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9)
2023(6737)
2022(5734)
2021(5215)
2020(4442)
2019(9953)
2018(9752)
2017(18592)
2016(10111)
2015(11341)
2014(11240)
2013(10747)
2012(9811)
2011(8886)
2010(9003)
2009(8700)
2008(8721)
2007(7873)
2006(7120)
2005(6640)
作者
(28107)
(23753)
(23468)
(22377)
(15140)
(11275)
(10555)
(8988)
(8978)
(8425)
(8094)
(7996)
(7788)
(7721)
(7586)
(7101)
(6907)
(6892)
(6806)
(6706)
(6037)
(5794)
(5594)
(5465)
(5326)
(5313)
(5255)
(5250)
(4739)
(4593)
学科
(37318)
经济(37223)
管理(35837)
(33297)
(29310)
企业(29310)
(15343)
(14197)
方法(13949)
数学(11506)
数学方法(11361)
(11196)
中国(10504)
业经(9958)
(9681)
(8801)
财务(8777)
财务管理(8754)
企业财务(8337)
(8337)
银行(8327)
体制(8204)
(7895)
(7599)
金融(7596)
(7291)
(7132)
农业(6865)
(6825)
贸易(6821)
机构
大学(145422)
学院(143399)
(61765)
经济(60522)
管理(55811)
研究(48628)
理学(47376)
理学院(46869)
管理学(46218)
管理学院(45935)
中国(38216)
(33192)
(30545)
科学(26724)
财经(25213)
(23819)
(22838)
(22709)
中心(22034)
(21568)
研究所(21048)
经济学(19483)
北京(19265)
业大(19070)
财经大学(18772)
(17866)
(17728)
师范(17571)
经济学院(17348)
(17226)
基金
项目(93695)
科学(74937)
研究(70289)
基金(70034)
(61499)
国家(60550)
科学基金(51848)
社会(47098)
社会科(44639)
社会科学(44622)
基金项目(36525)
(35224)
教育(32095)
自然(31964)
自然科(31180)
自然科学(31170)
自然科学基金(30651)
(29910)
资助(27884)
编号(27525)
(24336)
成果(23690)
(21751)
重点(21024)
国家社会(20186)
(19625)
课题(19305)
教育部(19193)
(19187)
(18879)
期刊
(74040)
经济(74040)
研究(46335)
中国(32093)
(28211)
管理(23227)
学报(20882)
(20797)
科学(20293)
大学(16950)
学学(15996)
(15810)
金融(15810)
教育(14933)
财经(13532)
农业(13153)
技术(11704)
(11514)
业经(11256)
经济研究(10688)
问题(9532)
(7577)
(7265)
国际(7201)
财会(7118)
世界(7093)
(7056)
技术经济(6774)
会计(6752)
现代(6608)
共检索到22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恒科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体不得参与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加剧集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和家庭承包经营的低效率。从集体所有权的成员受益权能有效实现的视角出发,需要更新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确认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公平分享集体土地利益而行使的农地利益调节权,以及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共享集体公共服务利益而行使的必要收益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一介  
实施"三权分置"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供了新途径。落实集体所有权,应通过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重建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行使规则;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应立足于实现农民集体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初始取得集体所有的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经营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因其取得方式的不同有租赁权和用益物权之分,而且两者的法律效果不相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地权登记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为坚持和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需完善以农民集体成员权为基础的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建立以土地经营权租赁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机制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锐  
中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研究张锐一、问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国家是城市经济的唯一主体,由于不存在城市土地产权的分离,因而也就根本不存在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特别是“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振兴  王琳  
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是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不仅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而且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以及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程度。文章针对现有国有资本收益比例过低的现象,提出"EVA留存制度",通过EVA在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中引入资本成本率,企业只留存自身创造的经济附加值,其余收益上缴财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涛  徐瑾  
我国土地因收益和收益主体的差异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分配格局,政府间、政府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者间的收益分配显失公平,土地市场效率低下。市场结构模型与分权模式的剖析表明,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缺陷主要源于土地市场的双轨制和财政分权模式。双层市场结构与政府间的目标偏离要求创新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重新定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优化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宋淑琴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开始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但由于产权制度的制约,国有企业并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薪酬制度的影响,收益分配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国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屹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被认为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保障农民土地正当权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得到管理层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农村土地,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相关研究鲜见。文章首先梳理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概念和特殊性,进而分析了集体林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基本原则、农民主体性、增值收益来源、分配机制和分配方式5个方面进一步探析了如何构建此项制度。最后讨论了确保制度得以构建的保障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世春  
合理设计研发型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对于激励科技人员持续创新、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发人员技术要素分享利润分析要素贡献法是根据构成生产经营的要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贡献,从正常的利润中粗略估计出要素带来的超额收益,确定其分享利润比率。理论界通常采用三分法,即主要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三大要素:资金、技术、管理,在确定要素收益额时作为参考。三种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俊  于海燕  
本文系统分析了英国城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其具体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特点,并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了借鉴之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火平  陈利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在制度设计上缺乏性别视角,在以户为单位的承包方式下,妇女土地权利取得的依附性和不稳定性较强,婚嫁妇女的土地权益更易遭受侵害。此外,重效率的政策倾向使妇女土地权益易被剥夺,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妇女权益也面临流失。因此,建议改革完善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土地立法程序,在土地确权登记时明确赋予妇女共有产权;同时,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土地调整,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市场化流转方式,切实保护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具有显著的财政动因和财政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这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举足轻重,影响着制度的演进和绩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需要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基础上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打破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路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霞  朱艳  
制度从形成之日起就面临着制度环境和约束条件的不断变化,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也是如此。对比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制度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两种制度的效率。有别于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促进了土地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是中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创新。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秦江萍  谢江桦  
探索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 ,对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与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人才资本的概念及其所有权 ,进而分析了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依据及科技人才的特征及其对企业收益分配方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科技人才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该采取物质利益分配为主 ,精神利益分配为辅 ,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