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7)
2023(14627)
2022(12565)
2021(11557)
2020(9922)
2019(22291)
2018(22350)
2017(42602)
2016(23488)
2015(26470)
2014(26350)
2013(25722)
2012(23768)
2011(21522)
2010(21927)
2009(20914)
2008(20773)
2007(19330)
2006(17064)
2005(15377)
作者
(67497)
(57003)
(56685)
(53950)
(35753)
(27242)
(25776)
(22014)
(21324)
(20258)
(19311)
(19069)
(18032)
(17928)
(17810)
(17436)
(17403)
(16569)
(16504)
(16260)
(14243)
(14224)
(13861)
(13029)
(12967)
(12841)
(12755)
(12580)
(11560)
(11474)
学科
(94495)
经济(94362)
(71462)
管理(66789)
(50429)
企业(50429)
(48508)
方法(36463)
农业(31917)
数学(31503)
数学方法(31189)
(25916)
中国(25264)
业经(24939)
(24650)
(18657)
地方(18247)
(17718)
(17599)
贸易(17592)
(17134)
(16894)
银行(16855)
(16071)
(15362)
金融(15354)
(15120)
财务(15074)
财务管理(15029)
理论(14435)
机构
学院(334426)
大学(329789)
(136697)
经济(133661)
管理(125054)
研究(112814)
理学(106534)
理学院(105420)
管理学(103542)
管理学院(102954)
中国(88168)
(73565)
(69472)
科学(68750)
(65414)
(58143)
农业(56977)
业大(54596)
中心(53630)
(53568)
研究所(52245)
财经(50609)
(45660)
(43203)
北京(43128)
师范(42746)
(41653)
经济学(41081)
(39603)
(37655)
基金
项目(217133)
科学(169367)
研究(162249)
基金(154809)
(135088)
国家(133576)
科学基金(112951)
社会(101903)
社会科(96097)
社会科学(96066)
(87366)
基金项目(81815)
教育(74569)
(72110)
自然(70873)
自然科(69132)
自然科学(69111)
编号(68625)
自然科学基金(67871)
资助(62369)
成果(56573)
重点(49028)
(48391)
(47457)
课题(47240)
(45301)
(44079)
创新(42345)
(42018)
国家社会(41678)
期刊
(161933)
经济(161933)
研究(97391)
(74269)
中国(72482)
学报(54183)
(52631)
农业(49751)
科学(48604)
管理(43587)
大学(41391)
学学(39257)
教育(37465)
(34932)
金融(34932)
业经(31391)
技术(29037)
(25196)
财经(25096)
经济研究(23445)
问题(22084)
(21534)
(18870)
世界(17007)
技术经济(16022)
农村(15900)
(15900)
(15520)
理论(15355)
科技(15124)
共检索到51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士云  胡洪曙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洪玉  殷柏尧  葛小娥  
一、实行农地流转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需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但这种以均田制为特征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地承包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地经营的小规模化。随着一些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非农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小规模经营土地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由于耕种农地的效益相对低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部分承包户不愿耕种农地而抛荒或粗放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建良  朱守银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随着农地承包经营权与实际经营权分离,农地经营开始出现"去家庭化"问题。本文利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农地家庭承包经营进行了分析,指出农地家庭经营是一种农地使用制,认为农地家庭经营要坚持组织标准和产权权利标准,即家庭是农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家庭拥有农地的占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其中,控制权行使程度不同是农地家庭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农地经营中存在的"去家庭化"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家庭经营首先要坚持农地家庭经营,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农地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靳相木  
研究目的:明晰家庭承包经营权主体和农户内成员权利关系形式,为农户内成员变动后权属的界定提供满足法律内部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同时维护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多功能性。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法律文本分析。研究结果:家庭承包经营权的主体为农民,农户内成员间权利关系形式为准共同共有。研究结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多功能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解,但原有的模糊立法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土地增值和农民权利意识觉醒的现实。因此,应当采用明确权利主体及农户内部权利关系的权利本体制度,附加针对特定问题的配套特别规则的模式,实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彻底物权化,并在凸显权利财产功能的同时,兼顾其社会保障和生产及粮食安全等功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叔云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在农村抛弃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和一切成就都是由此引发的。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一介  
实施"三权分置"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供了新途径。落实集体所有权,应通过保障农民集体成员权,重建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行使规则;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应立足于实现农民集体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初始取得集体所有的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经营权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而成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因其取得方式的不同有租赁权和用益物权之分,而且两者的法律效果不相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业经营主体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地权登记与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融资担保机制有待完善。为坚持和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的基础性地位,需完善以农民集体成员权为基础的农户承包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建设应立足于建立以土地经营权租赁为主、兼顾其他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机制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机制,建立以小农生产经营现代化为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经勇  张志杰  
家庭承包经营作为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有着还原农业产业特征最适宜家庭经营的制度安排。家庭承包经营所形成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避免外部性损失 ,堪称农业经营中有着最大制度绩效的好形式。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 ,家庭经营具有广泛适应性 ,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不存在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就要改变家庭经营的问题。但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带动千家万户进入市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的小群体 (指一家一户 )、大规模 (指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生产格局 ,则可能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德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部分。但从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践看,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户进行家庭承包经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小红  郭忠兴  陈兴雷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是他物权与自物权之间的关系在农地产权关系上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应当是所有权权能分离导致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本文通过法理分析以及实践运行总结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权利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缺乏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代理主体行为的有效约束;权利之间的权能边界不清晰,存在权利冲突;权利之间的权能配置不合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途径缺乏可靠保障。按照他物权与自物权的关系架构,作者提出: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代理人的权利,创新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明确权利之间的权能边界;优化权利之间的权能配置,完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西林  
为了阻止我国草原资源持续恶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牧区,本文从草原资源利用的现实背景出发,对草原资源共有无偿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鸣  
中国农地法律制度与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相关性。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自我发展、关系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战略发展问题。现有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带有浓厚的"成员权"与"土地型社会保障制度"色彩,存在明显的产权残缺。农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地所有权,但在现阶段农地二元化制度的背景下,只能从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层面上考虑制度创新,核心是从立法上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本文界定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以及必然性和可能性,描述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现状,分析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认为现阶段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足的经济原因主要是土地流转的租金低,土地在转入方没有产生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没有明显提高务农收入,无力支付高租金。由于流转土地的双方都没有明显的经济利得,因而缺乏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刘帅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开始了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在行政和立法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农村集体组织内部设置的权利(对内权)逐渐上升为一种对世权,成为一种可以流转的物权。这一改革是基于人口城市化的需要而开展的,与乡村的发展、村落社会的稳定、乡村公益公共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