带着女儿和母亲一起去登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用卡 流动性约束 倾向匹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2011年与2013年获取的微观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信用卡消费信贷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可使家庭总消费提高约14%,同时,银行每将信用卡透支额度提高1%,可使持有信用卡家庭的总消费增加约0.071%。以货币量计算,从2010年至2012年,新发行一张信用卡可刺激居民人均消费增加约123.6元,这可解释2010年至2012年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中的15.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持有信用卡对不同消费品种与家庭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持有信用卡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大于对食品衣着消费的影响,对低收入、零活期存款、遭受疾病或失业冲击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均与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表明信用卡消费信贷可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而促进消费。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信用卡 流动性约束 倾向匹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尹碧波
本文基于CHIP2013城镇家庭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受教育程度对所有地区家庭消费都存在正影响,而其他的变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收入以外,东部地区户主的特征变量对家庭人均消费的总影响为11401.86元,贡献率为53.41%;中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8086.55元,贡献率为57.16%;西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4764.89元,贡献率为31.35%。最后,从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消费 收入 受教育程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单德朋 常益唯
研究家庭老年照料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协同应对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FPS2010、2016和2018年的家庭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加入交互项方法检验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总量,同时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但在高强度照料家庭中,促进作用会受到明显抑制,且不再有助于消费升级。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PSM倾向得分匹配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可靠。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会通过向下的代际转移对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从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而家庭老年照料导致的“收入惩罚”效应和健康风险提高则会对家庭消费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存在显著的收入、城乡和区域差异,对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有着显著影响。巩固家庭老年照料的基础地位、围绕家庭照料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释放家庭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高强度照料、低收入、农村与西部地区家庭应是政策的首要关注对象。
关键词:
家庭老年照料 家庭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尹碧波
本文基于CHIP2013城镇家庭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受教育程度对所有地区家庭消费都存在正影响,而其他的变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收入以外,东部地区户主的特征变量对家庭人均消费的总影响为11401.86元,贡献率为53.41%;中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8086.55元,贡献率为57.16%;西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4764.89元,贡献率为31.35%。最后,从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消费 收入 受教育程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林 李志兰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类型不同,家庭的消费意向、消费结构和水平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重点关注家庭消费的心理倾向而非消费行为的结果性因素,致力于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探索家庭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不同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类型的家庭在消费数量、所消费产品和服务类型以及消费档次等方面的意愿上,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对于企业的营销决策和国家消费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消费意愿 产品/服务类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庆松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消费行为郭庆松家庭消费行为历来是消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家庭消费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的实践呼唤从事消费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对家庭消费行为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影响家庭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本文采用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中的极大似然法,构建了金融素养综合指数,以此来全面反映家庭的金融素养水平。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素养、家庭杠杆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加家庭消费总支出,还可以带动家庭享受型消费支出的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并且,与城镇家庭相比,金融素养的提升对农村家庭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金融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家庭债务杠杆率途径,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增长和改善家庭消费结构。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杠杆率 家庭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志新 杨在顺 丁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人户家庭规模扩大是我国家庭结构的潜在变化趋势,但这种特殊的家庭结构是否会对消费产生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文章基于2014—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探讨了单人户家庭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单人户家庭的人均消费水平比非单人户家庭提高39.96%,并且呈现出消费品质升级、消费结构降级的特征。从作用机制来看,规模不经济效应以及较高的消费倾向是促进单人户家庭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品质升级的重要原因,而家庭总收入较低则会导致消费结构降级。异质性分析发现,未婚单人户家庭实现了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品质升级,而离异和丧偶单人户家庭则表现为消费品质降级。单人户家庭对人均消费水平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消费品质升级仅存在于40岁以下的单人户家庭,超过60岁则呈现消费品质降级特征。此外,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单人户家庭实现了消费品质升级。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当提供满足单人户家庭消费需求的高品质商品,发挥单人户家庭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重视非单人户家庭在扩大消费需求和改善消费结构中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婚育。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增才 贺学强
文章基于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测度各省的教育“内卷化”程度,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教育“内卷化”对于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内卷化”会显著抑制家庭的消费水平,在缓解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化”会导致家庭增加教育和住房的支出,同时挤出家庭的文化娱乐和医疗保障支出。背后的原因是,教育“内卷化”的压力会驱动家庭寻求更多的“影子教育”,教育成本的增加挤压了家庭其他领域的消费。异质性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化”抑制家庭消费的结果,主要见诸于受儒家文化影响程度更深、中产家庭更多以及父辈对教育更加重视的样本。文章丰富了教育内卷的经济后果研究,或许能够为释放我国消费潜能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敏
本文旨在比较中美两国的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状况,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额和资助状况两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客观、全面地认识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家庭教育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