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5)
- 2023(17512)
- 2022(14579)
- 2021(13387)
- 2020(11097)
- 2019(25026)
- 2018(24842)
- 2017(47887)
- 2016(26070)
- 2015(29072)
- 2014(28972)
- 2013(28609)
- 2012(26062)
- 2011(23491)
- 2010(23422)
- 2009(21488)
- 2008(20888)
- 2007(18588)
- 2006(16429)
- 2005(14207)
- 学科
- 济(107036)
- 经济(106906)
- 业(75081)
- 管理(69430)
- 企(52913)
- 企业(52913)
- 农(48948)
- 方法(45048)
- 数学(39401)
- 数学方法(39048)
- 农业(32460)
- 中国(30656)
- 业经(27358)
- 财(24151)
- 地方(22667)
- 学(22587)
- 贸(19298)
- 贸易(19290)
- 制(19135)
- 易(18711)
- 环境(16702)
- 技术(16482)
- 发(16040)
- 银(15550)
- 银行(15483)
- 理论(15443)
- 融(14904)
- 金融(14903)
- 和(14784)
- 行(14780)
- 机构
- 学院(373274)
- 大学(372577)
- 济(150286)
- 经济(147147)
- 管理(146354)
- 研究(128105)
- 理学(127931)
- 理学院(126491)
- 管理学(124267)
- 管理学院(123617)
- 中国(93969)
- 农(82640)
- 科学(82331)
- 京(78891)
- 业大(65350)
- 所(65021)
- 农业(64261)
- 财(64058)
- 研究所(59850)
- 中心(58247)
- 江(53621)
- 财经(52322)
- 范(49037)
- 北京(48975)
- 师范(48503)
- 经(47923)
- 院(45628)
- 经济学(44770)
- 州(43205)
- 农业大学(41173)
- 基金
- 项目(263971)
- 科学(206606)
- 基金(191992)
- 研究(188183)
- 家(170225)
- 国家(168560)
- 科学基金(143392)
- 社会(120120)
- 社会科(113537)
- 社会科学(113505)
- 省(103374)
- 基金项目(103066)
- 自然(94186)
- 自然科(91986)
- 自然科学(91959)
- 自然科学基金(90300)
- 划(86959)
- 教育(84102)
- 资助(77030)
- 编号(76044)
- 成果(59766)
- 重点(58761)
- 部(57332)
- 发(57083)
- 创(54716)
- 课题(51483)
- 创新(51096)
- 科研(50402)
- 国家社会(49793)
- 计划(48623)
- 期刊
- 济(165462)
- 经济(165462)
- 研究(106072)
- 农(81774)
- 中国(68299)
- 学报(67156)
- 科学(59496)
- 农业(55382)
- 大学(50287)
- 管理(48871)
- 学学(47933)
- 财(44803)
- 教育(35632)
- 融(32700)
- 金融(32700)
- 业经(32230)
- 技术(28830)
- 业(27171)
- 经济研究(25159)
- 财经(24437)
- 问题(24178)
- 经(20862)
- 版(20192)
- 科技(19604)
- 业大(19032)
- 图书(17506)
- 技术经济(17271)
- 资源(17039)
- 世界(17014)
- 现代(16961)
共检索到534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举家外出 农民工家庭消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流动模式对农民工年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越接近举家外出,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消费支出越大,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要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须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举家外出 农民工家庭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但替代效应并不强。研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即通过释放农民工需求来扩大内需必需切实解决农民工持久性迁移特别是家庭持久性迁移问题。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融入意愿 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农民工举家外出并意图融入城市已成为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一个新趋势,而举家外出和融入意愿是否对农民工在务工地的消费产生影响呢?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了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对农民工城市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和融入意愿显著提升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且不受家庭消费水平高低的影响。同时,研究也证实了持久性收入假说,即收入是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农民工家庭的消费行为与储蓄行为之间以及生活消费和住房等其他消费
关键词:
家庭化流动 融入意愿 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永贵 邓江年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13),区分农民工流动类型为家庭化流动和非家庭化流动,以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家庭化流动对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的影响,并检验持久收入假说。研究发现:家庭化流动可显著提升农民工家庭城市消费水平,但降低其消费弹性,对低消费家庭影响尤其明显;同时,持久收入假说成立。因此,切实解决农民工家庭化持久性迁移问题,并通过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破除其预算约束是扩大内需的应有之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荣明
流动家庭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重要形式。本文利用2012年人口流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农民工流动家庭化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会促进其参加当地活动,更能增强心理融入程度,并且可以增强其经济上的融入能力,但是农民工家庭化流动会降低其城市居留意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勇 王鹏飞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而提振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层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降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两个渠道分析了市民化水平影响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市民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市民化水平上升1个标准差将导致农民工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24%。此外,市民化水平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农民工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例将随之相应增加,从而改善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关于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市民化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农民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同时还通过改变日常交往的对象和交往频率,帮助他们逐渐接受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市民化 消费支出 消费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平
本文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家庭化与非家庭化流动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化与非家庭化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家庭化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有助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家庭化农民工在工作强度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其次是身份认同和心理融入维度,在经济整合和社会参与维度的融入程度较低;年龄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工自身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网络对其城市融入也具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稳定的住所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家庭化 非家庭化 流动 城市融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海阳 郑逸芳
本文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融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消费,且有助于提升消费结构。城市融入对外来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大于本地农民工或老一代农民工。本文的重要启示在于,在增加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教育、住房等相关社会福利的保障,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从而挖掘消费的城市融入效应。
关键词:
城市融入 人力资本 家庭消费 社会政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利用2010—2013年CGSS调查数据从迁移结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总体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家庭化迁移模式分为配偶随迁、子女随迁、父母随迁、配偶子女随迁模式、配偶子女父母随迁模式、配偶父母随迁模式、父母子女随迁模式等七种家庭化迁移模式。研究发现,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进一步明朗,配偶子女随迁模式和配偶随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未婚城市农民工父母随迁模式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模式存在着年龄和地区差异。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携父母随迁、携配偶随迁会提升城市农民工幸福感,而非家庭化迁移则对城市农民工的幸福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农民工的这一家庭化迁移历程有利于其真正在城市稳定迁居,实现市民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素琼 张广胜
本文利用2010—2013年CGSS调查数据从迁移结果角度对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总体水平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将其家庭化迁移模式分为配偶随迁、子女随迁、父母随迁、配偶子女随迁模式、配偶子女父母随迁模式、配偶父母随迁模式、父母子女随迁模式等七种家庭化迁移模式。研究发现,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进一步明朗,配偶子女随迁模式和配偶随迁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未婚城市农民工父母随迁模式的比例有所上升。城市农民工家庭化迁移模式存在着年龄和地区差异。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结果发现,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携父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万广圣 晁钢令
从农民工家庭成员长期分居这一基本特征出发,探究分居状态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的分居抑制了农民工家庭在伙食、日用品、房租、水电煤等家庭基本消费项目上的支出,表现出相对节俭的特征;同时,分居刺激了农民工家庭在交通通讯、休闲娱乐、子女教育和赡养父母等其他项目上的消费。这种特征不同于传统家庭的消费特点,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分居状态 家庭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霞 丁浩
本文采用CHIP2002、2007、2008和2013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建立了OLG模型,从预防性储蓄动机与持久性收入两个渠道,验证了子女随迁政策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缓解了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研究发现:第一,与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相比,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高约12%~13%、总消费高约16%~17%、劳均消费高约12%~20%、回寄款占收入比重低约5%~6%。第二,相比子女未随迁农民工家庭,子女随迁政策越宽松,子女随迁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率和消费水平越高。第三,采用LOGIt模型分析发现,配偶随迁、户主工作年限越长,农民工子女随迁概率越大,但一线城市的农民工子女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熊洁
本文运用2013年重庆市农民工家庭调查数据,首先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方法,将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合确定为社会网络融合、文化融合、经济融合、心理融合、职业融合5个维度,然后通过对不同居住方式农民工家庭在城市融合各方面的对比研究,分析公租房对农民工家庭城市融合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家庭 城市融合 公租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