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
- 2023(1562)
- 2022(1334)
- 2021(1297)
- 2020(1051)
- 2019(2384)
- 2018(2264)
- 2017(4262)
- 2016(2156)
- 2015(2481)
- 2014(2364)
- 2013(2130)
- 2012(1977)
- 2011(1718)
- 2010(1918)
- 2009(1683)
- 2008(1708)
- 2007(1656)
- 2006(1460)
- 2005(1375)
- 学科
- 济(7294)
- 经济(7275)
- 业(6559)
- 企(5184)
- 企业(5184)
- 管理(4695)
- 中国(2810)
- 农(2802)
- 方法(2446)
- 融(2296)
- 金融(2296)
- 银(2205)
- 银行(2203)
- 财(2149)
- 行(2086)
- 数学(2038)
- 数学方法(2020)
- 制(2016)
- 家(1982)
- 贸(1866)
- 贸易(1865)
- 易(1834)
- 农业(1796)
- 关系(1559)
- 世界(1536)
- 业经(1481)
- 学(1422)
- 国家(1391)
- 私(1224)
- 问题(1220)
- 机构
- 大学(29278)
- 学院(27941)
- 济(12662)
- 经济(12430)
- 研究(11021)
- 管理(10891)
- 中国(9840)
- 理学(9073)
- 理学院(8959)
- 管理学(8817)
- 管理学院(8758)
- 京(6427)
- 财(6291)
- 科学(5900)
- 中心(5717)
- 所(5412)
- 农(4985)
- 财经(4877)
- 研究所(4858)
- 江(4551)
- 经(4490)
- 北京(4226)
- 经济学(4057)
- 范(4014)
- 师范(3984)
- 银(3944)
- 院(3884)
- 银行(3826)
- 财经大学(3721)
- 农业(3717)
共检索到48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师 白军飞 仇焕广 王晓兵
利用全国6个城市1340户家庭详细消费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家庭在外饮食中的肉类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城市家庭人均在外肉类消费在肉类总消费中仍占有显著的比重(平均近30%);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在外肉类消费有重要影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外肉类消费显著增加;不同代际居民的在外肉类消费差异明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建华
对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发生银行危机进行分析表明: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也没有有效防止银行系统性危机发生的实证。目前我国银行业既积累了较高的风险,同时又具备一定的防范外来冲击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及环境,但从以缺乏清偿能力为特征的隐性危机向以流动性紧张为特征的显性危机转化的可能性需要特别注意。考虑到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我国目前不宜推行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清偿能力 流动性紧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韦玉刚
美国几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 ,在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和有效的最后贷款人机制的配合下 ,存款保险制度能够较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近几年来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然而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恐慌性银行挤提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中国的金融监管能力和银行风险内控机制的状况 ,指出目前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仅意义不大 ,而且会导致严重的金融业道德风险问题。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危机 银行挤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经营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将其吸收的居民个人存款向特定的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当这些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破产清算或者其他经营危机时,由后者以资金援助、赔偿保险金等方式支持其清偿能力的一套制度安排。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就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相关决策部门也认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条件已经成熟。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不仅直接关系着数亿储户的利益和未来资金安排,而且关系着相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至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弘
利用按揭贷款购房已经成为中国居民家庭最为重要的消费行为之一。住房按揭贷款通过"挤压效应"和"补偿效应"影响家庭消费行为,进而改变家庭消费结构。利用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家庭不同种类消费项目的需求刚性不同,住房按揭贷款的发生对不同消费品造成的"挤压效应"和"补偿效应"也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出差异。综合分析,现阶段家庭贷款购房过程中,家庭消费结构变化受到住房按揭贷款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住房按揭贷款 家庭 消费结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冰 刘洪玉
本文利用1999年3月到2002年10月北京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微观数据,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家庭申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贷款利率、房价收入比和家庭收入特征属性对其贷款价值比率(LTV)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购房家庭选择贷款价值比率,分别有显著的逆向和正向效应;与房价收入比相比,贷款利率的变化对家庭贷款需求的影响更大;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不同收入家庭贷款价值比率选择的影响无差异,但在房价收入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民家庭选择的贷款价值比率会相应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燕子 罗剑朝
文章基于河南省家庭农场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总体、注册类、未注册类家庭农场贷款的需求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贷款需求普遍强烈,注册类家庭农场的贷款需求比例最高。专门贷款产品对总体家庭农场贷款需求影响程度最高;电商平台对注册类家庭农场贷款需求影响程度最高;担保费优惠政策对未注册类家庭农场贷款需求影响程度最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欣 周弘
金融市场对于支持和鼓励家庭借款进而刺激家庭消费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作为家庭消费金融意识的重要体现,居民借款行为正在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认为居民家庭借款行为包含两层含义:1.家庭是否有借款;2.家庭借款渠道的选择。利用CFPS调查项目中京沪粤三省市家庭借款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对影响居民家庭借款行为的家庭个体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解析了不同家庭个体特征对借款行为的影响情况,并得出有关结论与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张旭阳 吴锟
借贷对于平滑家庭支出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不成熟借款者的债务累积。鉴于家庭金融素养异质性较大,且不同借贷类型的利率差异会对家庭债务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金融素养家庭的贷款渠道、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家庭贷款获取方面有促进作用,但对家庭组合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的提高有效降低了家庭综合贷款利率;随着金融素养的提高,家庭购房贷款中银行贷款占比明显增加,从正规渠道(银行)获得贷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贷款的利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立盼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家庭住房贷款对我国家庭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贷款对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住房贷款主要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耐用品消费有抑制作用,对高收入家庭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防止家庭过度负债引发的债务紧缩效应,同时要加强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家庭住房贷款 CHFS 消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军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工作调动或户口迁移等原因,需要到外地安家或工作,但在人走时,原来存入银行的存款,特别是未到期的定期存款若提前支取,银行只能按活期利率计息,损失较大;若到期后再取,本人要往返较远的路程。怎么办?异地托收存款可帮助你存款“搬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维国
融资难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瓶颈,融资难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本文分析了贷款融资对家庭农场创设、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从农业本质、金融机构偏好、法律的角度探讨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所面临的担保困境及原因,并以贷款保障分类方法为框架,构建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的担保机制。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贷款融资 担保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