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1)
2023(6860)
2022(5864)
2021(5641)
2020(4549)
2019(10567)
2018(10485)
2017(18139)
2016(10952)
2015(12330)
2014(12268)
2013(11189)
2012(10637)
2011(9644)
2010(10172)
2009(8942)
2008(8895)
2007(8301)
2006(7666)
2005(6792)
作者
(28517)
(23840)
(23646)
(22533)
(15461)
(11570)
(10937)
(9322)
(9011)
(8749)
(8300)
(8199)
(7800)
(7563)
(7518)
(7382)
(7098)
(7058)
(6970)
(6918)
(6301)
(5976)
(5758)
(5678)
(5447)
(5374)
(5327)
(5288)
(4942)
(4723)
学科
(34823)
经济(34667)
管理(21156)
(20929)
教育(19754)
(17565)
企业(17565)
中国(17145)
方法(16098)
数学(12133)
数学方法(11919)
(11872)
贸易(11867)
(11714)
理论(11646)
(11435)
(11301)
(10986)
(9962)
业经(8374)
(7937)
出口(7934)
出口贸易(7934)
(7350)
农业(6901)
(6434)
(6423)
教学(6378)
技术(6258)
地方(6136)
机构
大学(151798)
学院(143710)
研究(56712)
(53113)
经济(51844)
管理(46960)
理学(40566)
理学院(39893)
管理学(38910)
管理学院(38607)
中国(35348)
(33967)
科学(33543)
(31225)
教育(31149)
师范(31052)
(28365)
研究所(25958)
师范大学(25946)
(25918)
中心(24316)
(23982)
(22603)
北京(22084)
财经(20552)
(20120)
业大(19257)
(18775)
(17836)
技术(17611)
基金
项目(94863)
科学(77062)
研究(75641)
基金(67938)
(59911)
国家(58931)
科学基金(48924)
社会(48752)
社会科(44736)
社会科学(44717)
教育(43051)
(36580)
基金项目(34808)
(33690)
编号(31981)
成果(29517)
自然(29414)
自然科(28759)
自然科学(28747)
自然科学基金(28266)
资助(27110)
课题(25402)
(23945)
重点(23220)
教育部(21382)
(21123)
(20839)
(20080)
规划(20043)
(19670)
期刊
(58508)
经济(58508)
研究(54564)
教育(50507)
中国(39710)
学报(23872)
科学(21776)
(20850)
大学(19604)
(19500)
学学(16731)
管理(16501)
农业(14397)
技术(14159)
职业(11820)
财经(10630)
(9902)
金融(9902)
经济研究(9287)
(9263)
(8822)
(8289)
论坛(8289)
问题(7974)
(7842)
(7766)
业经(7733)
技术教育(7721)
职业技术(7721)
职业技术教育(7721)
共检索到231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晓东  
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组成部分,社会分层现象必然对它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家庭教育支出进行分类别分析,得出三个关键性的结论。首先,学校收取的两类教育费用的阶层差异相对较小,分布均匀,收费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收效;其次,家庭教育支出的阶层差异主要反映在选择性教育支出项目上,择校和课外辅导支出反映出明显的阶层偏好;第三,交付学校用于购买必要学习用品和住宿的费用在各类家庭中的差别不大,但是,对低收入家庭是较沉重的负担。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就家庭教育支出的政策意义和社会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改进教育预算制度、对学习用品和住宿进行补贴是提高财政投入效率的有效措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莹  张艳宁  
本文从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的视角,对儿童玩耍进行探讨发现,玩耍虽是儿童个体活动的内容,却包含家长的养育理念,凸显阶层的区隔。本文对比了中产阶级父母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父母关于玩耍的家庭教育理念,发现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玩耍变成了协作式养育的重要部分,具有严格的规划性和规则感;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焦点,升学是社会地位上升的重要方式,玩耍恰恰是被家庭教育所排斥的内容。从整个社会来看,改善单一评价体系,创设多主体参与和多元评价体系的环境,使玩耍成为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社会参与及改善阶层间不平等的重要方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熊和妮  任梦莹  
劳动阶层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阶层家庭及家庭教育的特性使劳动阶层家庭教育在研究方法层面面临一定的挑战,表现为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难度以及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认识。关于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首先要回应进入研究现场和资料搜集的策略问题,继而对劳动阶层家庭教育进行价值澄清,揭示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使劳动阶层父母、子女勇于正视劳动阶层家庭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勇于正视其作为劳动阶层本身所固有的尊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庆丰  程章继  陈武元  
教育是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重要途径,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社会资本分化造成资源分配不均会影响家庭教育期望,最终影响阶层代际流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数据,探究社会资本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控制子女、父母、家庭特征与区县效应并引入工具变量后发现:关系型社会资本、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社会资本对家庭教育期望影响具有阶层差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负外部性使其阶层再生产作用更显著,而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更显著。最后,本文分析了社会资本向家庭教育期望传导的社会遵从与社会比较效应以及资源获取效应。在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背景下,弥补社会资本短板,增强家庭教育期望,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成为弱势阶层上行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此,弱势阶层家庭可以积极利用认知型社会资本的阶层流动作用并激发子女"改变命运"的内驱力;国家及社会应当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提供多方位支持以弥补弱势阶层社会资本劣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骆婧雅   朱新卓  
家长教育焦虑已经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中产阶层家长尤为甚。本文基于2022年在全国8省市开展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了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中产阶层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整体呈现“高焦虑情绪,低教育参与”的特点。学业和身心健康是家长最为焦虑的内容,学业监管是家长最主要的教育参与行为;(2)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正向影响其教育焦虑;(3)教育期望在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与教育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直接效应远高于间接效应;(4)家长对教育竞争的感知在教育期望与教育焦虑之间起调节作用。可见,在中产阶层家长教育焦虑的形成机制中,家长的教育成层认知是逻辑起点,教育期望是直接原因,教育竞争感知是关键环节。要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应从降低社会分化、完善社会建设;建构低筛选、弱竞争的基础教育结构;弱化文凭的等级性和教育竞争性;引导家长建立合理的教育期望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亮  牛丽莉  
乡村教师是我国农村地区具有类中产特征的社会群体之一。基于云南、新疆地区部分年轻乡村教师的质性材料,研究考察了该群体日常家庭教育理念和实践特征。借鉴布迪厄关于阶级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乡村教师家庭教育观念与实践中反映的"重教""亲为""自主"等群体文化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特征与该群体所拥有的比较丰富的文化资本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群体社会流动经历的影响,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品味"。对乡村教师家庭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深层次认识这一教师群体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把握当前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分层与文化生成过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子焜  雷晓燕  沈艳  
近年来,如何切实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问题广受关注,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估教育减负政策的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微观理论模型、构造减负政策指数,并利用CFPS数据作实证分析,评估了2005—2018年间实行的减负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一期间的政策总体减负效果并不显著,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文新华  鲁莉  崔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灵芝  王雅鹏  
学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家庭在经济上的不利地位,造成了农村家庭教育费用与支付能力相脱节。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六省农村教育支出及教育支出负担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与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农村家庭收入存在着地区差异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倪咏梅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私人成本、家庭的教育负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儿基会合作的项目“中国农村地区初等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贫困地区初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以及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该论文即是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迟巍  钱晓烨  吴斌珍  
针对日益受到关注的家庭教育支出不平等这一议题,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1个城市发放的城镇居民教育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分教育阶段、分收入水平的家庭教育支出分布情况。本文发现:1、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的校内教育支出明显高于义务教育阶段,校外教育支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2、校外教育支出的不平等性远高于校内教育支出,是造成家庭教育总支出不平等的主要原因;3、高中阶段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主要阶段,小学阶段则是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不平等现象最为严重的阶段。根据这些结论,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丽甜  詹宇波  
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教育支出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OLS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户主和社区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每提高1%,家庭教育支出大约提高0.307%。在利用工具变量解决遗漏变量问题、考虑社区居住的群分效应以及同社区居民面临相同的教育宏观政策等可能性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在农村样本中,中高收入家庭间以及中低收入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家庭的教育支出对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更为敏感,这说明家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是邻里效应在农村样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而在城市样本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以及同社区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趋同都不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文章为理解近几年来中国居民家庭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新华  杭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相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从地位关注的角度,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具有地位商品属性,地位外部性是影响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收入不平等的扩大强化了家庭的地位关注动机,并进一步推高了家庭教育支出的整体水平。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在教育支出的竞赛中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更重的负担。研究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关注,正由学校教育向影子教育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