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8)
- 2023(18719)
- 2022(16323)
- 2021(15094)
- 2020(13164)
- 2019(30090)
- 2018(29836)
- 2017(57433)
- 2016(31284)
- 2015(35012)
- 2014(34932)
- 2013(34382)
- 2012(31555)
- 2011(28293)
- 2010(28136)
- 2009(26197)
- 2008(25852)
- 2007(22953)
- 2006(19606)
- 2005(17042)
- 学科
- 济(121388)
- 经济(121244)
- 管理(89515)
- 业(88501)
- 企(72445)
- 企业(72445)
- 方法(60612)
- 数学(53282)
- 数学方法(52616)
- 财(34046)
- 农(32204)
- 中国(31678)
- 学(27735)
- 业经(26317)
- 贸(23254)
- 贸易(23246)
- 务(22747)
- 地方(22732)
- 财务(22666)
- 财务管理(22617)
- 易(22579)
- 制(22311)
- 企业财务(21467)
- 农业(21461)
- 理论(19751)
- 银(19719)
- 银行(19633)
- 技术(18899)
- 融(18689)
- 金融(18685)
- 机构
- 大学(447266)
- 学院(444247)
- 管理(175114)
- 济(173328)
- 经济(169621)
- 理学(152402)
- 理学院(150693)
- 管理学(147683)
- 管理学院(146918)
- 研究(146752)
- 中国(110218)
- 科学(95331)
- 京(94110)
- 农(81062)
- 财(80008)
- 所(75103)
- 业大(72907)
- 研究所(69134)
- 中心(67946)
- 财经(64952)
- 农业(64503)
- 江(63870)
- 经(59112)
- 北京(58793)
- 范(56210)
- 师范(55488)
- 院(52817)
- 经济学(51990)
- 州(51747)
- 财经大学(48573)
- 基金
- 项目(310569)
- 科学(241621)
- 基金(225312)
- 研究(217129)
- 家(199957)
- 国家(198152)
- 科学基金(168522)
- 社会(135304)
- 社会科(128178)
- 社会科学(128137)
- 省(121746)
- 基金项目(120059)
- 自然(114108)
- 自然科(111470)
- 自然科学(111433)
- 自然科学基金(109422)
- 划(103319)
- 教育(100020)
- 资助(93737)
- 编号(87608)
- 重点(69689)
- 成果(69650)
- 部(67433)
- 发(64671)
- 创(64085)
- 科研(60986)
- 创新(59908)
- 课题(59595)
- 计划(59228)
- 大学(57416)
- 期刊
- 济(179640)
- 经济(179640)
- 研究(123200)
- 学报(80473)
- 中国(77660)
- 农(72017)
- 科学(69459)
- 财(61808)
- 管理(60570)
- 大学(59226)
- 学学(56284)
- 农业(49139)
- 教育(41586)
- 融(38107)
- 金融(38107)
- 技术(36934)
- 财经(31006)
- 业经(29577)
- 经济研究(29063)
- 经(26422)
- 业(26011)
- 问题(23634)
- 版(22957)
- 科技(22104)
- 图书(22046)
- 技术经济(21268)
- 统计(20868)
- 业大(20827)
- 理论(20798)
- 商业(19647)
共检索到629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永琦 于欣晔
为探究我国家庭投资风险偏好对于生育行为的影响,运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数据,将生育行为划分为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总体而言,家庭投资风险偏好会影响生育行为,高投资风险偏好会抑制生育行为。研究还发现,收入、教育、户籍、年龄、房产数量和收入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生育行为。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抑制生育行为,中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实际生育行为,而西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生育意愿但抑制实际生育行为。从其他异质性分析来看,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生育行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则会抑制生育行为。由结论分析,在提高我国家庭经济收入和风险投资收益的同时,缓解因生育行为导致预期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平衡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应成为我国制定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重要考量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建新 王莉君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查了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三类个人因素对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第一阶段(由没有生育意愿到意愿生育1个孩子),经济状况对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已有孩子情况及心理健康等人口和健康状况因素显著影响生育意愿;在第二阶段(由意愿生育1个孩子到意愿生育2个或以上孩子),年龄、民族、户口、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已有孩子情况、收入、住房面积、心理健康等人口、经济和健康三类个人因素均对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在人口特征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提高居民收入或设置生育补贴、保障居民住房面积等是未来促进居民生育意愿,尤其是二孩意愿的三个政策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王毅鹏 王林萍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实证研究家庭禀赋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年收入、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评价、房产数、小汽车拥有情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子女数、配偶或同居伴侣目前的教育程度、配偶或同居伴侣目前的户口登记状态、父母的政治面貌均具有统计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家庭经济状况评价较高、家庭拥有小汽车、配偶或同居伴侣受教育程度较高、配偶或同居伴侣为非农业户口均显著提高了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发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名 柳清瑞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个人风险偏好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个人风险承受度提高使家庭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了18.69%。在考虑性别和城乡差异、调整风险偏好的测度方式、调整家庭生育的代理变量、解决数据和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具有较强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风险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影响了家庭生育水平。在中国实行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后,应以家庭行为倾向作为生育政策调整的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渊 杨朝军 蔡明超
本文实证检验了居民风险偏好对于家庭资产结构风险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高,配置于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但同时所持资产结构也越分散。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只持有无风险资产,这是造成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与资产结构分散程度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此外,收入越低、健康状况越糟、风险偏好水平越低的居民投资者持有只含有无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明珠 张成功
人口老龄化下退休者对退休金和子女的依赖度下降,工作期间的资产积累和资产回报对未来养老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不同风险的投资产品具有不同的回报率,居民投资风险偏好将直接决定居民投资行为偏好和投资产品组合需求,进而影响资产回报。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年龄对居民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人群投资风险偏好不同。年龄与居民风险偏好呈现单调关系,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其风险偏好程度逐渐下降。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居民总体投资风险偏好度,从而影响未来投资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特征,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回报率。最后,文章对我国的养老安全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年龄变动 投资风险偏好 养老安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文太林 何佳怡
在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背景下,儿童照顾问题日益突出,应合理分担政府和家庭的照顾责任。公众福利态度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研究了我国民众儿童照顾责任态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厘清政府与家庭的儿童照顾责任边界,实现儿童照顾责任在家庭和政府间的有效分配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表明,自利因素中,老年人、家庭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年限长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平等因素中,性别平等观和社会公平感弱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发展因素中,与2006年相比,2017年民众对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讲,民众仍然倾向于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研究认为,一方面要始终将家庭作为儿童照顾的最基本责任主体,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明确自身在儿童照顾上的责任定位,通过托育服务、收入补充、时间弥补等手段降低儿童照顾成本并提升民众的社会公平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家庭照顾的政策支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粟亚亚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研究投资者的创伤经历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遭遇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亲人去世以及失业经历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狭义风险资产、广义风险资产以及持有风险资产份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离婚经历的影响并不显著;子女去世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是持久的,但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失业经历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金融风险偏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个人特有的生命历程中被不断塑造。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引导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的政策启示:第一,鼓励家庭合理参与金融市场,应同步推进公众心理健康建设,促进心理弹性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金融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辅相成,在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医疗保障机制,构建适用于失独家庭和老龄化社会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失业保障制度,织密筑牢社会安全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欢 张跃华
在考虑生育子女的经济动机和功能的情况下,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决策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挤出效应。之后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利用泊松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估计了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养老保险使得总生育意愿下降了14.1%,生育儿子意愿下降7.2%,生育女儿意愿下降5.4%。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一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中,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生育意愿 挤出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115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风险和投资动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结论为:(1)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偏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动机,以及一定程度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但效率寻求动机不明显。分国家类型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除市场寻求动机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征程 杨朝军 万孝园 周仕盈
针对居民家庭财富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关系,提出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的研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财富水平下,居民家庭尚处于财富原始积累和快速增长的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增值,表现为递减相对风险厌恶;超过一定财富水平后,居民家庭处于保障财富安全和代际传承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保值,表现为递增相对风险厌恶。随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居民家庭确实存在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等教育投资:家庭偏好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医疗保险、风险偏好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性别偏好对家庭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夫妻视角下的一项实证研究
农村子女的家庭禀赋与赡养行为研究——基于CGSS2006数据资料的分析
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美国SCF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养老压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农场收入保险保障:风险偏好、保费可承担性与投保决策——基于湘东、湘南等地396个农场调查数据
社会关系、风险偏好异质性与家庭创业活动
中国城乡家庭人情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
风险偏好、金融素养与家庭经济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