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2)
- 2023(7605)
- 2022(6359)
- 2021(5734)
- 2020(4625)
- 2019(10249)
- 2018(9769)
- 2017(18363)
- 2016(9879)
- 2015(10483)
- 2014(10070)
- 2013(9737)
- 2012(8939)
- 2011(8015)
- 2010(7914)
- 2009(7206)
- 2008(7046)
- 2007(5975)
- 2006(5174)
- 2005(4352)
- 学科
- 济(39281)
- 经济(39219)
- 管理(26671)
- 业(25999)
- 企(19775)
- 企业(19775)
- 方法(16288)
- 数学(14585)
- 数学方法(14481)
- 中国(14359)
- 农(10748)
- 财(9408)
- 地方(8382)
- 学(8369)
- 贸(8244)
- 贸易(8243)
- 易(7992)
- 业经(7889)
- 农业(7465)
- 环境(7063)
- 城市(6827)
- 制(6135)
- 技术(6020)
- 发(5565)
- 划(5558)
- 融(5536)
- 金融(5536)
- 银(5383)
- 务(5381)
- 财务(5379)
- 机构
- 大学(141468)
- 学院(138634)
- 济(57572)
- 经济(56376)
- 管理(53160)
- 研究(50619)
- 理学(47069)
- 理学院(46346)
- 管理学(45507)
- 管理学院(45248)
- 中国(35220)
- 科学(32897)
- 京(30061)
- 农(28963)
- 所(25481)
- 业大(24805)
- 财(23873)
- 研究所(23713)
- 农业(23204)
- 中心(22603)
- 财经(19962)
- 范(19295)
- 江(19155)
- 师范(19001)
- 经(18422)
- 北京(18405)
- 院(18191)
- 经济学(18112)
- 经济学院(16552)
- 农业大学(16029)
- 基金
- 项目(103628)
- 科学(82264)
- 基金(78124)
- 家(72197)
- 国家(71177)
- 研究(68630)
- 科学基金(60190)
- 社会(47158)
- 社会科(44805)
- 社会科学(44791)
- 基金项目(42415)
- 自然(40591)
- 自然科(39727)
- 自然科学(39711)
- 自然科学基金(39018)
- 省(38902)
- 划(34381)
- 教育(30683)
- 资助(29926)
- 编号(24559)
- 重点(23509)
- 部(22547)
- 发(22117)
- 创(21770)
- 国家社会(20722)
- 计划(20530)
- 创新(20410)
- 科研(20261)
- 教育部(19116)
- 成果(18533)
共检索到193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王菲
选取10岁超常儿童共74名,其中城市超常儿童34名,流动超常儿童4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两组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和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了家庭教养方式对超常儿童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在自我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超常儿童的非学业自我概念要显著高于流动超常儿童。(2)在家庭教养方式方面,城市超常儿童在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明显地高于流动超常儿童,而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流动超常儿童。(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保护和拒绝否认对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总分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具体来说,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自我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罗如帆 肖文 苏彦捷
使用自我描述问卷(SDQ-Ⅱ)测量11-13岁超常儿童和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被试为北京第八中学超常实验班和与之年龄匹配的中小学生。结果表明:超常儿童在一般学校自我,诚实可信赖自我,与同性关系自我三个维度显著低于同龄儿童;超常儿童与同龄儿童诚实可信赖自我和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同龄儿童的自我概念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对自身的看法和知觉更为正性,而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相比之下变化较小。结果显示,超常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与同龄儿童不同的发展模式。文章根据这些结果对超常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段达娜 程黎 陈啸宇 杨庆华
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对象之一。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的核心成分,对超常儿童学业成就、创造性才能、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超常儿童实验班的101名10~11岁超常儿童和普通班144名同龄普通儿童进行横断研究,使用《自我描述问卷》测量被试的自我概念。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概念潜在类别的共性与差异。然后,重新选取163名超常儿童实验班学生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追踪研究,运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超常儿童自我概念随时间变化的类别转变模式。结果发现:(1)在横断研究中,超常儿童和普通儿童均可划分为高自我概念组和低自我概念组两个潜在类别,但在超常儿童群体内部低自我概念组的比重更高(51.5%);(2)在追踪研究中,随着时间变化,部分超常儿童自我概念呈现下降趋势,从高自我概念组向中等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406)或从中等自我概念组向低自我概念组转变(概率为0.246)。本研究结果为基于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不同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实证参考,也从社会情感发展和适应性视角,为开展有效的超常儿童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
超常儿童 自我概念 潜在转变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玉 陈建文 刘艳 郑欣彤
采用追踪研究设计对湖南省2010名中职学生进行了间隔半年的两次测量,考察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的双向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交叉滞后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中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生涯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家庭教养方式能正向预测T1的学业自我概念和生涯发展;家庭教养方式通过T1的学业自我概念间接影响T2的生涯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学业自我概念和生涯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中职学生积极学业自我概念和良好生涯发展状态的形成,家庭教养方式还通过学业自我概念对中职学生生涯发展产生延后的间接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向蓉 雷万鹏
基于湖北省8市18县(区)18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总体上有利于抑制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因儿童个体特征、家长教育素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家长应采取何种教养方式以抑制儿童问题行为,既取决于儿童的个性特征,也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从家庭教育政策视野看,重点关注忽视型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问题行为 家长教育素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王寅枚 李泊
本研究选取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共66名,采用问卷法分别考察其人格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流动超常儿童的人格对其创造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0-12岁的流动超常儿童:(1)创造力各维度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10岁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2)在人格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上均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递增的趋势,其中,12岁组在人格宜人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10岁组;(3)人格的外向性对创造力的流畅性(47.9%)和变通性(56.1%)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而宜人性对创造力的独特性(29.6%)具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振兴 郭成 赵小云 邓欢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以及该纵向关系在城市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653名城市儿童和686名流动儿童进行连续五次追踪。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虽然总体上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但儿童类型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城市儿童支持了发展观,而流动儿童则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2)在七年级上学期到八年级下学期期间,流动儿童先前的学业成绩对后来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显著大于城市儿童。未来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群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学业心理品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子华 晏静露 张兴利 刘正奎
本研究通过对14391名9至15岁儿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自我概念对英语学习效能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自我概念在9-15岁这一阶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自9岁至11岁发展比较平缓,12岁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2)流动儿童与普通儿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性别的儿童自我概念整体发展态势相同,但均存在显著差异;(3)自我概念总分、学业自我、非学业自我及其七个因子均与英语学习效能感显著相关,学业自我概念对英语学习效能感的预测力明显高于非学业自我概念。
关键词:
自我概念 英语学习效能感 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226名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幼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其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且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离异家庭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关键是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干预。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行为问题 教养方式 离异家庭 母亲 幼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鸿雁
本研究采用二十句陈述自我概念测验技术 (TST)、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深入访谈法 ,对自强中专的明眼、弱视和盲生共 93人 ,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研究。研究表现 :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 ,这三类被试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三类被试在自我概念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均随年级升高而减小 ;视障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内部差异明显大于明眼学生内部差异 ;致残年龄对盲童的精神和社会自我影响显著。
关键词:
视障儿童 弱视生 自我概念 个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杨 李泽 蔺秀云 范腾艳
目的:考察会引发隔代抚养家庭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行为及造成的对立违抗症状表现。方法:应用访谈法对29名符合对立违抗障碍标准的独生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祖父母与父母间的教养行为、父母之间的教养行为这样一个家庭互动方式的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祖辈的溺爱,父辈的低父母参与度、过度严苛、简单、粗暴的教养策略,不良的亲子沟通,自身教养行为的不一致,不同养育者(祖辈与父辈、父母)间不一致是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家庭教养行为。结论:在对立违抗儿童的干预中,应加大父辈在儿童教养中的参与度,减少祖父母与父母异辈之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晓梅 朱红 王伊雯
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与共同富裕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而了解城乡家庭教养现状与预测改进效果是基础环节。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城乡家长在“严”教养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乡村家长的“慈”教养比例显著低于城市。严慈相济的教养方式能显著促进城乡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而乡村家庭教养方式中重“严”轻“慈”是引起乡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低于城市的重要原因。预测乡村家长“慈”教养比例提升至城市均值水平,城乡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五个维度——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与尽责性的差距将依次缩小31.58%、40.40%、47.67%、30.00%和74.19%。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定向发力,关注城乡差异现状,助益乡村地区家长构建严慈相济的教养理念,促进儿童人格健全发展。
关键词:
严慈相济 家庭教养 非认知能力 城乡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佳钰 白凯 杜涛 黄清燕 陈儒风
家庭旅游消费过程中,老年亲代作为受益主体,其幸福感获得已有定论,但成年子代作为家庭旅游活动的发起者和主要责任承担者,其幸福感的具体构成、强弱差异和影响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基于自我理论和幸福感理论,以“自我-决策意愿-幸福感产出”为研究逻辑线索,构建了“携老型”家庭旅游中子代自我概念清晰性和幸福感关联检验模型,开展了两次问卷调查研究(N1=134,N2=30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发现:成年子代的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旅游者享乐主义幸福感和实现主义幸福感均正相关;其自我概念清晰性可以通过影响平衡型决策意愿,促进或抑制旅游者享乐主义幸福感和实现主义幸福感。研究结论证明了成年子代在家庭旅游中的双重幸福感获取特征,明确了自我概念清晰性与幸福感关系在集体文化情境下的适用性,为理解子代家庭旅游幸福感的内生来源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曾守锤 吴华清
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是当前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综述主要围绕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特点、影响因素、功能和干预展开。文末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学习不良 自我概念 影响因素 功能 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戴宏慈 Sylvie Tordjman 马骏 徐德芳
家庭早期环境的构建是超常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关键,综合分析国内外理论和研究,从家庭早期阅读环境,家庭关系和家庭期望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结果发现:1.纸质阅读材料丰富的想象性元素,多媒体阅读的多感官刺激,良好的亲子共读和平等互动方式有利于促进超常儿童创造力潜能的发展;2.独立-融洽的家庭关系能够有效提升超常儿童的创造力;3.过高的家庭期望会降低超常儿童的内部动机并引发高焦虑,从而抑制创造力的发展。上述分析将有助于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保护和培养超常儿童的创造力,增强国家创新拔尖人才库建设。
关键词:
家庭环境 早期干预 超常儿童 创造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