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09)
2023(11604)
2022(9641)
2021(8837)
2020(7720)
2019(17436)
2018(17247)
2017(33913)
2016(17908)
2015(20137)
2014(19797)
2013(19841)
2012(18744)
2011(16373)
2010(16897)
2009(15886)
2008(16218)
2007(14739)
2006(13115)
2005(11972)
作者
(50310)
(42464)
(42321)
(39735)
(27529)
(20179)
(19155)
(16318)
(16036)
(15545)
(14550)
(14393)
(13523)
(13285)
(13028)
(12810)
(12663)
(12562)
(12315)
(12189)
(10432)
(10321)
(10284)
(9773)
(9536)
(9511)
(9256)
(9220)
(8433)
(8379)
学科
(84991)
(84880)
经济(84875)
(75267)
企业(75267)
管理(69806)
方法(40765)
数学(32354)
数学方法(32122)
(28601)
(28461)
业经(27594)
(20988)
财务(20969)
财务管理(20937)
农业(20691)
企业财务(19920)
中国(19458)
(17642)
技术(17075)
(15488)
贸易(15478)
地方(15072)
(14944)
(14292)
(14274)
(13926)
理论(13752)
(12566)
经营(11600)
机构
学院(263117)
大学(261149)
(115187)
经济(113106)
管理(111810)
理学(96210)
理学院(95317)
管理学(94096)
管理学院(93600)
研究(78523)
中国(65389)
(56497)
(55037)
科学(43969)
财经(43884)
(42201)
(40736)
(39971)
中心(38780)
(37798)
业大(35862)
北京(35809)
经济学(34582)
研究所(33369)
农业(32750)
财经大学(32415)
商学(32227)
(32222)
商学院(31980)
经济学院(31410)
基金
项目(169388)
科学(136739)
基金(127107)
研究(126663)
(108144)
国家(106853)
科学基金(95187)
社会(84858)
社会科(80475)
社会科学(80451)
基金项目(67546)
(64334)
自然(60288)
自然科(59003)
自然科学(58991)
自然科学基金(58086)
教育(57015)
(52903)
资助(51632)
编号(51117)
成果(40719)
(38616)
(37601)
(36794)
重点(36050)
(35325)
国家社会(35251)
创新(34217)
人文(34170)
教育部(34127)
期刊
(134011)
经济(134011)
研究(77688)
中国(51337)
(45934)
管理(44842)
(38784)
学报(34137)
科学(33994)
大学(27893)
(27242)
金融(27242)
农业(26341)
学学(26094)
业经(23804)
技术(23216)
财经(22891)
教育(21853)
经济研究(20740)
(19740)
问题(17089)
(16267)
技术经济(15548)
图书(14435)
商业(14421)
(14047)
世界(13550)
现代(13298)
统计(12771)
财会(12757)
共检索到403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志刚  周永刚  钱成济  王智斌  
吉芬商品源于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对爱尔兰土豆市场规律的特殊认识,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其销量呈现正向关系。目前,学界突破了对上述吉芬商品的认识,一些学者用吉芬行为来替代之。迄今为止,学界对吉芬行为的探讨就未中断过,其关键在于缺少现实中存在性的证据。由此,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以北京市消费者的家庭服务雇用行为为例,对吉芬行为存在性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当额外工作时间比率位于0.1~0.3之间时,消费者对家庭服务人员雇用时间会随雇用价格的上涨而增加,即存在着吉芬行为。最后,为了规避家庭服务业中存在的"吉芬陷阱",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芸  冯秋北  
促进共同富裕,医疗保障不可或缺。本文聚焦北京市流动劳动力,运用计量回归方法探究医疗保险对其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倾向远低于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北京市流动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显著影响其家庭消费水平且影响关系逐年显著。相对于参加公费医疗的北京市流动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高,而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其家庭消费水平更低;在流入地参保的比在户籍地参保的家庭消费水平高。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专人专管、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举措提升流动劳动力医疗保险参保率,以挖掘流动劳动力家庭消费潜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本文首次利用CFPS微观家户数据和与之相配的县(区)最低工资数据,研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家庭创业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低月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家庭创业的概率显著提高1.0个百分点。即使克服潜在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机制的探讨发现,影响效果主要源于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工资效应与挤出雇佣就业效应;分样本分析表明,结论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低的目标群体。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娟  
基于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金融知识对我国居民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水平及消费占比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知识对居民生存型、发展型及享受型消费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知识通过影响居民资产财富水平从而影响居民各类消费的中介效应存在。此外,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地降低生存型消费占比,增加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从学校教育、社会公益课堂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增加居民利率、贷款及投资等相关金融知识,有助于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永峰  
在超前消费日益普遍和数字支付加快普及的双重背景下,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支付数字化对居民超前消费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超前消费的衍生后果,以及金融素养和平台监管的规制作用。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明显导致了居民的超前消费行为,尤其是对男性、农村、中等及中高收入居民而言,支付数字化带来的超前消费行为更加明显。作用机制在于,支付数字化致使居民产生价格和收入上的双重货币幻觉,导致居民低估商品价格同时高估收入水平,模糊当期收入与跨期收入界限,由此诱发超前消费。进一步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带来的超前消费主要由享乐型消费大幅增加引起;同时,超前消费使得居民家庭债务扩大,加剧了居民家庭资产结构脆弱性。研究表明:金融素养提升和数字平台监管能够有效弱化支付数字化引起的超前消费倾向。本文为正确认识支付数字化在促进消费中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凸显了国家加强平台监管和网贷治理的重要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荣  乔娟  陈雨生  
根据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消费者消费可追溯性食品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水平和购买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虽然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对可追溯性食品的认知程度较低;消费者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对可追溯性食品的关注程度、认知程度、信任程度以及对食品安全因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全世文  曾寅初  
本文在北京市消费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从需求层面分析了我国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现状以及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本文的统计,我国消费者对各类食品安全信息的了解水平都明显低于其需求水平,约有43%的消费者会主动搜寻食品安全信息;消费者在信息搜寻过程中面临信息真假难辨、信息过于专业化和信息数量不足等主要问题;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和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搜寻量也越高;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茵  何秀荣  
文章通过调查北京市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情况,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意识相对较高,电视节目、网络和食品营养标签是主要的信息渠道;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行为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密切相关;家庭食物购买的参与程度、营养意识、膳食知识和知识背景等因素显著影响其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频率,营养和健康需求程度越高、信息搜寻和理解能力越强的消费者对营养健康信息的搜寻越频繁;由于各类营养健康信息渠道的自身属性不同,消费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京京  刘同山  钟真  
本文利用2017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北京市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处理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网络营销对乡村旅游经营效益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了网络营销对不同分位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差别化效益提升效应。研究发现:利用网络对外推介或开展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可以显著提高乡村旅游经营效益,且具有很好的稳健性;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游客人均消费而非接待人次实现的;对于低分位点即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的乡村旅游经营者,网络营销的效益提升作用较大,因而网络营销具有经营效益“拉平效应”。政府应当加快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引导支持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网络营销,并对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乡村旅游经营者实施网络营销技术培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柯  
家庭的消费决策往往会受到经济、社会地位相仿的其它家庭的影响,在消费领域产生滚雪球效应。本文在相对收入假说框架下,基于2018年CFPS微观调查截面数据,研究了我国家庭消费行为中的同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消费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但在医疗保健服务支出方面的同群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结论旨在为理解国内持续过高的居民储蓄率、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以及消费刺激政策的乘数效应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以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邻里效应对家庭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城镇、大规模家庭和低医疗负担家庭,农村、小规模家庭和高医疗负担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强化了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涵一   史铁   王临风   郑安刚  
基于2018—2019年中国地级市居民家庭的日度电力消费数据,本文估计了空气污染对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每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每增加1个标准差,会导致居民家庭日平均电力消费增加0.05千瓦·时。据此计算清洁空气的支付意愿和空气污染的额外损失:居民家庭每年愿意为清洁空气多支付14.6元电费;若空气质量达到WHO的标准,全国每年平均电力消费将减少125.1亿千瓦·时,全国居民每年可少支付72.12亿元电费,这也意味着会减少776万吨电力部门的碳排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光  吴晓杭  吴芷翘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和发展,而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对不同消费类型和异质性家庭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计量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消费总额会提高15%,互联网使用程度越高,家庭消费总额越高;互联网使用对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文娱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对于城镇地区家庭和低收入水平家庭,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高收入水平家庭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效果;最后我们使用家庭平均对互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秦芳  吴雨  魏昭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网络购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会促进家庭总消费,降低家庭储蓄率。按购物途径将家庭消费分为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对线下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从家庭群体来看,对于富裕家庭,网络购物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大,对线下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对家庭网络购物动机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收入和资产的增加,家庭更可能因为便利性和商品服务的多样性而选择网络购物。由此可见,网络购物对家庭总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多地是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扩大消费市场供给从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