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7)
- 2023(8006)
- 2022(7017)
- 2021(6664)
- 2020(5817)
- 2019(13801)
- 2018(13824)
- 2017(25305)
- 2016(14883)
- 2015(16979)
- 2014(17308)
- 2013(16420)
- 2012(15534)
- 2011(13983)
- 2010(14561)
- 2009(13311)
- 2008(13446)
- 2007(12484)
- 2006(10825)
- 2005(9852)
- 学科
- 济(55617)
- 经济(55549)
- 业(37140)
- 管理(36926)
- 企(29839)
- 企业(29839)
- 方法(28499)
- 数学(25526)
- 数学方法(25300)
- 教育(19797)
- 中国(18975)
- 财(16496)
- 农(15494)
- 学(13072)
- 理论(11566)
- 务(10701)
- 财务(10684)
- 财务管理(10657)
- 贸(10328)
- 贸易(10326)
- 企业财务(10184)
- 农业(10154)
- 易(10039)
- 业经(9899)
- 地方(9550)
- 制(9509)
- 技术(8604)
- 融(8141)
- 金融(8139)
- 和(8057)
- 机构
- 大学(213992)
- 学院(206882)
- 济(81224)
- 经济(79367)
- 管理(75742)
- 研究(72395)
- 理学(65640)
- 理学院(64832)
- 管理学(63592)
- 管理学院(63189)
- 中国(48087)
- 京(46020)
- 科学(42623)
- 财(38107)
- 所(36658)
- 范(36287)
- 师范(36038)
- 农(33390)
- 研究所(33363)
- 教育(32734)
- 中心(32512)
- 江(32120)
- 财经(30680)
- 北京(29839)
- 师范大学(29675)
- 业大(29398)
- 经(27877)
- 农业(26362)
- 院(25306)
- 经济学(25065)
- 基金
- 项目(132802)
- 科学(105859)
- 研究(102266)
- 基金(94705)
- 家(82228)
- 国家(81078)
- 科学基金(68427)
- 社会(62652)
- 社会科(59060)
- 社会科学(59036)
- 教育(55101)
- 省(51919)
- 基金项目(50018)
- 划(46065)
- 编号(44200)
- 自然(43342)
- 自然科(42338)
- 自然科学(42323)
- 自然科学基金(41601)
- 资助(38839)
- 成果(38599)
- 课题(32406)
- 部(32155)
- 重点(31013)
- 发(28800)
- 教育部(28286)
- 创(27615)
- 项目编号(26763)
- 性(26753)
- 年(26445)
共检索到311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收入弹性 期望教育程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宁 张艳 王华
家庭教育投资是影响子女成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选取辽宁省阜新市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教育投资行为状况。对金钱投入、时间投入和出国留学这三种常见的教育拓展行为进行分析,总结阜新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特点,并给出建议:加快阜新市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处理好金钱投入与时间投入的关系,正确应对出国留学。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投资行为 教育 调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李杰
本文对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能力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运用定量分析的手段,结合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农村家庭的实际数据测算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能力,提出了以现金补贴方式弥补家庭教育投资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汉瑾 张淑婷 公茂刚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教育投资提供渠道和便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基于项目组2848份有效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程度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的教育投资具有普遍提升效应。鉴于此,建议通过加强数字城乡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普及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教育投资的促进作用,实现教育公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昂 姚洋
“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是中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旦农户中的劳动力因为受到大病冲击,自身的健康状况下降,而减少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就降低了子女未来的期望收入,从而在长期导致了整个家庭平均收入水平的下降。本文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发生在农户劳动力身上的大病冲击和其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之间负向关系的存在,计量结果同时显示了只有发生在子女小学阶段的农户劳动力大病冲击对子女教育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教育 大病冲击 人力资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投入的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长期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本文利用针对大连市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一次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收入和子女数量与家庭教育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也是对现有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教育支出 家庭支出 收入弹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正>作为认识对象的家庭教育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它无非是由家长主导的指向子女的积极性干预。但对于作为实践主体的家长来说,家庭教育却是一个能令他们头疼甚而焦虑的事情。审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可以发现,其中固然有不得其法的困扰,但处于首位的并不在方法和技术方面,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纠结。且不说抱着认识的目的,仅仅为了纾解家长的心理纠结,我们也应该走进现实的家庭教育,指出其中的症结,言明其中的原理,如此或可启发家庭教育主体的理性运用。由于一切非技术之难必然关涉具体事情中的核心关系,因而我们可以从作为教育主体的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理解我们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之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长德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的心血,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教育现状与结果却让人忧虑。例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观——终身学习。这种学习观认为,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倡导人类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迈进。适应这个潮流,我国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对我国传统学习遗产的挖掘和对现代学习思想吸纳的基础上,努力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姜莹 郭起瑞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家庭 教育投资选择行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勤 陈启泷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城乡教育差异的表现,分析了国家教育投资和家庭教育投资在南通城乡之间的分配差异及其原因,提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 教育公平 教育成本 均衡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绘
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对继续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有客观需求。基于随机抽样调研数据,以Mlogit模型从家庭、个人、学校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居住在市区的流动儿童相对居住在郊区或农村地区的儿童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家长选择将子女留在北京读书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学校。学杂费越高流动儿童家长选择让子女工作的可能性越大。与以往研究结论认为女童面临更高的失学风险不同,父母在子女初中后的教育决策中更倾向于让男孩去工作,表明在城市地区流动男童面临着更高的教育机会成本。应当尽快建立学籍与生均教育经费拨款相挂钩的上级政府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