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8)
2023(12272)
2022(10404)
2021(10177)
2020(8436)
2019(19546)
2018(19658)
2017(37514)
2016(20651)
2015(23078)
2014(23322)
2013(21796)
2012(20257)
2011(18349)
2010(19155)
2009(17854)
2008(17633)
2007(15978)
2006(14506)
2005(12977)
作者
(57739)
(48047)
(47617)
(45673)
(30967)
(22803)
(21740)
(18436)
(18433)
(17472)
(16372)
(16367)
(15749)
(15379)
(15279)
(14699)
(14123)
(14042)
(13870)
(13860)
(12293)
(11899)
(11775)
(11365)
(10882)
(10849)
(10712)
(10608)
(9802)
(9722)
学科
(76055)
经济(75864)
管理(55526)
(52376)
(44809)
企业(44809)
方法(32218)
数学(26527)
数学方法(25879)
(23581)
中国(23387)
(20843)
(19604)
业经(18572)
(17503)
理论(17295)
农业(14477)
(14470)
银行(14434)
(14165)
(14104)
金融(14096)
(13949)
地方(13886)
(13886)
(13479)
贸易(13473)
(13457)
(13099)
教育(11918)
机构
大学(283331)
学院(283037)
(112102)
经济(109478)
管理(105502)
研究(101686)
理学(89685)
理学院(88623)
管理学(86621)
管理学院(86091)
中国(77380)
(61129)
科学(60974)
(57624)
(52128)
(47399)
研究所(46969)
中心(45588)
(45422)
财经(43403)
(40628)
师范(40224)
业大(39828)
(39387)
北京(39066)
(36884)
农业(36797)
(35178)
经济学(33414)
师范大学(32256)
基金
项目(182724)
科学(143770)
研究(137188)
基金(130968)
(114888)
国家(113561)
科学基金(96204)
社会(85756)
社会科(80130)
社会科学(80106)
(71245)
基金项目(66932)
教育(65585)
自然(61411)
(60888)
自然科(60031)
自然科学(60008)
自然科学基金(58958)
编号(57215)
资助(55140)
成果(49899)
重点(41522)
课题(41259)
(40930)
(38781)
(37674)
教育部(35224)
(35201)
创新(35044)
项目编号(34738)
期刊
(132002)
经济(132002)
研究(90288)
中国(65015)
(44746)
学报(44268)
(44268)
教育(44043)
管理(41637)
科学(40845)
大学(34454)
学学(31872)
农业(30106)
(29825)
金融(29825)
技术(25952)
财经(21760)
业经(21062)
经济研究(21051)
(18762)
问题(16168)
(16033)
图书(14339)
(14229)
统计(14035)
世界(13803)
(13584)
(13103)
论坛(13103)
职业(12880)
共检索到44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浩  郭秀云  
人口快速老龄化和“三孩政策”的出台,使得如何平衡家庭照顾责任的两性分工以及建立怎样的社会照顾政策体系成为重要议题。文章关注家庭照顾与社会照顾之间的联系,结合西方福利国家实践发展,从性别分工视角阐述重构社会照顾体系的必要性。通过引入“去性别化”概念,对经济支持、服务支持和时间支持三类照顾服务政策的性别公平效果进行评价,讨论构建具有“去性别化”特质社会照顾政策体系的积极意义。基于中国当前人口和社会情境约束的考虑,我国社会照顾体系重构应合理借鉴西方福利国家经验,既要考虑家庭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出台家庭照顾者支持、照顾服务社会化等相关政策,更要着力推进“男性亲职假”和家庭津贴制度等政策创新,推动两性在家庭照顾和劳动力市场中的公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瑜  庄忠青  李雨婷  
儿童照顾制度体现了照顾责任在国家与家庭之间以及两性之间的分工。文章认为,中国与德国在儿童照料方面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均推崇家庭是儿童照顾的服务主体,但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德国通过建立完善慷慨的津贴与育婴假制度积极保障家庭照护职能,并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托育服务建设,使德国在儿童照顾领域的制度导向从"就业男性主导"模式向支持"双职工"模式转变。而中国长期将儿童照顾视作家庭内部事务。鉴于此,中国应当积极更新儿童福利理念,通过适度延长产假时间以及建立普惠性公共托育服务体系等制度安排,让照顾责任逐步向国家—家庭共担模式转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丰华琴  
公共治理理论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社会福利政策变化的重要依据。从公共治理理论出发,探讨英国自济贫法时代以来社会福利供给模式的变化表明:英国福利供给模式经历了以"公民社会"为主导向以"国家"为主导再向"国家与公民社会共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而"国家与公民社会共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是福利国家发展的共同趋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杨文庄  
西方国家早期的家庭政策是通过普适性的福利性手段减少家庭贫困,全面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完成人口转变之后,家庭的发展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为达到国家的人口战略目标,西方国家的家庭政策从覆盖全民的福利性保障,逐渐转为在保证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鼓励生育。当前西方国家在家庭政策的实施中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家庭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产假、生育补贴和工作保护,以及儿童看护和教育政策。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政策的已有经验,我国家庭政策体系可以采取"保基本、广覆盖、福利与调控人口并重"的政策路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学勇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转型继续深入进行必须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如何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保障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是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西方福利国家在社会建设和福利分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研究福利国家建构的基础、政治逻辑与发展趋势,能为我国制定和发展社会政策以及提高公民福祉提供宝贵的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谷甜甜  张建坤  李灵芝  雒香云  
养老服务体系受到福利类型差异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本文根据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对于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以瑞典、英国、美国、日本、法国为例,对不同福利类型下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历史和标志性事件进行系统梳理,将五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而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界定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并从明确养老服务体系战略目标、加速迈进快速发展中期、平稳衔接快速发展后期和完善过渡期老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谷甜甜  张建坤  李灵芝  雒香云  
养老服务体系受到福利类型差异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本文根据哥斯塔·埃斯平-安德森对于福利国家类型的划分,以瑞典、英国、美国、日本、法国为例,对不同福利类型下养老服务体系形成历史和标志性事件进行系统梳理,将五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而探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界定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阶段,并从明确养老服务体系战略目标、加速迈进快速发展中期、平稳衔接快速发展后期和完善过渡期老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彦丽  
后工业化时代,欧洲福利国家面临去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就业带来的失业、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家庭结构不稳定、无法协调家庭与工作等新社会风险。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后工业化进程中福利国家或多或少转向社会投资政策。北欧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在此过程中走得最远,成功地将积极的社会投资政策与传统福利国家"消极补偿型"福利政策相结合。借鉴欧洲福利国家经验,我国应该大力推动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力市场安全性,鼓励终身教育与延迟退休或灵活退休政策相结合,并系统策划、实施针对儿童的社会投资政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任宝贵  陈晓端  
美国中小学都有自己的家庭作业政策。其家庭作业政策一般包括家庭作业目的;教师、学生、家长的责任;家庭作业时间;家庭作业内容以及家庭作业帮助方式及内容的介绍等。我国之所以家庭作业泛滥、学生负担沉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作业政策以规范、引导教师、学生、家长等的家庭作业活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群  安晓敏  
北欧各国因其建立的“北欧模式”而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典范,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们在福利国家制度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对北欧福利国家的危机,对9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福利国家的改革进行了分析,这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大凤  唐娅玲  
从政策过程来考察,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政策值得借鉴,如环境政策制定立法效力强、主体多元和实施细则具体可行,环境政策执行权力配置合理、职责明确、方式多样和约束机制健全,环境政策评估法制保障、对象明确和信息机制完善,环境政策监控信息透明、注重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完善考核机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环境政策经验,通过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实施效力、完善评估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机制来改善我国环境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自从1948年英国首先在西欧建立了第一个“福利国家”以来,到80年代前期,社会福利支出在西方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平均已超过30%。40年以后,它们为“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付出的代价,已经大到它们的经济力量难以支撑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西方国家一方面正在小心翼翼地力求限制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则在探索各种改革方案。近年来,“智利模式”被认为是“福利国家”在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个新的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浩淼  仲超  
工作福利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自由主义福利国家兴起的一种发展型社会救助改革模式。美英两国的改革实践表明,工作福利的实施需要以存在福利依赖为前提条件,且受到社会救助水平和社会排斥程度的约束。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存在福利依赖但并不普遍,同时社会救助水平较低、劳动力市场排斥程度较高,因而工作福利在我国社会救助改革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我国社会救助可以适当借鉴工作福利模式,树立保障与发展相结合的救助理念,以"工作能力"为核心指标对受助者进行分类,并据此构建保障型和发展型救助项目体系,最终实现由"兜底保障"到"促进发展"的阶段转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伟强  
英国教育福利政策在其福利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几番变革。经典福利国家时期推行了"国家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福利国家紧缩时期推行了"市场主导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市场效率优先"作为政策伦理诉求;社会投资国家时期推行了"混合治理范式"教育福利改革,将"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作为政策伦理诉求。其对于后福利时代我国教育福利事业发展的启示是:发挥"政府—市场—家庭"多元混合教育福利治理的合力作用;追求"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平衡"教育福利政策价值目标;将教育福利作为破解我国儿童贫困代际传递难题的根本途径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红  石伟平  
战后西方国家再就业培训政策经历了就业培训时期、创业培训时期和多元培训时期三个阶段的演变,各国基本上建立和完善了再就业培训体系。当前,西方国家主要从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生涯指导、建立和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改进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强化了再就业培训在应对失业问题中的作用。借鉴其经验,我国应当首先从建立灵活、弹性的培训模式,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培训内容两方面来完善再就业培训实施模式;同时加强财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尊重对象的个体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以改进我国的再就业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