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9)
- 2023(15463)
- 2022(13407)
- 2021(12608)
- 2020(10489)
- 2019(24527)
- 2018(24279)
- 2017(45921)
- 2016(25295)
- 2015(28541)
- 2014(28537)
- 2013(27169)
- 2012(24801)
- 2011(22051)
- 2010(21844)
- 2009(19290)
- 2008(18450)
- 2007(15831)
- 2006(13609)
- 2005(11430)
- 学科
- 济(94586)
- 经济(94476)
- 管理(68311)
- 业(65683)
- 企(54080)
- 企业(54080)
- 方法(49762)
- 数学(44290)
- 数学方法(43716)
- 中国(28607)
- 财(26585)
- 农(25251)
- 教育(22785)
- 学(20483)
- 业经(20384)
- 理论(18328)
- 地方(17422)
- 农业(17247)
- 贸(16332)
- 贸易(16327)
- 技术(16254)
- 易(15832)
- 务(15811)
- 财务(15741)
- 财务管理(15704)
- 企业财务(14901)
- 制(14366)
- 和(14301)
- 环境(14080)
- 划(12654)
- 机构
- 大学(346786)
- 学院(340833)
- 管理(136885)
- 济(131505)
- 经济(128691)
- 理学(120622)
- 理学院(119306)
- 管理学(117038)
- 管理学院(116403)
- 研究(109413)
- 中国(75059)
- 京(73122)
- 科学(66745)
- 财(59425)
- 范(52484)
- 师范(52097)
- 所(52050)
- 中心(50024)
- 财经(49143)
- 业大(49104)
- 农(48122)
- 研究所(47917)
- 江(47663)
- 北京(46063)
- 经(45100)
- 师范大学(42775)
- 经济学(40139)
- 院(40096)
- 教育(39594)
- 州(38618)
- 基金
- 项目(242969)
- 科学(193696)
- 研究(182753)
- 基金(176365)
- 家(152508)
- 国家(150950)
- 科学基金(131021)
- 社会(114698)
- 社会科(108635)
- 社会科学(108604)
- 省(94520)
- 基金项目(93280)
- 教育(90211)
- 自然(84589)
- 自然科(82656)
- 自然科学(82636)
- 自然科学基金(81136)
- 划(81055)
- 编号(76045)
- 资助(72746)
- 成果(62265)
- 部(55386)
- 重点(54649)
- 课题(53193)
- 发(51184)
- 创(50801)
- 教育部(48762)
- 项目编号(47242)
- 创新(47106)
- 大学(46892)
- 期刊
- 济(130143)
- 经济(130143)
- 研究(103026)
- 中国(63506)
- 教育(62545)
- 学报(50793)
- 管理(47369)
- 科学(46661)
- 财(44245)
- 农(41947)
- 大学(40417)
- 学学(36683)
- 技术(33351)
- 农业(29790)
- 财经(23347)
- 融(23089)
- 金融(23089)
- 业经(21448)
- 经济研究(21245)
- 经(19809)
- 图书(18834)
- 问题(16919)
- 理论(15938)
- 科技(15592)
- 职业(15518)
- 统计(15494)
- 技术经济(15373)
- 业(15139)
- 版(14821)
- 实践(14692)
共检索到479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鹏程 龚欣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了家庭收入对儿童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与园所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儿童入园机会就将提高2.6个百分点。将幼儿园按照办园性质进行分类后发现,家庭收入对儿童进入公办园的影响更大;儿童年龄、户口和家庭人数对其入园机会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地区之间的儿童入园率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城市儿童,家庭收入对农村儿童入园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家庭收入 入园机会 入园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刘立红
中国教育经费从投资主体上可分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2.教育集资;3.教育附加费。本文的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直接教育费用支出。它分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和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包括:1.纸张文具(各种笔、纸、本、墨水等以及由学校代购的本费);2.书报杂志(从书店购买和由邮局订购的各种书籍、报纸、杂志以及由学校代购的书本费和讲义费);3.学杂费(大、中、小学,函授学校,职工学校,各类补习班的学费和杂志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行健 朱力维 杨碧云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考察了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房租收入以及存款利息收入与家庭消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第二,相比于高收入家庭,财产性收入对较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三,东部地区的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最明显。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财产性收入能够明显提高家庭消费支出,因此应该多渠道提高财产性收入。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家庭消费 CFPS数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关键词:
土地流转决策 农村收入差距 家庭收入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楠 张帅华
金融素养有助于居民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质,基于良好的金融态度做出正确的金融决策。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在全国范围内探究金融素养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考虑到反向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以同社区平均金融素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结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乡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西部地区居民相比其他地区居民从金融素养提升中获得的收益更高,为提高居民收入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收入 工具变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振华 张红丽 李洁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家庭数据,采用“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析框架和洛伦兹曲线量化分解方法,综合分析经济增长中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对农村减贫效应的影响。相对贫困动态识别和量化分解结果显示: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部分抵消了增长的减贫效应;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分配因素对减贫效应的影响更重要。分收入来源实证分析显示:转移净收入的减贫贡献率不断增加,当设定更低的相对贫困标准时,转移净收入的贡献值及份额更高,扶贫效率随时间也不断提高。益贫式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方式持续促进农村减贫,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中受益。因此,应继续实施精准帮扶政策,增加农民转移净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益贫水平。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扬 杨冉璐
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能工资差距扩大引起了广泛关注。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探讨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首先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下构建技术进步偏向影响技能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得出当资本和劳动呈替代关系时,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技能工资差距越大的主要结论。然后,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微观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法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越高,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越小。最后,为进一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差异化影响,对不同产业类别、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分样本进行回归,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偏向对技能工资的影响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和非国有企业实现,并且在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这三类样本中技术进步偏向均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技能工资差距。因此,政府应注重国有企业招聘市场化和透明化、注重对服务业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及对低技能劳动者尤其是东部地区低技能劳动者的在职培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志超 栗媛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京津冀的样本数据,研究社区金融设施数量和占比状况,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金融设施分布不均衡,且城乡分布差异很大。在社区层面估计发现,京津冀社区金融设施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社区家庭平均收入。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设施对京津冀地区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设施对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要使金融设施惠及农村等贫困地区,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获得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玲萍 徐超 曹阳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阶梯。在收入不均衡情况下,低收入家庭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文章采用CFPS2014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在不同组别呈现异质性:(1)收入差距对教育消费的影响在低收入家庭组显著,在高收入家庭组则不显著;(2)在有成员就读高中及以下教育层级的家庭组显著,在其他家庭组则不显著。在排除了消费的示范效应、克服了因忽视政府质量而导致的内生性偏误以及更换收入差距测度指标后,结果依旧稳健。研究表明,在教育机会平等化前提下,家庭会通过教育消费决策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此外,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规避居民"因教致贫"和"因教返贫"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超 黄斌
本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利用经典明瑟收入方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测量了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我们认为,充分释放女性教育回报的异质型收益特征,有针对性地通过低收入女性的教育扩展与人力资本积累能够较好消弥组内收入差距,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玖灵 谢玫仪
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转移收入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减贫作用。文章采用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维度分别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标准下还是在相对贫困标准下, 转移收入与农村家庭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转移收入能够在帮助农户减贫上发挥重大作用;此外,农村家庭特征和户主特征对家庭的贫困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转移收入 减贫效应 绝对贫困 相对贫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雷汉云 贺晴晴
基于CHFS2019年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是否有政府补助以及控制社会互动情况下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即金融能力水平越高,城镇家庭收入越高;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采用工具变量法、联立方程模型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能够得出一致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金融能力增加城镇家庭收入中起促进作用,在控制社会互动后金融能力对城镇家庭收入依然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
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大力关注,这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当前,城市低收入家庭在子女学前教育上的投资远远不够,甚至有的父母由于收入的原因而剥夺了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这一现状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真正实现教育的公正,我国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学前教育的部分成本,逐步构建起学校、政府和家庭三方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的体制,真正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大的教育帮助。
关键词:
城市低收入家庭 学前教育 教育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波 杨家奇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