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1)
- 2023(14484)
- 2022(12205)
- 2021(11257)
- 2020(9196)
- 2019(21127)
- 2018(20613)
- 2017(39234)
- 2016(21442)
- 2015(24227)
- 2014(24539)
- 2013(24119)
- 2012(23110)
- 2011(21065)
- 2010(21801)
- 2009(20200)
- 2008(20291)
- 2007(18868)
- 2006(16860)
- 2005(15273)
- 学科
- 济(93246)
- 经济(93147)
- 管理(58489)
- 业(57930)
- 企(44527)
- 企业(44527)
- 方法(33658)
- 农(30559)
- 中国(30400)
- 数学(28952)
- 数学方法(28591)
- 地方(26538)
- 业经(21933)
- 财(21830)
- 农业(20351)
- 制(17962)
- 贸(17929)
- 贸易(17913)
- 学(17829)
- 易(17318)
- 银(16702)
- 银行(16671)
- 融(16096)
- 金融(16093)
- 行(16091)
- 策(14659)
- 发(14544)
- 环境(14467)
- 和(14414)
- 技术(14118)
- 机构
- 学院(309861)
- 大学(306000)
- 济(128794)
- 经济(125805)
- 管理(114107)
- 研究(112063)
- 理学(95682)
- 理学院(94525)
- 管理学(92888)
- 管理学院(92288)
- 中国(85901)
- 科学(67201)
- 京(66600)
- 财(61020)
- 所(57596)
- 农(54649)
- 中心(51926)
- 研究所(51647)
- 江(51001)
- 财经(46259)
- 业大(44367)
- 范(44148)
- 师范(43741)
- 北京(43019)
- 农业(42428)
- 经(41758)
- 州(40652)
- 院(40281)
- 经济学(38564)
- 省(35816)
- 基金
- 项目(194810)
- 科学(152115)
- 研究(148858)
- 基金(136038)
- 家(117970)
- 国家(116549)
- 科学基金(98246)
- 社会(91870)
- 社会科(86834)
- 社会科学(86809)
- 省(78856)
- 基金项目(70801)
- 教育(68979)
- 划(65832)
- 编号(63270)
- 自然(60359)
- 自然科(58829)
- 自然科学(58810)
- 自然科学基金(57731)
- 资助(55677)
- 成果(53538)
- 发(47918)
- 课题(45660)
- 重点(44489)
- 部(42734)
- 创(40662)
- 发展(38959)
- 展(38282)
- 性(38107)
- 创新(37861)
共检索到496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李建民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家庭发展能力是家庭凭借所获取的资源满足每一个家庭成员生活与发展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支持、经济、学习、社会交往与风险应对等6个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家庭内部建设与外部社会支持两个途径得以实现。但是,在家庭变迁加剧,家庭功能弱化、转化、外化与社会化的背景下,家庭需求与家庭功能的对应结构失衡、家庭功能供求的自我均衡机制失灵,家庭能力建设比以往更加依赖外部的支持。因此,应聚焦家庭核心功能与需求的变化,深入探讨我国居民家庭面临的困境,将家庭作为社会政策的基本对象,积极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环境和制度支持,全面促进家庭发展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家庭发展能力 家庭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民
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的路径。由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背景和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家庭政策的发展方向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与发达国家"去家庭化"的方向相反,我国家庭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家庭化",即基于家庭责任前提构建福利保障体系,通过强化家庭功能实现为公民提供福利和保障的目标。我国的家庭政策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补充社会福利发展水平低造成的保障程度不足,提升家庭自身福利供给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家庭变化产生的问题,调整社会福利配给和组织方式,扩大以家庭为生计单位的福利保障。我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要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重点,包括就业支持政策和供养家庭支持政策两大类。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政策 福利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从鄂西农村与华北农村的差异出发,基于家庭策略的视角探讨了家庭发展能力的有效基础。鄂西农村相对薄弱的半工与半耕、低度的代际合力以及有限的人生任务,与华北农村相对充分的半工与半耕、紧密的代际关联以及近乎无限的人生任务存在鲜明差异,最终体现为家庭发展能力的差异。根据家庭发展能力的不同,农民家庭可以大致划分为发展型家庭、维持型家庭和救助型家庭等三种类型。农民家庭的"分类治理"是激活家庭发展能力,实现家庭政策落地的重要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安琪 杨国涛 武嘉旭
近年来,我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其发展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系统梳理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支持性政策法规相关内容,本文从质性文本分析的角度,梳理总结2013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的整体性特征,并依据特征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家庭农场的政策法规特征为:方向上兼顾一贯性与多样性、结构上侧重阶段性与现实性、主体上关注府际职能的广泛性与协调性。为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应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推动多样政策供给;明确法律主体地位,加快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执行部门间协同治理,明确部门职责边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房芬 万桃 姚译然 罗娟
家庭农场在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作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先行试点地区,其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与完善。为更好地了解上海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395户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土地经营规模、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农业机械数量、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微观因素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出各指标对家庭农场年收入的相关系数。同时,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农场发展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 职业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云 尚旭东
家庭农场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基于省级行政区财政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文本分析,得出当前省域财政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资金支持"、"涉农补贴"、"项目配套"、"信贷支持"、"保险服务"和"税费优惠",具体扶持措施既有针对要素集聚过程中相关当事人、物资和项目的奖补,也有对服务生产和经营环节涉事主体、产品和税收的补贴,还有对农场主进取和绿色生产行为、银行和保险机构配合政策的回报。但是对政策工具间是否具有传导性和替代性、各类政策工具效力的比较与筛选欠缺设计,成为下一步各地政策工具调整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财政 家庭农场 政策文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文革 王磊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关注的能源领域,无论从能源消费总量还是能源效率方面来看,金砖国家都已占据重要地位,能源合作已成为新时代促进金砖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分析金砖各国最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情况,并结合能源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指出金砖国家应从加强能源需求管理、建立实质性能源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广泛开展能源合作。
关键词:
金砖五国 能源生产 能源消费 博弈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小维 蒋玉娟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女性地位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进行重要论述,为中国女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男权主义下的性别歧视、资本逻辑与追求效益最大化下的就业歧视、家务劳动耗费无补偿化、政策法规的模糊性、多样角色冲突等加重了女性就业与生存发展的压力。促进两性和谐联合发展、充分展现女性本质、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是女性从家庭走出来投入到社会劳动中的价值诉求。要真正促进女性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女性社会参与率和劳动率,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建构两性和谐的社会发展制度,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并纳入劳动耗费补偿中,增强对女性的教育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雪融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首先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条件、困境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存在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淑荣
辽宁是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产业优势削弱等现象。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重新选择战略方向和领域的抉择。一方面,海洋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在辽宁拥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扶持有助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完善、战略联盟建立、核心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熹 汪泓 肖峻
利用社会保险精算理论和上海养老保险统计数据,从上海"城保"微观角度对人口导入、延迟退休和发展经济三种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改革政策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导入政策能够改善人口老龄化结构,对养老基金缺口的影响显著,导入人口比例越高,养老基金扭亏为盈的时间就越早;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短期内和长期内都可以缩小养老基金赤字,但长期内并不能缩短基金扭亏为盈的时间;在2008~2018年窗口期,无论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快慢与否,养老基金缺口受经济增长影响较小,存在基金缺口的"窗口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健发展出台了众多农业政策,这些政策不是一经出台就迅速发挥应有作用,而是具有相应的发展机制和路径。从机制来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引导带动、干预调控、激励促进等机制,而路径则根据具体政策的差异需要特定实施对策。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村经济 发展机制 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魏颖 马海涛 强彬彬 曹方 王仰东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国家自创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试点与区域创新载体,深刻影响着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对中国21个国家自创区的综合数据分析,探讨国家自创区支撑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作用机制与典型发展路径,深入研究国家自创区支撑区域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英 韩永强
提升中等收入家庭消费韧性,既是活跃消费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内循环高效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构建多维指标,综合测度了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费韧性,并实证检验了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等收入家庭消费韧性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但区域分化问题愈发严重。经济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工资的提升,有利于提升中等收入家庭消费韧性;而家庭杠杆比例的提升、失业率的增长、贷款成本的提高和消费品价格的提升,则会抑制中等收入家庭消费韧性。
关键词:
中等收入家庭 消费韧性 熵权法 区域分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中培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量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标准,从社会安全网视角分析基本生活需要保障路径。研究表明:城乡地区有近三成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未能达到基本生活需要标准,部分社会政策项目设计存在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不充分和地区不平衡问题,政府、亲属分别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最主要的正式和非正式保障途径。基于此,重视基本生活需要标准测量并纳入民生决策范围,提高相关社会政策项目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安全网中社会互助等非正式保障途径的作用,是实现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的有效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