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9)
2023(14596)
2022(12408)
2021(11507)
2020(9430)
2019(21974)
2018(21552)
2017(39578)
2016(22504)
2015(25653)
2014(26145)
2013(25369)
2012(24245)
2011(22142)
2010(22953)
2009(20876)
2008(21082)
2007(19528)
2006(17319)
2005(16120)
作者
(65369)
(54427)
(54338)
(51898)
(34902)
(26374)
(24999)
(21162)
(20777)
(19884)
(18504)
(18340)
(17620)
(17439)
(17219)
(17017)
(16661)
(16140)
(15949)
(15700)
(13940)
(13603)
(13291)
(12607)
(12505)
(12301)
(12285)
(12195)
(11082)
(11054)
学科
(93797)
经济(93691)
管理(55210)
(54178)
(41179)
企业(41179)
方法(35993)
中国(33140)
数学(30991)
数学方法(30683)
(28164)
地方(24898)
(22578)
(22405)
贸易(22391)
教育(22218)
(21765)
业经(20652)
(20378)
农业(18883)
(17591)
理论(17046)
(16491)
金融(16489)
(16268)
银行(16231)
(15658)
(15250)
技术(14254)
(14036)
机构
大学(322753)
学院(320890)
(130349)
经济(127297)
研究(118182)
管理(111416)
理学(93565)
理学院(92298)
管理学(90598)
管理学院(89958)
中国(86336)
(71455)
科学(70558)
(61557)
(61530)
(55202)
研究所(55138)
中心(53449)
(53047)
(52146)
师范(51715)
财经(47554)
北京(46599)
业大(44925)
(42966)
农业(42942)
(42096)
(42070)
师范大学(41759)
经济学(40755)
基金
项目(199532)
科学(156091)
研究(153490)
基金(139206)
(121010)
国家(119530)
科学基金(99954)
社会(94592)
社会科(89381)
社会科学(89356)
(79903)
教育(75992)
基金项目(72271)
(68184)
编号(65268)
自然(60739)
自然科(59242)
自然科学(59225)
自然科学基金(58158)
资助(57376)
成果(56280)
(48624)
课题(48351)
重点(46318)
(45332)
(41286)
(39820)
发展(39505)
(39427)
教育部(39081)
期刊
(153725)
经济(153725)
研究(108700)
中国(78973)
教育(64665)
(51606)
学报(49387)
(48250)
科学(44290)
管理(41091)
大学(38033)
农业(34918)
学学(34005)
(32829)
金融(32829)
技术(31281)
业经(25785)
经济研究(24472)
财经(23901)
(20728)
问题(20608)
(19245)
(18963)
图书(17639)
职业(16759)
国际(16418)
(16035)
论坛(16035)
技术经济(15713)
世界(15370)
共检索到517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王名扬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的分析归纳,我们将个体因接受高等教育而产生的家庭流动分为受教育过程中的直接路径和完成高等教育且就业后的间接路径。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的形成原因,从个体条件、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试图解释它们在整个家庭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总结概括家庭流动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性,并预测和展望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王名扬  
基于对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理论内涵的探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概括出形成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的两条主要路径,即个体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带动家庭流动的直接路径和个体完成高等教育就业后产生家庭流动的间接路径。结合访谈数据,从流动时间(流速)、流动数量(流量)、流动主体(流层)、流动批次(流域)、流动中的教育层次(流质)、流动方向(流向)、流动的关键驱动力(流源)等七个维度,对家庭流动作为高等教育溢出效应在两条主要路径中的具体实践类型做出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熊汉富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建成、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等,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居民家庭消费将开始逐步进入提高生活质量阶段,以更舒适的生活方式和更大的自我实现空间作为追求目标和评价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30多年来在其资源配置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的选择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累进过程,采取边际增量改革举措、尊重教育收益滞后性规律与强调改革的稳定性原则是保持转型期持续制度创新节奏的原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趋势取决于符合高等教育成长规律约束力量的均衡。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如下趋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提供方式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资金分配选择中更加强调采取"绩效配置"方式,大学高层合作模式的需求多元化,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成为必然,等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成利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霞  
德国是为数极少的不承认家庭学校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之一。德国的义务教育实为权利义务复合体,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在学校接受教育。如非特例情况,在德国实行家庭学校教育构成违法。虽然如此,德国自20世纪末以来还是形成了一波家庭学校运动,动因可分为宗教动因和替代式教育动因两类。囿于家庭学校不具合法地位,选择家庭学校教育的德国家长不得不采取各种策略应对司法困境。德国对于家庭学校的低容忍度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从长期看,家庭学校合法化在德国应是大势所趋,但是鉴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实现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劳拉·珀纳  卡培·奥罗兹  刘博森  
这篇论文讨论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方面——美国的跨国学生流动。文章不但分析了学者们之前发表的研究性文章和公开的相关数据,而且还探讨了美国高校在跨国学生流动方面的特点、鼓励学生流动的原因、美国政府的角色和举措。文章还讨论了美国高校跨国学生流动的现状与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汉仕  
由家庭空巢所引起的纯老人家庭是一种新的家庭类型。其形成的原因复杂,制约的因素多样。本文在进行多方位分析及预测的基础上认为,这类家庭在下世纪的中国社会将呈迅猛增加趋势,早日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正良,张颖丽,徐亚风  
关于轿车进入家庭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吉林工业管理学院许正良张颖丽徐亚风一、引言轿车进入家庭将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重大的变革。它的发展趋势如何不仅是政府和企业关心的焦点,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于1995年3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剑锋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的新时期,民办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外在的环境决定了创业教育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文章提出通过"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大特点、四维体系"来构建民办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贯彻"四个结合",实施"三大工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和和创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云霞  
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将呈现出与国际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相似的发展趋势,实践教学的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教学方式从操作式走向经验式,教学场景从模拟走向真实,表现出贴近真实的临床式实践教学特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北群  孟克  
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大学教育形成巨大冲击,高等教育的教学走向、教师角色、学习方式、运行体制和办学模式等都面临着转型和变革。大学信息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时代的多媒体网络教育是社会化的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是创新性的教育,是对话式的教育,是"以学为主"的教育,是创建学习化社会,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利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尧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机构类别呈多层次性、发展模式呈多样性、空间布局呈非均衡性、融资渠道呈单一性、运作机制的准市场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认识、法律保障和公平待遇问题,产权界定、经费筹集和配套改革问题,办学自主权、内部建设和管理问题,质量评估、信息传递和科学研究问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将逐步形成,筹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占荣  刘永权  武丽娜  
本文旨在剖析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是2017年度发布的创新项目研究报告(含2017年以前启动的项目)以及新发表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国际和地区性远程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相关项目与行动计划、国际会议的议题、学术期刊与学术著作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等方面梳理了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远程高等教育的五大发展趋势:从学术国际化向办学国际化发展,以模式创新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不断加强,远程高等教育日趋开放与共享,认知网络神经和深度学习的研究将掀起对学习本质的再度探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