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89)
2023(19283)
2022(16591)
2021(15207)
2020(12773)
2019(29188)
2018(28680)
2017(54639)
2016(29708)
2015(33128)
2014(32887)
2013(32179)
2012(29689)
2011(26737)
2010(26660)
2009(24075)
2008(23223)
2007(20288)
2006(17718)
2005(15441)
作者
(86703)
(72265)
(71612)
(67848)
(45856)
(34677)
(32493)
(28418)
(27469)
(25442)
(24534)
(24423)
(22965)
(22711)
(22263)
(22184)
(21631)
(21500)
(20699)
(20538)
(18026)
(17666)
(17534)
(16518)
(16274)
(15996)
(15967)
(15903)
(14516)
(14204)
学科
(120195)
经济(120055)
管理(81530)
(80861)
(64359)
企业(64359)
方法(52930)
数学(46167)
数学方法(45583)
中国(35194)
(34520)
(30472)
地方(28002)
业经(27473)
(25712)
农业(23816)
(21920)
贸易(21906)
(21231)
(20525)
技术(19204)
环境(19091)
(18601)
银行(18530)
理论(18300)
(18240)
(17904)
金融(17902)
(17781)
(17762)
机构
大学(416208)
学院(415500)
(165839)
管理(162699)
经济(162414)
研究(143092)
理学(141379)
理学院(139772)
管理学(137068)
管理学院(136344)
中国(105136)
科学(90923)
(88901)
(74734)
(74457)
(72214)
业大(66594)
研究所(66292)
中心(65141)
(60227)
财经(59890)
农业(58714)
北京(55942)
(55250)
(54726)
师范(54592)
(52000)
经济学(49724)
(48756)
经济学院(44952)
基金
项目(291685)
科学(228306)
基金(210979)
研究(208133)
(186917)
国家(185147)
科学基金(157770)
社会(131238)
社会科(124398)
社会科学(124362)
(114322)
基金项目(111959)
自然(104224)
自然科(101825)
自然科学(101794)
自然科学基金(99937)
(96815)
教育(95449)
资助(86800)
编号(83974)
成果(66963)
重点(65570)
(64634)
(63217)
(60565)
课题(57878)
创新(56512)
科研(56288)
国家社会(54230)
计划(54016)
期刊
(178309)
经济(178309)
研究(118891)
中国(79590)
学报(72182)
(67852)
科学(64255)
管理(59004)
(55223)
大学(54183)
学学(51204)
农业(46856)
教育(45642)
技术(35734)
(34603)
金融(34603)
业经(30663)
经济研究(28849)
财经(28508)
(24473)
(24175)
问题(23518)
图书(21871)
科技(21286)
(20408)
技术经济(19431)
业大(18952)
理论(18836)
商业(18754)
资源(18397)
共检索到60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波  徐蔼婷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我国居民非正规就业选择行为与其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居民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与其家庭收入之间具有U型关系,换而言之,低收入家庭居民和高收入家庭居民更容易选择非正规就业,而中等收入家庭居民则倾向于正规就业。此外,居民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与其受教育程度之间呈现稳健的负相关关系;相较于男性和城镇居民而言,女性和农村居民更有可能选择非正规就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汉云  贺晴晴  
基于CHFS2019年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是否有政府补助以及控制社会互动情况下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金融能力水平越高,城镇家庭收入越高;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联立方程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金融能力增加城镇家庭收入中起促进作用,在控制社会互动后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依然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燕华  李金昌  刘波  
利用1993-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控制内生性的条件下研究中国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选择和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老年照料会降低女性从事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而提高其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并且老年照料的强度越高(每周照料时间超过10小时),女性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倾向越大。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非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减弱,对女性正规就业工资收入的负面影响随着照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文章认为,当女性要承担家庭照料责任时,非正规就业为她们提供了兼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此,在就贸易开放对教育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青少年辍学选择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青少年辍学的概率,并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教育制度不完善的农村地区青少年辍学率受到贸易开放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低质量的贸易开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增加了青少年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因此,贸易质量提高、贸易方式改变、贸易技术升级等贸易供给侧结构的改善,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青少年的辍学概率,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了当前改革的重要议题。基于此,在就贸易开放对教育选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青少年辍学选择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青少年辍学的概率,并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教育制度不完善的农村地区青少年辍学率受到贸易开放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低质量的贸易开放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增加了青少年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因此,贸易质量提高、贸易方式改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欣  孙健  
为探究社会网络对居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利用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所产生的保险购买影响效应。通过总体数据实证结果显示,在农村地区,农民的社会网络越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在城镇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网络强弱对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无显著影响。进一步按地区分类对农户数据研究表明,在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以及中部农村地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网络特性对于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网络越强,农户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率越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卿  李晶晶  
非正规就业会通过户主的未来预期影响家庭的消费结构与消费升级。以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正规就业促进了家庭生活消费、其他消费以及消费升级,抑制了家庭理财消费,户主对未来的预期发挥了中介效应。进一步引入区域、城乡、性别和婚姻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对家庭非理财消费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户主为女性和不在婚的家庭中更大,而对家庭理财消费的影响则在东部地区、城镇、户主为男性和在婚的家庭中更为突出。研究建议:重视非正规就业对家庭非理财消费的积极影响;在健全非正规就业对家庭消费结构影响的制度上,既要考虑全国的一般性,也要兼顾区域和城乡的差异性,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从而更好地提高施策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下海  余玲铮  
本文利用2009年CHNS数据对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回报率的差异,随工资分布由低端到高端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经验—工资线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明显不同,前者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关系,后者为倒"U"形曲线关系;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中低端的工资差异引起的;在工资分布中低端和歧视等非市场因素是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工资分布高端,工资差异主要来自于教育和经验等个人禀赋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鹏程  龚欣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了家庭收入对儿童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与园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儿童入园机会就将提高2.6个百分点。将幼儿园按照办园性质进行分类后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进入公办园的影响更大;儿童年龄、户口和家庭人数对其入园机会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童入园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城市儿童,家庭收入对农村儿童入园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翠  纪珽  陈勇兵  
本文主要考察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影响。理论上,本文根据有效工资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局部均衡模型,解释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影响机制,并预测贸易自由化对非正规就业比重有正向影响。实证上,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本文从微观个体和宏观地区两个层面对理论预测进行了验证。估计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个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提高了地区非正规就业的比重,且进口自由化的影响较出口自由化大。以中国2001年加入WTO作为拟自然实验进行倍差法的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不仅有利于理解中国非正规就业比重上升的原因,而且也丰富了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蕾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获得收入的来源不断扩展,收入结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不同来源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前提下,即使总收入相同,收入结构的差异也会导致收入预期的不同,进而影响消费决策。因此,对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单一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相比,深入研究收入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荷花   刘慧婷  
基于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在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金融素养、城乡差异及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林靖  郭彩梅  
本文通过计量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就业选择群体的收入,以客观数据直观反映非正规就业与其他就业形式的收入差异,呈现非正规就业这一就业形式对提升就业者收入的重要作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7955个不同就业类型的劳动力进行了收入ATT评估。研究表明:地区因素和原生家庭条件会极大影响劳动力未来的就业选择;无论何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自雇型或者受雇型)都将显著增加无业人员的收入,创业型的非正规就业会明显增加正规就业者的收入。本文为提高就业者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国解决就业难、缓解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困境、制定相应就业促进和安全保障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