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5)
- 2023(5256)
- 2022(4473)
- 2021(3917)
- 2020(3317)
- 2019(7240)
- 2018(6909)
- 2017(12864)
- 2016(6765)
- 2015(7511)
- 2014(7382)
- 2013(7169)
- 2012(6716)
- 2011(6116)
- 2010(6426)
- 2009(6030)
- 2008(5709)
- 2007(5328)
- 2006(4890)
- 2005(4587)
- 学科
- 济(29869)
- 经济(29812)
- 业(20314)
- 管理(20184)
- 企(15755)
- 企业(15755)
- 方法(12289)
- 数学(10746)
- 数学方法(10614)
- 农(9329)
- 中国(9297)
- 财(7816)
- 业经(6486)
- 制(6414)
- 农业(6247)
- 贸(6223)
- 贸易(6217)
- 易(6007)
- 地方(5985)
- 银(5715)
- 银行(5711)
- 行(5522)
- 融(5478)
- 金融(5478)
- 学(5329)
- 收入(4514)
- 环境(4393)
- 人民(4378)
- 结构(4205)
- 理论(4132)
- 机构
- 大学(99968)
- 学院(98726)
- 济(45271)
- 经济(44471)
- 管理(38710)
- 研究(33681)
- 理学(33175)
- 理学院(32837)
- 管理学(32350)
- 管理学院(32156)
- 中国(26473)
- 财(22424)
- 京(20085)
- 科学(18250)
- 财经(17758)
- 中心(16741)
- 经(16119)
- 所(16029)
- 江(16016)
- 经济学(14913)
- 农(14688)
- 研究所(14383)
- 经济学院(13530)
- 范(13385)
- 财经大学(13272)
- 师范(13267)
- 北京(12637)
- 业大(12521)
- 州(12219)
- 院(11956)
- 基金
- 项目(65837)
- 科学(53496)
- 基金(50488)
- 研究(48245)
- 家(44744)
- 国家(43899)
- 科学基金(38134)
- 社会(33849)
- 社会科(32212)
- 社会科学(32205)
- 基金项目(26047)
- 省(24353)
- 自然(23518)
- 自然科(23051)
- 自然科学(23046)
- 自然科学基金(22644)
- 教育(22347)
- 划(20451)
- 资助(20096)
- 编号(18225)
- 部(15277)
- 国家社会(15166)
- 成果(14768)
- 重点(14677)
- 创(13691)
- 发(13686)
- 教育部(13655)
- 人文(13170)
- 创新(12790)
- 制(12691)
共检索到156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饶育蕾 张梦莉 陈地强
家庭或企业行为决策中的“同群效应”正为学术界所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家庭消费决策中的“同群效应”。基本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的当期总体消费水平与周边社区其他家庭的当期消费水平正相关,但却与其他家庭滞后一期的消费水平负相关;(2)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后,家庭的三类消费支出同样表现出“同群效应”,其中生存型消费最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是一种因参考点框架产生的现象,而不能由理性预期的“习惯形成”解释。当家庭将同期社区的其他家庭消费水平作为参考点时,家庭并未考虑同期的消费追赶对未来预期消费效用的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与周边社群的社会关系越紧密或社会背景的同质性越高时,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会越强。
关键词:
习惯形成 参考点依赖 同群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永强 马桂方 田媛 董权瑶
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是扩大内需、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数据,检验了农村家庭消费的同群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在同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第一,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特征,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农村家庭消费、弱化消费的同群效应、优化农村家庭消费结构。通过对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划分发现商业活动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及同群效应的作用最显著,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通过消费水平分组后发现,消费落差对低于同村平均消费水平家庭的影响显著为负,消费顺差对高于同村平均消费水平家庭的影响显著为正;互联网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落差对低消费群体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消费顺差对高消费群体的消费促进作用,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提升效果在低消费家庭中更显著。第三,进一步划分群体后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消费同群效应的影响在受教育水平较高、户主年龄较低、家庭规模较大的群体更为显著,互联网的社交娱乐使用可以对低教育水平和低家庭规模群体消费的同群效应产生抑制作用。本文研究表明,同群效应的存在使农村内部产生了消费分化现象,互联网使用不仅能够对消费分化起到一定缓解作用,而且可以推动农村消费水平的整体提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余剑峰
风险与收益率是投资者在构建策略时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本文讨论了投资者存在参考点依赖性偏好时,股票表现出的风险收益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东旻 许艺煊 张鹏远
20世纪末,行为经济学家将参考点依赖偏好引入储蓄模型,尝试以参考点的变化解释不确定情景下的居民储蓄行为,然而该模型的预测力和解释力因缺少经验证据支持而仍然未知。为确定参考点依赖偏好能否解释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本文以汶川地震为特殊情景,建立了两期的参考点储蓄决策模型,依据地震变化所造成的全部路径,对居民储蓄与幸福感变化展开理论预测,进一步借助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验证预测路径的现实解释力。研究发现:地震灾难能够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对原本高参考水平者,灾难会降低其参考点;对原本低参考水平者,灾难会提升其参考点。参考点的"回归"能够有效地解释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内,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家庭储蓄率升高的现象。
关键词:
参考点 居民储蓄率 地震 幸福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轶群
我国家庭债务与旅游消费存在非线性的阈值协整关系。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机制转移函数模型检验了家庭债务等因素对旅游消费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家庭债务的变化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变化的原因,随着家庭债务的上升,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当家庭债务低于阈值时,可以促进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但是随着家庭债务上升超过阈值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城镇居民必需品消费的增加不断增强家庭债务的作用,城镇居民对必需品的消费习惯负向影响旅游消费,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总体为正。二是家庭债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习惯形成 旅游消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元 刘茜楠
全球有27亿人口生活在地震带上,但现有经济学文献关于地震对家庭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认为,相比"未雨绸缪","活在当下"假说更适合刻画地震经历对家庭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提出如下经济机制:地震经历在长期内并不会影响家庭的收入水平,但它带来的死亡风险和心理冲击会使地震带居民更多地进行享受型消费,从而降低家庭储蓄率。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发现:户主5岁以后经历的地震频率越多,其家庭储蓄率显著越低;户主经历的地震频率显著提高了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如文化娱乐、养生保健、美容奢侈品支出等),但是对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非享受型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地震对城镇居民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为制定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关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贾男 张亮亮 甘犁
本文利用"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假说来研究中国家庭食品消费行为的特征,并首次利用1989—2006年农村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试图给出近年来农村居民储蓄率持续偏高、消费倾向持续偏低的一种新解释。对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有显著的习惯形成效应,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家庭的"预防性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它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但是本文估计出的"习惯形成"参数比用总量数据得到的习惯形成参数要小。
关键词:
不确定性 习惯形成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男 张亮亮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习惯形成"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家庭的食品消费微观数据作为非耐用品消费的代理变量,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来解决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习惯形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不振及高储蓄的现象,这一效应即使在考虑了城镇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之后仍然是稳健的,并且其对消费的边际影响比"预防性动机"更为重要。不仅如此,本文还发现家庭越富有,习惯形成越强,储蓄倾向越高。
关键词:
习惯形成 预防性储蓄动机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斐斐 邓艳斌 贺小刚
本研究基于参考点理论探讨家族期望、创新投入和创业坚持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制度感知在创新投入与创业坚持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吉林、新疆等地580家家族企业主开展问卷调研,最终获得201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主及其家族具有多重期望目标;当家族经济财富期望实现程度达到企业主理想水平时,企业家更加倾向于坚持创业;创新投入在家族经济期望与创业坚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制度感知对创新投入与创业坚持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企业家认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对外部制度环境的信心比较高时,采取创新投入的企业家更加倾向于坚持创业。
关键词:
家族期望 创业坚持 创新投入 制度感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斐斐 邓艳斌 贺小刚
本研究基于参考点理论探讨家族期望、创新投入和创业坚持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制度感知在创新投入与创业坚持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吉林、新疆等地580家家族企业主开展问卷调研,最终获得201份有效问卷。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主及其家族具有多重期望目标;当家族经济财富期望实现程度达到企业主理想水平时,企业家更加倾向于坚持创业;创新投入在家族经济期望与创业坚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制度感知对创新投入与创业坚持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企业家认为企业所处的环境法律制度比较完善,对外部制度环境的信心比
关键词:
家族期望 创业坚持 创新投入 制度感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巾英
家庭教育消费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性,教育消费投资是回报率高,持续时间长的亲情式家庭投资,这种投资客观上要求其收益具有可预见性、效益性和抗风险性。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及调查报告,概括了现代家庭教育投资的特点,从投资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居民家庭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提高现代家庭教育消费投资效应的技巧。
关键词:
家庭教育消费 成本与收益 投资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荣喜 陈力
价格公平感知是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由四个维度组成的参考体系为产品历史价格、不同地区该产品价格、竞争产品价格和产品成本估计等,基于该参考体系消费者价格公平感知的形成及其对产品需求的影响,为产品定价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消费者 价格公平 交易空间 参考点 定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唐含宇 郭国庆
文章聚焦于展望理论中参考点在营销领域的研究,梳理了参考点的概念、形成、分类,分析了消费者决策参考点及其变化。力图弄清决策参考点是解释、预测和影响个体不确定性下选择的关键之一,厘清消费者的决策参考点有助于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能为企业改进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参考点 展望理论 消费者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凯 齐中英
现有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是基于标准金融理论建立的。本文认为,应综合运用标准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对巨灾债券定价加以研究,尤其要重视参考点效应理论的运用。本文就巨灾债券定价研究范式、参考点效应理论在巨灾债券定价研究中的运用、巨灾债券定价过程中参考价格的形成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工作能有助于相关研究的开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杨颖梅
本文从行为经济学出发,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存在参考点效应时,投标人在第一价格和第二价格密封招标中的报价策略以及招标人的最优公开保留价定价策略,并对不同招标方式下投标人的期望收益进行比较。本文给出存在参考点效应时招标最优公开保留价的定价公式,分析了参考点效应和投标人数对最优公开保留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采用公开保留价的情况下,考虑投标人参考点效应对报价策略的影响时,不同招标方式给投标人带来的期望收益是相等的,即此时招标支付等价性命题仍然成立。此外,随着投标人参考点效应的增强和投标人数的增加,招标人的最优公开保留价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