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7)
- 2023(6864)
- 2022(5646)
- 2021(5396)
- 2020(4271)
- 2019(9914)
- 2018(9588)
- 2017(15838)
- 2016(9880)
- 2015(11027)
- 2014(10912)
- 2013(9585)
- 2012(9002)
- 2011(8387)
- 2010(8889)
- 2009(7724)
- 2008(7618)
- 2007(6907)
- 2006(6406)
- 2005(5886)
- 学科
- 济(26774)
- 经济(26726)
- 教育(19936)
- 管理(18331)
- 业(17955)
- 中国(15326)
- 企(13078)
- 企业(13078)
- 农(10398)
- 学(9640)
- 方法(9085)
- 理论(8875)
- 数学(7710)
- 数学方法(7424)
- 农业(6997)
- 地方(6882)
- 教学(6744)
- 发(6592)
- 财(6289)
- 业经(5993)
- 贸(5937)
- 贸易(5935)
- 易(5778)
- 发展(5573)
- 展(5450)
- 技术(5139)
- 制(5022)
- 融(4912)
- 金融(4911)
- 银(4385)
- 机构
- 大学(132288)
- 学院(125974)
- 研究(50782)
- 济(40199)
- 经济(39027)
- 管理(38686)
- 理学(33241)
- 理学院(32597)
- 教育(32490)
- 管理学(31616)
- 科学(31516)
- 管理学院(31348)
- 范(30512)
- 师范(30326)
- 京(30162)
- 中国(30052)
- 所(25770)
- 师范大学(25308)
- 研究所(23752)
- 中心(21129)
- 江(20956)
- 农(20590)
- 北京(20014)
- 财(19561)
- 院(18181)
- 技术(18112)
- 业大(17771)
- 州(16262)
- 农业(16088)
- 职业(15491)
- 基金
- 项目(84067)
- 研究(68132)
- 科学(67791)
- 基金(57753)
- 家(51415)
- 国家(50431)
- 科学基金(41306)
- 社会(40431)
- 教育(39910)
- 社会科(37889)
- 社会科学(37872)
- 省(34237)
- 划(31798)
- 编号(29745)
- 基金项目(29136)
- 成果(27974)
- 自然(24989)
- 课题(24937)
- 自然科(24381)
- 自然科学(24371)
- 自然科学基金(23952)
- 资助(22762)
- 重点(21242)
- 年(20860)
- 部(20091)
- 发(19960)
- 规划(18868)
- 性(17983)
- 创(17788)
- 教育部(17782)
共检索到203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张宇帆
学校作为响应政策链接社会与家庭、协调联动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的主要力量,优化其协同功能理应作为家校社协同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梳理家庭教育相关政策话语中对学校责任的表述发现,家庭教育中学校具有协同的法定职责,这具体体现在提供服务、进行指导、参与干预三个方面,但是家校社协同实践中学校功能彰显仍面临履责错位、履责缺位、履责越位的法治困境。找准学校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其协同作用的方向以及法治路径需着力于权责利边界、评价指标、能力培育及政策工具的优化,进一步激发学校在构建优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过程中的助推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社协同 学校责任 学校协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伟
本文以对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调查为依据,围绕当代职业女性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时间精力不足、父亲教育缺失、隔代教育弊端以及心理焦虑等困境,进而研究提出了政策支撑、社会支持、角色及时调整、心理调适、夫妻共担教育责任、对隔代教育趋利避害等对策措施,以期帮助更多的职业女性走出家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更好更成功地教育下一代。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家庭教育 困境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薇
家庭教育不仅是促使子代“成人”的有效途径,也是通过代际“筹划”实现亲代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然而,家庭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忽视“个体成人”价值本身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子代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类代际更好的继替,为此,须回归家庭教育价值及实践本身。不同的时空场域和文化环境,家庭教育展开的逻辑起点和实践理路不同,现代家庭教育正处于古今交融的时间场域、中西互嵌的空间场域、家庭变迁的社会场域。在如此复杂的处境中,要切实开展并发挥家庭教育的现实功用,应该树立“在世代之中存在”的家庭发展观、“亲亲为大”的家庭亲子观、“成人先于成才”的家庭成才观。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层面“再家庭化”的政策支持、社会层面拟“亲缘共育”机制的再造、家—校合作层面“主体权责”边界的明晰、家庭本身层面的“自觉自为”等实践措施,共同培育内心丰盈、人格健全的子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鲍晓艳
近年来,随着牧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寄宿学生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因此部分农牧区孩子的家庭教育链条基本断裂,对在家庭环境中传承本民族文化,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提出教育改革不仅注重资源共享优化教育环境等问题,同时也应兼顾解决就近上学体现教育平等问题,解决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使受教育者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
牧区教育改革 家庭教育 困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薇 容中逵
通过历史梳理和现实考察的方式,对我国家庭结构、功能及其内部关系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和多样化;家庭政治功能日渐让渡化,家庭经济、文化功能逐渐外移化;家庭内部关系也发生了由简单代际再生产到扩大增值再生产、由“亲亲为大”到“个体为先”的转变。上述家庭结构、功能与内部关系的演变致使家庭“个体成人”教育面临结构性破裂、功能性削弱、关系性失衡等困境,从而严重制约了子代“个体成人”目标的达成。为此,家庭“个体成人”教育的困境需从外部条件支持和内部功能调整两方面去化解:从外部进行“再家庭化”的政策支持,包括明确主体权力边界,制定弹性工作制度;从内部进行“个体成人”的价值选择,包括重视亲情伦理而非资本传递,强调“生命成人”而非“个体成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其整个教育工作中的焦点之一。在儿童的整个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功效,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影响力却出现持续减弱的倾向,以致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纽带,提升父母榜样示范作用,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破解其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纽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伟
在我国全面而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受现代化的规律性客观因素与我国特有的体制性因素影响,农村家庭教育陷入困境之中。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援助和支持,迫切需要政策的落实、全社会的支持以及农民个体的自觉意识与主动行为。如能将之置于"社区"这一社会政策的基本操作单元,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的资源动员机制与社会服务递送机制,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家庭教育困境可望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
农村家庭教育 社会转型 社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书国 康丽颖 阚璇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一种有组织合作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新时代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教育数字化,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以系统理论、协同理论和定制化的指导服务为支撑,通过集合集成、汇聚资源、技术赋能、教训一体、讲好故事和理论创新等多种方式,构建目标协同、主体协同、机制协同和网络支撑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基本框架”,以实现全员性参与、全系统协同、全要素创新和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其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与传统农户的金融需求相比,家庭农场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用途上突破了传统农户信贷小额、短期、用途单一的局限,对支付结算、分散农业风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也有更高要求。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权能受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缺失、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服务供给路径依赖明显、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及扶持政策缺位,使家庭农场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方面受到制约。因此,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限制,构建包括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成为解决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困境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家庭农场 金融服务 优化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善民
家庭农场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用途上突破了传统农户信贷小额、短期、用途单一的局限,对支付结算、农业风险分散等方面的金融服务也有更高要求,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权能受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缺失、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金融服务供给路径依赖明显、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及扶持政策缺位,使家庭农场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方面受到制约。由此,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限制,构建包括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支撑体系,成为解决家庭农场金融需求困境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金融服务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汉东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早在2003年7月,教育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律学人和大学管理工作者,理应"学法、讲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彰显"大学之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汉东
依法治校实际上为学校的自我发展孕育了一个有序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锻造了一个健康的机体,从而有利于大学特定价值的实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早在2003年7月,教育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律学人和大学管理工作者,理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邱佛梅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协同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协同理论导入复杂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系统,有助于化解大湾区多样性和差异性法治问题。目前,大湾区法治建设存在法治实践冲突、立法权限不一、法治认同差异、法治水平分层、权责划分不清、行政协调不畅、创新动力不足、公众参与不足、市场自律不足和纠纷解决不力等十大协同困境。为此,应强化"协同法治"新理念,以文化融合为突破视角,凝聚法治共识,缩小法治认同差异,健全法治协同机制,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构建大湾区法治框架并定期评价法治指数,提高公众法治实践参与度,打造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毛菊 王路路
地方家庭教育立法是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与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中国与日本在地方家庭教育立法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经验:纵向上看,中日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历史进程呈现出“国家要求—地方响应”的互动轨迹;横向上看,中日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的实践模式均形成了“主体共生—能力内生”的立法路径。相对而言,日本地方家庭教育立法侧重精准回应地方发展诉求,打造多元化的主体支持格局,重视开发各地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地方家庭教育立法着重为促进家庭教育提供多样化的保障手段,加强家庭教育活动的规制性。未来我国地方家庭教育立法在借鉴中日先行经验时还应结合时代要求与地方实际:加强立法程序的规范性,重视共生关系的正义性,增强能力内生的激励性和提高条件保障的适切性。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法治化 地方立法 中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