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3)
- 2023(6150)
- 2022(5104)
- 2021(4479)
- 2020(3749)
- 2019(8509)
- 2018(8124)
- 2017(16514)
- 2016(8323)
- 2015(9423)
- 2014(9141)
- 2013(9020)
- 2012(8508)
- 2011(7792)
- 2010(7799)
- 2009(7150)
- 2008(7160)
- 2007(6375)
- 2006(5466)
- 2005(4825)
- 学科
- 济(45449)
- 经济(45368)
- 业(27315)
- 方法(26098)
- 管理(25599)
- 数学(23378)
- 数学方法(23268)
- 企(22319)
- 企业(22319)
- 财(11809)
- 中国(10804)
- 农(10272)
- 业经(8254)
- 贸(8040)
- 贸易(8039)
- 易(7771)
- 融(7204)
- 金融(7204)
- 学(6990)
- 务(6907)
- 财务(6905)
- 财务管理(6889)
- 农业(6808)
- 企业财务(6707)
- 制(6685)
- 理论(6650)
- 银(6417)
- 银行(6413)
- 行(6123)
- 地方(6113)
- 机构
- 大学(132527)
- 学院(128367)
- 济(62581)
- 经济(61735)
- 管理(53573)
- 理学(47750)
- 理学院(47334)
- 管理学(46806)
- 管理学院(46567)
- 研究(39324)
- 财(30394)
- 中国(29554)
- 京(25359)
- 财经(25331)
- 经(23356)
- 经济学(22119)
- 经济学院(20320)
- 科学(19886)
- 财经大学(19389)
- 中心(18240)
- 所(17709)
- 江(16972)
- 商学(16249)
- 商学院(16121)
- 研究所(16046)
- 北京(15645)
- 范(15558)
- 师范(15427)
- 农(15337)
- 业大(15240)
- 基金
- 项目(88523)
- 科学(72693)
- 基金(69695)
- 研究(65464)
- 家(60193)
- 国家(59276)
- 科学基金(52314)
- 社会(47326)
- 社会科(45040)
- 社会科学(45032)
- 基金项目(36287)
- 自然(31549)
- 省(31514)
- 自然科(30909)
- 自然科学(30902)
- 教育(30653)
- 自然科学基金(30428)
- 资助(28745)
- 划(26731)
- 编号(24170)
- 部(21856)
- 国家社会(21307)
- 教育部(20100)
- 成果(19682)
- 重点(19494)
- 人文(19309)
- 创(18592)
- 发(17911)
- 制(17807)
- 大学(17750)
共检索到178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依据生命周期均衡收入分配原理,构建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收入分配适度水平及其"互补替代"数理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发现:(1)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收入分配存在"替代"关系,而在退休年龄延长的条件下,二者存在"互补"关系;(2)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替代的均衡点是家庭有2个子女,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家庭子女养老与个人养老边际替代率递减;(3)伴随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子女养老收入再分配系数下降,个人养老收入分配系数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于前者下降幅度;(4)家庭子女养老与个人养老之间的"互补替代"效应呈现为"倒V形"曲线,且其替代的均衡点与总和生育率2.1的更替水平存在契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晨蕾 郑庆昌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三个维度出发,运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剖析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及其不同健康状况老人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是社会养老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社会养老通过老人实际居住安排的调节效应对生活照料起到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第三,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健康差异。社会养老只对健康评级为"I"或"II"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影响显著。此外,居住安排也只强化了健康评级为"I"和"III"老人生活照料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 卡兹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静
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是否会替代家庭养老的功能,在理论上没有明确预期。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均对家庭养老有替代效应,但不是完全替代;这主要体现在子女给老人的赡养费减少,实物帮助没有显著变化;虽然养老保险减弱了老人与子女同住的主观意愿,但对实际居住安排的影响不大;经济状况差、健康状况好、没有照看孙辈的老人,其赡养费受养老保险的负向影响更强,这说明子女既有利他主义,也有交易动机。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适当提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召华 王蕾 罗宇溪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逆概率加权后,运用差分-断点法分析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在经济支持与精神慰藉两方面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替代效应。分析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使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减少了23%;在精神慰藉方面,新农保养老金收入降低了子女与父母同住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了子女探望父母的次数。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养老金收入对至少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影响较大,对只有女儿的家庭几乎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尽管社会养老提高了老人的经济独立性,但弱化了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因此,在社会养老不断推进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避免出现空巢家庭,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芳 李锐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新农保是否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替代性,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本文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新农保政策对不同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支持金额对养老金收入并不敏感。因此,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仍未根本动摇家庭养老模式。政府须在财力允许和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
关键词:
新农保 子女经济支持 替代性 地区差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方华 臧敦刚
论文基于2020年对全国200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处理,重点研究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性别和职业类型对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具有负向作用;(3)收入水平和长期居住地点正向影响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和丰富养老事业理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傅伟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长期护理相关的公共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绝大多数的长期护理以非专业家庭照料形式存在。随着护理需求的扩大和成本的飙升,理解非专业照护的作用对于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日趋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我国公共养老服务政策,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我国非专业照护对于专业照护的替代作用。利用最新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日常时期,家庭照料对家政服务利用和支出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在临终前的特殊时期,二者才呈现出互补关系。这表明我国公共的养老服务政策应当首先激励、支持和配合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充分赋予家庭优先选择权,而不是以政府购买的公共养老服务取代或弱化家庭照料活动。
关键词:
长期护理 家庭照料 替代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傅伟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长期护理相关的公共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绝大多数的长期护理以非专业家庭照料形式存在。随着护理需求的扩大和成本的飙升,理解非专业照护的作用对于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日趋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我国公共养老服务政策,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我国非专业照护对于专业照护的替代作用。利用最新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日常时期,家庭照料对家政服务利用和支出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在临终前的特殊时期,二者才呈现出互补关系。这表
关键词:
长期护理 家庭照料 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王彩云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雪 马肖曼
利用2013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文章从父母个人特征、子女特征、区域分布三方面入手,运用Logistic模型,对新生代流动家庭子女受教育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生代流动家庭子女随迁地就学趋势十分明显。不同区域流入地子女随迁就学率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家庭,子女随迁就学率分别低20%和22%。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与子女随迁就学机会呈正相关。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家庭中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随迁地就学的可能性越大。而母亲个人特征对子女教育选择影响比较小。新生代流动家庭的流动距离越短,子女越容易发生随迁地就学。整体显示,新生代流动家庭...
关键词:
乡-城 新生代 流动家庭子女 教育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446个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动机不尽一致,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负担相对较重,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效果不容乐观,农村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不仅面临风险约束,而且存在投资支出的结构性偏差。投资意愿作为影响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投资水平的先决变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本文基于Logit和Pr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家庭在校子女数量与农村居民的教育投资意愿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自愿性教育支出主导型家庭比强制性教育支出主导型家庭表现出更强的教育投资意愿,家庭收入水平以及对教育支出"投资"性质的认知程度对农村居民的教育投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预期不同的是,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芳 彭代彦
本文对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层次的探讨,并对该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子女外出务工对"空巢"家庭养老的诸多方面,例如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产生了显著影响,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因父母的经济、身体和心理状况,子女的收入和家庭状况,以及老人的配偶和老人有几个子女等状况而异。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空巢”家庭 家庭养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王永丽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适应问卷》调查了114名离异家庭子女的个体适应与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类型子女的社会适应以及个体适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关系能显著地预测离异家庭子女的个体适应,而应对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个体适应之间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夫妻离异现象,积极关心离异家庭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加强专业性的干预机制。
关键词:
离异家庭 青少年 心理适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夏传玲,麻凤利
通过因素分析法,在大型经验调查数据上构建出测量家庭养老功能的多项指标,并据此分析了子女数对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种功能的影响。其结论是:子女数对此三种功能没有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因此,“随着子女数下降,家庭养老功能将削弱”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