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3)
- 2023(7019)
- 2022(6199)
- 2021(5718)
- 2020(5096)
- 2019(12052)
- 2018(11826)
- 2017(22818)
- 2016(12643)
- 2015(14590)
- 2014(14771)
- 2013(14951)
- 2012(14230)
- 2011(13043)
- 2010(13336)
- 2009(12624)
- 2008(12904)
- 2007(11852)
- 2006(10463)
- 2005(9334)
- 学科
- 济(55828)
- 经济(55769)
- 管理(35369)
- 业(35349)
- 企(27904)
- 企业(27904)
- 方法(26551)
- 数学(23321)
- 数学方法(23134)
- 农(16916)
- 学(13651)
- 中国(13590)
- 财(13161)
- 农业(11210)
- 地方(11018)
- 业经(10859)
- 制(10437)
- 贸(10314)
- 贸易(10311)
- 和(10294)
- 易(10017)
- 环境(9196)
- 银(8280)
- 银行(8253)
- 资源(8227)
- 务(8000)
- 财务(7980)
- 财务管理(7955)
- 理论(7880)
- 发(7817)
- 机构
- 大学(195334)
- 学院(193349)
- 济(78325)
- 经济(76535)
- 管理(72988)
- 研究(68319)
- 理学(62216)
- 理学院(61488)
- 管理学(60356)
- 管理学院(60013)
- 中国(51920)
- 科学(45025)
- 京(42827)
- 农(40723)
- 所(36923)
- 财(35305)
- 研究所(33855)
- 业大(32611)
- 农业(32522)
- 中心(31694)
- 江(30326)
- 财经(28265)
- 北京(27145)
- 范(25940)
- 师范(25642)
- 经(25552)
- 州(24163)
- 经济学(23875)
- 院(23585)
- 省(21740)
- 基金
- 项目(127180)
- 科学(97974)
- 基金(91140)
- 研究(89394)
- 家(81883)
- 国家(80833)
- 科学基金(66800)
- 社会(54972)
- 社会科(51998)
- 社会科学(51969)
- 省(49719)
- 基金项目(48429)
- 自然(44384)
- 自然科(43124)
- 自然科学(43105)
- 划(42471)
- 自然科学基金(42321)
- 教育(40429)
- 资助(37758)
- 编号(36907)
- 成果(30247)
- 重点(29053)
- 部(28335)
- 发(27906)
- 创(25571)
- 科研(24784)
- 课题(24781)
- 计划(24551)
- 创新(23983)
- 教育部(23310)
共检索到28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西林
为了阻止我国草原资源持续恶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牧区,本文从草原资源利用的现实背景出发,对草原资源共有无偿利用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草原 家庭承包经营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颖 赵珩 Peter Ho
本文以产权为视角,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前至今的草原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产权是否明晰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制度形式而非制度功能,并进一步分析草原承包制施行中存在的不足。虽然草原承包制明晰产权在初期可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牧民生活水平,然而忽视功能推行草原承包制则会引发草原管理问题。本文从制度功能的独特视角探讨产权明晰,分析中国草原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草原管理政策提供帮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亚 薛建良 尚旭东 李秉龙
借用"产权模糊"概念性框架,将个人行为能力、技术、社会制度与政策等因素纳入分析,系统解剖我国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草原退化问题。一手牧户调查数据证实,以产权明晰为特征的草原家庭承包制具有遏制草原退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效应,家庭承包经营与小规模利用草地没有必然的联系。确保草原环境可持续需要进一步强化牧户草原产权的法律支持,提高草原边界界定技术水平,保护牧民的产权行为能力,建立经济社会支持政策体系和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要把草原上过多的人口转移出去。
关键词:
产权模糊 草畜双承包 农场规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理
在草原地区简单套用农区家庭承包制存在严重的弊病,承包以后没有解决反而恶化了草原的"公地的悲剧"问题,这是导致草原近几十年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研究表明,"公地的悲剧"问题恶化和相应的草原退化并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恰恰相反,是因为实行家庭承包制不彻底。所以,为了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应由政府和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维护产权排他性的责任,同时,草原地区的家庭承包制要有所创新,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草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士云 胡洪曙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制 农地产权 性质 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特日格勒
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都以草原为同一个客体,必然面临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的法律协调保护的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适度放牧过程中既应考虑保护环境权也应考虑到保障承包经营权。为此,政府应完善财政体制和设立环境税收的制度,对草原承包权和环境权予以协调保护。
关键词:
草原承包经营权 草原环境权 环境税收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经勇 张志杰
家庭承包经营作为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 ,有着还原农业产业特征最适宜家庭经营的制度安排。家庭承包经营所形成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避免外部性损失 ,堪称农业经营中有着最大制度绩效的好形式。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 ,家庭经营具有广泛适应性 ,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不存在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就要改变家庭经营的问题。但是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带动千家万户进入市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的小群体 (指一家一户 )、大规模 (指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生产格局 ,则可能是一种较为切实可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家庭承包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德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部分。但从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家庭承包经营的实践看,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农户进行家庭承包经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晓霞 张襄英
探讨了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下规模经营的战略选择 ,提出其主要的运作战略 ,即通过倡导农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集中 ,推进规模经营 ,吸纳劳动力、科技、资金等要素 ,并配以优质服务形成规模效益 ,同时根据区域差别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不同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土地 家庭承包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梦溪 李岩
作为家庭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形式,承包权入股不得超出承包剩余期限。因此,承包权期限性与投资的长期性、与企业债权保护形成了制度冲突。关于协调冲突的方案,目前有永包制、有期限股权两种主流观点。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应确认股份合作企业与承包权人之间的法定租赁关系,破解家庭承包经营权入股的难题。
关键词:
承包权 入股 法定租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聪 安菁蔚 任大鹏
虽然国家政策已经打开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之门,但只对其进行了原则规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法律的详细规定。当务之急是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担保法等有关内容,明确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抵押人、抵押权的成立是否必须登记,抵押权的效力是否及于土地的附着物及出产物,尚未与土地分离的农作物、林木是否仍可独立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别抵押于不同的抵押权人,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承包土地被征收时土地补偿款是否可作为代位物等内容。
关键词:
家庭承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 抵押 法律修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洪玉 殷柏尧 葛小娥
一、实行农地流转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需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但这种以均田制为特征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地承包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地经营的小规模化。随着一些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收入非农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小规模经营土地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由于耕种农地的效益相对低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部分承包户不愿耕种农地而抛荒或粗放经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伟伟 张云华
我国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更多权利已经并应进一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已经赋予农民,但这三项权利需要强化;处分权应明确其权利客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区分物权性流转和债权性流转;请求权(承包地返还、承包地妨害排除与妨害防止、足额承包地重大妨害补偿与征收补偿)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政策 土地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逍遥
问题某村村民王某一家曾分得10亩承包土地,在承包经营期内,王某丈夫去世,王某并未改嫁或离开原居地。请问王某是否有权继承丈夫的承包份额?村委会能否以王某家人口减少为由收回其家庭承包份额的一部分?解答为了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都明确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随意收回、调整承包方的承包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逍遥
问题某村村民王某一家曾分得10亩承包土地,在承包经营期内,王某丈夫去世,王某并未改嫁或离开原居地。请问王某是否有权继承丈夫的承包份额?村委会能否以王某家人口减少为由收回其家庭承包份额的一部分?解答为了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都明确规定,在承包期内,发包方原则上不得随意收回、调整承包方的承包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