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1)
- 2023(3731)
- 2022(3242)
- 2021(3028)
- 2020(2653)
- 2019(5672)
- 2018(5306)
- 2017(10625)
- 2016(5375)
- 2015(6019)
- 2014(6094)
- 2013(5905)
- 2012(5542)
- 2011(4800)
- 2010(4862)
- 2009(4492)
- 2008(4435)
- 2007(4065)
- 2006(3635)
- 2005(3241)
- 学科
- 济(23140)
- 经济(23102)
- 业(15192)
- 管理(12927)
- 企(12199)
- 企业(12199)
- 方法(11649)
- 数学(8170)
- 数学方法(8118)
- 农(7750)
- 中国(6499)
- 财(6192)
- 业经(6145)
- 农业(5949)
- 理论(5633)
- 收入(4758)
- 人民(4690)
- 经济理论(4059)
- 和(3927)
- 文化(3926)
- 融(3920)
- 金融(3919)
- 地方(3857)
- 产业(3737)
- 消费(3685)
- 贸(3570)
- 贸易(3569)
- 银(3443)
- 结构(3441)
- 银行(3441)
- 机构
- 学院(80837)
- 大学(78916)
- 济(32300)
- 经济(31687)
- 管理(31332)
- 理学(26910)
- 理学院(26579)
- 管理学(26156)
- 管理学院(25990)
- 研究(25261)
- 中国(19215)
- 京(16151)
- 财(15907)
- 科学(14773)
- 范(13631)
- 师范(13538)
- 财经(13067)
- 经(11850)
- 所(11760)
- 江(11322)
- 中心(11315)
- 师范大学(11081)
- 研究所(10732)
- 北京(10522)
- 游(10361)
- 旅(10303)
- 经济学(10234)
- 旅游(10165)
- 财经大学(9754)
- 商学(9607)
- 基金
- 项目(52838)
- 科学(42532)
- 研究(39566)
- 基金(39519)
- 家(34478)
- 国家(33675)
- 科学基金(29046)
- 社会(27809)
- 社会科(26247)
- 社会科学(26241)
- 基金项目(21414)
- 省(20321)
- 教育(17690)
- 自然(17485)
- 自然科(17015)
- 自然科学(17011)
- 自然科学基金(16720)
- 划(16410)
- 资助(16401)
- 编号(15594)
- 成果(12123)
- 国家社会(11671)
- 发(11618)
- 部(11556)
- 重点(11249)
- 人文(10817)
- 创(10568)
- 教育部(10366)
- 课题(10325)
- 大学(10202)
共检索到116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旅游活动的综合性特点,使得旅游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利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家庭居民美好生活得到满足的重要体现。影响居民家庭旅游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入水平、闲暇时间、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又有旅游动机等众多的主观因素,此外还有较多的隐藏因素。文章运用Tobit模型考察体现家庭文化资本的家庭藏书量、家庭文化消费对城乡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家庭藏书量对城乡居民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更为明显;居民家庭文化消费对城乡居民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影响尤其显著;家庭拥有汽车以及拥有金融产品对城乡居民家庭旅游消费的正向影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进军 孙月
本文分析了家庭收入、收入来源对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以及城乡居民家庭的差异,并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居民家庭旅游呈现需求富有弹性的特征,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旅游消费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效应、财产性收入效应略高于农村居民;老年人转移性收入效应最大;学历越高的户主,其家庭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效应越大。研究表明家庭的旅游支出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但旅游已属于收入富有弹性的商品。当前刺激旅游消费的途径在于如何促进旅游产品创新,拓展新的旅游要素,激发人们新的旅游动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佳慧 张良
本文在持久收入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住房资产、住房负债影响旅游消费的微观机制,探讨了该影响在不同房产数量家庭中的差异,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住房资产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旅游消费,住房负债对旅游消费有显著的房奴效应,限制旅游消费;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被放大,住房负债的房奴效应被减弱;既有住房贷款又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房奴效应最大,只有住房借款的家庭次之,只有住房贷款的家庭不存在房奴效应,甚至会刺激旅游消费;户主是年长者的家庭,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强于户主是年轻者家庭。政府应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度调控,实行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旅游市场应针对消费群体细分产品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结构以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关键词:
住房资产 住房负债 房产数量 旅游消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凌
一、文化与旅游的讨论:日常生活与消费的视角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向",社会科学开始研究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文化变化和文化理论,文化研究因而被引入多种学科的讨论中,包括旅游。早期对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的讨论充满了张力,比如认为当文化价值为了游客便利消费的需要而被商品化为旅游产品时,其文化价值或是被削弱,或是被破坏了(1)(2)。文化价值保留和旅游产品开发似乎是零和效应的竞争关系,Mckercher和Du Cros在其《文化旅游》一书中将这种矛盾解释为文化学者(或文化遗产管理者)和旅游学者之间沟通的缺乏(3)。文化保护和遗产管理一般由公共部门负责,关注人类共同的遗产与福祉;而旅游活动则更多是一种商业活动,由私营部门主导,受利润和经济利益驱动。两者之间如何沟通和达成共识是促进旅游和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旅游景观 旅游消费 文化消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兆成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已经出现新的变化,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利用CFPS三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存在典型的生命周期特征;我国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生命周期特征与家庭的人口规模、青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年龄结构指标密切相关,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受年龄结构特征和家庭经济特征双重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更多受经济特征制约;青少儿抚养比影响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健康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加剧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教育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负向中介效应,缓解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家庭旅游消费 人力资本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润东 王超
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两部分模型和工具变量估计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家庭出游决策以及旅游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出游概率,促进家庭旅游消费;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高收入家庭、青年家庭以及城镇家庭旅游消费影响更强;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增强社会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庭旅游消费。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旅游消费 两部分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玉 田里 刘亮
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文章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Probit构建回归模型,探讨了家庭生命周期与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的关系,并从代际交互视角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是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具有一定预测力。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影响因素会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而动态调整。对于空巢家庭,儿女给予的经济支持与照顾孙辈的时间均正向影响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独居老人与儿女共同居住时间越长,得到儿女的经济支持越多,城市老年旅游消费越高;满巢家庭,“在婚”状态的父母与儿女共同居住的时间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有负面影响,而“单身”状态的父或母与儿女共同居住时间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影响较小。文章拓展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消费研究领域的应用,加深了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解,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升老年福祉与推动老年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欣言 赵新生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都产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如何缓解退休带来的收入递减效应,提振退休家庭消费需求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文章基于CFPS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来源多样性、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退休不利于低收入和社保"乏力"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长,但有利于高收入和社保健全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长。收入来源多样性不仅有利于提振家庭旅游消费,同时有利于缓解退休带来的家庭旅游消费分化现象。因此,应该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保制度,通过延迟退休或提高退休金的方式缓解退休带来的家庭旅游消费压力。
关键词:
收入来源 退休 旅游消费 CFPS数据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宁滔 李林 齐炜
本文引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2年)19000多户家庭中有旅游消费支出的3617户家庭的相关数据,采用定量的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方法,试分析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通过SPSS软件的数据分析,针对目前中国家庭旅游消费特征及需求提出以下研究建议:根据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层次进行旅游产品细分;根据不同生活区域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或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居民进行旅游产品的细分;对"亲子"旅游产品进行细分;应增加更多的优质周边家庭旅游产品与亲子旅游配套设施等。本文所讨论关于中国家庭旅游市场细分的相关建议,可以供旅游行业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旅游营销策略时作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家庭旅游 市场 消费特征 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蓉 彭楚慧 鲍新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城乡居民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休闲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文章基于消费者信息行为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利用CFPS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并结合对应年份的25个省份的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文章计量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的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家庭旅游消费随家庭平均上网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形关系;(3)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中等收入群体的促进作用最大,对户主为待就业和体制外就业的家庭影响作用更大;(4)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信息渠道对家庭旅游消费具有显著的中介效用。文章对传统的消费者信息行为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信息传播与消费者行为之间是一种更为紧密的双向互动和循环累积的强关系,同时也提出,科学合理使用互联网、优化信息环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行差异化的工作模式和休假制度是持续促进家庭旅游消费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家庭旅游消费 信息渠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凤龙 侯兵 张爱平
在乡村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凸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诉求。本文以苏南农村地区为例,运用多分类Logit回归等方法,探讨转型时期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旅游消费结构有待完善;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在家庭形态、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是乡村转型背景下心理、经济、文化和乡村城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收入、教育程度与家庭乡村性对旅游消费有着显著影响,感知旅游行为控制与旅游消费认同是影响旅游消费的心理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存在不同强度与方向的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敏感效应和预防效应。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消费 影响因素 苏南地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慧 曹虹剑
旅游消费文化有很强的约束力与经济功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有其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我们不但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而且要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旅游消费 文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以“离家”实现“回家”:城市中国的旅游与家庭建设
我国家庭债务、消费习惯形成与旅游消费——基于阈值协整关系的研究
指尖上的旅行:移动支付能否促进家庭旅游消费?
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态度的关联研究——以长沙市居民为例
国外有关旅游者家庭旅游决策问题的研究
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济禀赋与城市家庭旅游消费——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证据
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与家庭旅游消费——来自“高铁县”的经验证据
中国家庭收入来源差异与旅游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5年数据的分析
经济条件、人口特征和风险偏好与城市家庭的旅游消费——基于国内24个城市的家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