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4)
- 2023(16760)
- 2022(13771)
- 2021(12953)
- 2020(10666)
- 2019(24088)
- 2018(23917)
- 2017(46328)
- 2016(24693)
- 2015(27253)
- 2014(26595)
- 2013(25457)
- 2012(23189)
- 2011(20589)
- 2010(20761)
- 2009(19012)
- 2008(18200)
- 2007(16229)
- 2006(14504)
- 2005(12449)
- 学科
- 济(98247)
- 经济(98132)
- 业(78181)
- 管理(70541)
- 企(56212)
- 企业(56212)
- 农(48861)
- 方法(38110)
- 数学(33511)
- 数学方法(33044)
- 农业(32330)
- 中国(30518)
- 业经(26455)
- 财(24156)
- 地方(21974)
- 技术(20920)
- 制(20150)
- 贸(17502)
- 贸易(17490)
- 策(17273)
- 易(17034)
- 银(16002)
- 银行(15981)
- 学(15574)
- 发(15514)
- 行(15319)
- 理论(14677)
- 融(14514)
- 金融(14511)
- 环境(14425)
- 机构
- 学院(332250)
- 大学(326783)
- 济(141947)
- 经济(139036)
- 管理(134926)
- 理学(116646)
- 理学院(115474)
- 管理学(113595)
- 管理学院(112929)
- 研究(108390)
- 中国(84288)
- 京(66983)
- 财(63045)
- 科学(62707)
- 农(62532)
- 中心(52915)
- 所(51220)
- 江(50761)
- 财经(49699)
- 业大(49599)
- 农业(47437)
- 研究所(46220)
- 经(45507)
- 范(43633)
- 师范(43301)
- 经济学(42583)
- 北京(41027)
- 州(40071)
- 院(39231)
- 经济学院(38360)
- 基金
- 项目(228196)
- 科学(183606)
- 研究(173152)
- 基金(167242)
- 家(144058)
- 国家(142522)
- 科学基金(125150)
- 社会(113182)
- 社会科(107098)
- 社会科学(107075)
- 省(90227)
- 基金项目(88752)
- 教育(78723)
- 自然(78437)
- 自然科(76703)
- 自然科学(76688)
- 自然科学基金(75344)
- 划(74413)
- 编号(71249)
- 资助(65433)
- 成果(56752)
- 创(51744)
- 部(50601)
- 发(50569)
- 重点(50273)
- 课题(48073)
- 创新(47639)
- 国家社会(47240)
- 制(44104)
- 教育部(44062)
- 期刊
- 济(159332)
- 经济(159332)
- 研究(97803)
- 中国(68651)
- 农(63887)
- 管理(49240)
- 财(46696)
- 科学(44679)
- 学报(43497)
- 农业(43150)
- 教育(36848)
- 大学(35744)
- 融(35676)
- 金融(35676)
- 学学(33706)
- 业经(31454)
- 技术(30895)
- 经济研究(23541)
- 财经(23523)
- 问题(23156)
- 业(21790)
- 经(20311)
- 技术经济(16819)
- 科技(16816)
- 世界(16633)
- 现代(16015)
- 版(15913)
- 农村(15699)
- 村(15699)
- 图书(15097)
共检索到49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户籍改革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但极少有人研究农民家庭落户城镇的具体情形。本文通过分析调查资料,发现这种家庭具有半移民特点,即其成员的身份有市民也有农民、职业有务工也有务农、公共服务供给有城市也有乡村,其市民化可能要通过代际过渡来完成;因此,需要农民市民化、家庭公共服务、城市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凌日平 安祥生
半城镇化农民是指在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因家庭资产、社会关系、户籍身份留滞农村而未能彻底城镇化的农村人口。本文采用半城镇化农民朔州问卷调查所获得数据,通过分析在当前城市居留、配偶的随同、流动性和住所安置等安排,讨论半城镇化农民的非农生计策略的决定,分析半城镇化农民的半城镇化特征是否已经减弱;对半城镇化农民的职业分布,以及职业分布下的收入获得、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联系获得、社会公平感获得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非农职业的可持续性及其对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非农生计策略的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维泰 张海霞 宁满秀
川西高山林区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更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和移民安置区。区内水电移民搬迁农户发展面临着自然环境约束和增收致富的双重挑战。文章基于川西高山林区8个县的430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家庭生产要素配置角度,实证分析了水电移民搬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系统讨论了农业、林业和非农就业对移民搬迁增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与迁入地非移民户相比,水电移民搬迁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出5838.78元,增幅为38.90%。在农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减少0.02公顷,农业从业人数占比减少8%,年人均农业收入减少5113.63元;在林业生产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人均林地面积减少3.78公顷,林业季节性劳动力投入总天数增加47.76天;在非农就业方面,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占比提升了1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3645.81元。(2)异质性分析表明,与非产业园区安置方式相比,产业园区安置方式对水电移民搬迁家庭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从拓宽水电移民搬迁农户的增收渠道、加强安置区产业发展以提高就业带动能力、完善搬迁后期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
川西高山林区 水电移民搬迁 家庭收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路 龚刚 李江一
本文利用2013年CHFS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移民经历和户籍地位对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的影响。在对移民家庭的样本选择问题和户籍地位的内生性问题做妥善控制的条件下,本文发现,移民身份只是有限地延缓了移民家庭获得自有住房的进程,而无法获得当地城市户籍则会在根本上抑制家庭的住房需求,这可能是源于非户籍移民面临更大的未来不确定性和职业不稳定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道才 唐凯旋
基于农村信贷排斥理论和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以及安徽省696份农户调查数据,选取信贷排斥、家庭资本两个主变量和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农技培训等特征变量,实证分析了信贷排斥和家庭资本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排斥对农民创业选择的总体影响为负,但存在结构性失衡,其对家庭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影响大于中低家庭资本水平的农民创业者;家庭资本水平与农民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农民本身的资源异质性同样与创业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婵 贺小刚 李征宇
很多学者从个体特质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探讨农民创业行为,而实际上农民的创业选择深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结构如何影响到农民的创业选择,这是一个仍未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基于家庭资本理论将家庭结构分为社会精英家庭与人力残缺家庭,并使用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数据,就两种类型的家庭结构与农民创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的社会精英家庭背景,如有家庭成员担任村干部、拥有党员身份、或者是村里公认的德高望重者,将显著提高其选择创业活动的可能性;而人力残缺家庭,即家庭结
关键词:
创业 农民 社会精英家庭 人力残缺家庭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宁泽逵 宁攸凉
基于陕西留守农民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区位、非农就业机会两大因素对中国家庭农业代际传承的影响。研究发现:区位因素对中国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方向由于中国独特的家庭农业经营体制而不同于以色列等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非农就业机会可显著降低中国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意愿;个人生命周期对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有极重要的影响,45岁是一个重要拐点。化解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不仅要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吸引力,而且要重点加大对45岁及以上的壮年返乡农民的农业生产扶持力度,以加大优秀农业接班人的育成概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宜德,岳青,罗珏,汪和平,汪时东
通过对武穴、巫溪及宁国、岳西4县(市)807户农民家庭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赡养系数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困难仍是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民对合作医疗认可度较高,而加强基金管理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认为要正确处理抗风险与受益面的关系;在宣传动员、组织管理中,要有农民代表参与,充分发挥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等部门的作用;家庭外出流动人口增多对传统合作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农村 合作医疗 家庭调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世美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但并不能转变为城市市民。从家庭视角来看,农业人口市民化可以定义为农业家庭由部分转移到整体转移,最终实现家庭市民化的过程。"分步转移"对传统农村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能力与人力资本能力。家庭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分步转移"决策模型,分别对核心农业家庭的部分劳动力转移、全部劳动力转移和家庭整体转移这三种情形进行成本收益估算,用边际方法分析不同情形下家庭净收益的变化,得出家庭市民化的本质是市民化能力不足。最后,以家庭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11月21~23日,家庭农民农业创新国际研讨会在罗马总部举办。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牛盾大使率团参加会议。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农业创新 国际研讨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思妤
基于家庭结构视角,测量了库区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值,并分析了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移民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生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后期扶持益贫性特征不显著。建议在后期扶持的益贫性策略选择上对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农户实行差异化政策;在宏观产业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地方政府要建立后期扶持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机制。
关键词:
家庭结构 库区移民 贫困脆弱性 后期扶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昊 贺小刚 杨婵
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禀赋、信息、营商环境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创业者可能会选择远离居住地从事跨区域的创业活动。异地创业活动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一个仍未得以解决的研究问题。以往研究多从社会资源、社会嵌入等角度探讨异地创业者的优劣势,本文则基于知识基础观、文化价值观等思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模型。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2662个有效样本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相比本地创业者,外来的异地创业者所开创的创业活动往往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2)在不同创业地的比较中,沿海地区的异地创业活动经营绩效更突出;(3)随着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地理距离的增大,创业者的经营效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4)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受到了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的文化价值观距离的影响,该距离越大则创业效率越高;(5)家庭支持在异地创业活动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家庭支持的强化,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会更加提升,并且地理距离所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也越强。本文的研究为跨区域创业活动的演进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创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知识异质性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对于创业活动的地点选择、家庭支持资源利用也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波文 应望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住农村青壮劳动力是关键,而促进农民立足于农村地区自主创业是一个恰当的对策。使用"千村调查"项目①数据,从家庭背景的研究视角运用二值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民的创业模式。研究发现,当下的中国农村,模仿创业是农民创业的主流形式,家庭背景等一些因素会对农民的创业模式产生影响,精英家庭的创业农民比普通家庭创新创业的概率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外出打工经历、所在地区显著影响了普通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而个人的年龄、风险偏好程度和创业时间却会显著影响精英家庭农民的创业模式。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的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是:(1)树立"榜样作用",发掘广大农民投身于创业的潜质;(2)设立农村创业学院;(3)与高校合作"孵化"创新创业模式并复制推广给农民创业;(4)让普惠金融服务于农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新创业 模仿创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新卫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明确"家庭农场"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已有关于"家庭农场"或类似提法的报道和实践,但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尚属首次。土地作为家庭农场的重要生产要素和平台载体,目前已经在家庭农场培育过程中发挥了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水利建设积极性的关键——山东费县小型农田水利家庭经营责任制的调查国务院研究室调查组十几年前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良种等短期投入增加了,田间管理更精心了,劳动效率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