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2)
2023(13137)
2022(11539)
2021(10700)
2020(9126)
2019(20575)
2018(20433)
2017(39386)
2016(21358)
2015(23868)
2014(23664)
2013(23281)
2012(20966)
2011(18796)
2010(18503)
2009(16750)
2008(15945)
2007(13685)
2006(11890)
2005(10082)
作者
(63104)
(52558)
(52156)
(49336)
(33340)
(25335)
(23557)
(20667)
(19983)
(18360)
(17888)
(17685)
(16559)
(16243)
(16124)
(16052)
(15996)
(15658)
(14970)
(14835)
(13358)
(12677)
(12527)
(11952)
(11770)
(11640)
(11578)
(11529)
(10562)
(10508)
学科
(81054)
经济(80950)
管理(59171)
(58904)
(47181)
企业(47181)
方法(39192)
数学(34301)
数学方法(33971)
(24483)
中国(21520)
(20071)
(18783)
业经(18134)
农业(16760)
地方(16249)
(15762)
贸易(15756)
(15280)
环境(13258)
(13216)
技术(13205)
(12822)
理论(12519)
(12151)
财务(12092)
财务管理(12071)
(11520)
银行(11456)
企业财务(11419)
机构
大学(301185)
学院(298874)
管理(121470)
(116489)
经济(114088)
理学(106873)
理学院(105675)
管理学(103813)
管理学院(103301)
研究(100416)
中国(71747)
科学(65882)
(63533)
(57422)
业大(51848)
(50819)
(49850)
研究所(47178)
农业(45427)
中心(45110)
(41305)
财经(41272)
北京(39492)
(38707)
师范(38228)
(37709)
(36190)
经济学(33981)
(33486)
经济管理(32312)
基金
项目(217632)
科学(169596)
基金(158432)
研究(152678)
(141519)
国家(140086)
科学基金(118890)
社会(96100)
社会科(90971)
社会科学(90944)
基金项目(85641)
(84842)
自然(80116)
自然科(78225)
自然科学(78200)
自然科学基金(76800)
(72103)
教育(68711)
资助(64222)
编号(61577)
重点(48278)
成果(47810)
(47048)
(45749)
(45393)
创新(42327)
科研(42285)
计划(41305)
课题(41127)
教育部(39676)
期刊
(121697)
经济(121697)
研究(82444)
学报(55785)
(51820)
中国(50977)
科学(48708)
管理(41106)
大学(40964)
学学(38957)
农业(35647)
(34883)
教育(28194)
技术(22889)
(21439)
金融(21439)
业经(21157)
经济研究(19784)
财经(18851)
(18236)
科技(16461)
(15964)
问题(15872)
图书(15773)
(15549)
业大(15507)
理论(14276)
商业(14031)
技术经济(13810)
资源(13380)
共检索到414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尹碧波  
本文基于CHIP2013城镇家庭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受教育程度对所有地区家庭消费都存在正影响,而其他的变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收入以外,东部地区户主的特征变量对家庭人均消费的总影响为11401.86元,贡献率为53.41%;中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8086.55元,贡献率为57.16%;西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4764.89元,贡献率为31.35%。最后,从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尹碧波  
本文基于CHIP2013城镇家庭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家庭户主对家庭人均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户主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受教育程度对所有地区家庭消费都存在正影响,而其他的变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除收入以外,东部地区户主的特征变量对家庭人均消费的总影响为11401.86元,贡献率为53.41%;中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8086.55元,贡献率为57.16%;西部地区户主的总影响为4764.89元,贡献率为31.35%。最后,从收入分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殷君瑶  
利用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7年数据,采用Probit、T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整体和城乡两个角度分别研究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能够提高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及资产占比,风险偏好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入较大,风险偏好确实能够推动家庭对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市场的参与行为。具体分析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情况后发现:风险偏好的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最高,并且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加上,家庭越厌恶风险,股票投资越低。其次,可以发现城乡差异下,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不同,风险态度对于城镇家庭在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上的影响较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殷君瑶  
利用金融调查研究中心(CHFS)2017年数据,采用Probit、Tobit模型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整体和城乡两个角度分别研究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能够提高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参与率及资产占比,风险偏好家庭对金融资产及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入较大,风险偏好确实能够推动家庭对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市场的参与行为。具体分析各类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情况后发现:风险偏好的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最高,并且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加上,家庭越厌恶风险,股票投资越低。其次,可以发现城乡差异下,户主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影响不同,风险态度对于城镇家庭在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上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庄岩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4%,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59%,预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在老年人口中,由于妇女期望寿命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凌霄  贾旭光  
本文运用理论模型对家庭教育消费和其他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使用PanelData经济计量模型根据我国不同省区城镇居民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省区居民教育支出的大幅度增加都或多或少挤占了他们的其他消费,对西部低收入省区居民的负面影响最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董晓宇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对当前消费有促进作用;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最高的是无风险的通货和存款;家庭普遍现象是财产性收入少,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贡献小;中低收入的男性户主家庭消费低于女性户主家庭;高学历和婚姻状态正常的家庭消费更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勇  
本文根据拥有住房的套数,将城镇家庭划分为城镇无房家庭、城镇刚需家庭和城镇投资家庭。通过重新编制201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得到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数据,然后采用CFPS2014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拥有住房套数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住房套数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利用补偿变动方法研究住房套数对城镇家庭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和提高居民福利,政府制定住房及消费政策时应该首先关注城镇无房家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周涵  
本文采用1991年至2016年年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定量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是把双刃剑,有利于扩大内需;(2)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使老年城镇家庭敢消费、愿意消费;(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通过"银发产业"带动银发消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青  董晓宇  
本文利用CHFS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城镇家庭资产存量及其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无房家庭和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都受收入、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影响;有房家庭的消费支出与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和消费理论更符合;不论高收入还是低收入有房家庭消费都明显受其住房价值影响,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明显;风险资产变动对低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无风险资产变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影响,总体来看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保账户资金虽然不能当期使用,但却是中低收入家庭良好的预期保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显著提高了收入水平较高、拥有多套自有住房的家庭和小产权自有住房家庭的总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石永珍  王子成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住房资产、金融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没有财富效应;生产经营性资产对总消费的影响大于金融资产;对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住房资产对总消费有财富效应,其影响略大于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增长促进了基本生活需求型消费;金融资产对两类消费的财富效应均主要受风险性金融资产影响;高收入家庭、多套房家庭、中老年家庭表现出较大的住房资产财富效应;拥有一套大产权自有住房的青年家庭具有较大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孟宏玮  闫新华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分析金融素养对城镇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且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金融素养可以显著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从区分金融素养的不同构成维度发现,金融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研究还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金融可得性和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总支出和家庭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金融素养和家庭消费理论,对于激发和释放城镇家庭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阮小莉  彭嫦燕  郭艳蕊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调查数据,实证比较分析了不同消费信贷形式对城镇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信贷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消费信贷形式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拥有消费贷款或者信用卡的家庭消费水平都会更高,而拥有消费借款的家庭消费总量会更低。消费信贷对城镇家庭消费构成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消费信贷对家庭温饱类消费占比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居住类和文教类消费占比的影响大都为正。本文对于进一步发展不同消费信贷形式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阮小莉  彭嫦燕  郭艳蕊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调查数据,实证比较分析了不同消费信贷形式对城镇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信贷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消费信贷形式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拥有消费贷款或者信用卡的家庭消费水平都会更高,而拥有消费借款的家庭消费总量会更低。消费信贷对城镇家庭消费构成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消费信贷对家庭温饱类消费占比的影响都显著为负,而对居住类和文教类消费占比的影响大都为正。本文对于进一步发展不同消费信贷形式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