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0)
2023(13849)
2022(12025)
2021(11182)
2020(9439)
2019(21438)
2018(21095)
2017(40501)
2016(22089)
2015(24708)
2014(24315)
2013(23999)
2012(21784)
2011(19436)
2010(19173)
2009(17353)
2008(16617)
2007(14350)
2006(12474)
2005(10729)
作者
(64848)
(53767)
(53554)
(50700)
(34185)
(25977)
(24112)
(21224)
(20441)
(18972)
(18280)
(18108)
(16978)
(16800)
(16487)
(16433)
(16422)
(16085)
(15319)
(15196)
(13678)
(12962)
(12842)
(12231)
(12129)
(11821)
(11807)
(11740)
(10707)
(10687)
学科
(83098)
经济(82988)
(59947)
管理(59858)
(48105)
企业(48105)
方法(40264)
数学(35211)
数学方法(34878)
(24177)
中国(24095)
(21453)
(20575)
贸易(20570)
(20104)
(19484)
业经(18349)
农业(16594)
地方(15990)
技术(13986)
(13480)
(13246)
理论(13161)
环境(13147)
(13048)
(12707)
财务(12645)
财务管理(12621)
企业财务(11897)
(11658)
机构
大学(310596)
学院(307230)
管理(122856)
(121302)
经济(118863)
理学(107877)
理学院(106661)
管理学(104770)
管理学院(104238)
研究(103766)
中国(74044)
科学(67507)
(65887)
(56297)
(52705)
(52585)
业大(51711)
研究所(48773)
中心(46257)
农业(44670)
财经(43366)
(42813)
北京(41138)
(39979)
(39726)
师范(39477)
(37531)
经济学(36620)
(34499)
经济学院(33317)
基金
项目(222285)
科学(173402)
基金(161868)
研究(156698)
(144359)
国家(142902)
科学基金(121179)
社会(99061)
社会科(93805)
社会科学(93778)
基金项目(86989)
(86283)
自然(80961)
自然科(79071)
自然科学(79044)
自然科学基金(77644)
(73508)
教育(71274)
资助(66074)
编号(62552)
重点(49560)
成果(49230)
(48454)
(46734)
(46359)
创新(43206)
科研(43116)
课题(42506)
计划(41799)
教育部(41129)
期刊
(124134)
经济(124134)
研究(85865)
学报(57079)
中国(56183)
(50624)
科学(49560)
管理(42658)
大学(42224)
学学(40024)
(37886)
农业(35261)
教育(31548)
技术(24036)
(21454)
金融(21454)
业经(20577)
财经(20440)
经济研究(20396)
(18448)
(17411)
科技(16844)
问题(16824)
图书(16097)
(15723)
业大(15479)
理论(14274)
技术经济(14116)
(13940)
资源(13660)
共检索到432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永辉   刘慧  
以经济动机为主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低龄老年人就业,事关老年人生活状态,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CFPS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并且显著增加了较年轻、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农村男性低龄老年人就业。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及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在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用。因此,应创造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市场环境,促进家庭流出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低龄老年人养老保障,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升低龄老年人就业保障,助力老有所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永辉   刘慧  
以经济动机为主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低龄老年人就业,事关老年人生活状态,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CFPS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并且显著增加了较年轻、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农村男性低龄老年人就业。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及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在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用。因此,应创造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市场环境,促进家庭流出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低龄老年人养老保障,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升低龄老年人就业保障,助力老有所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明  王晓军  李子文  
构建养老金水平对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模型,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值得分匹配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以期弥合当前研究中的观点冲突。研究发现,养老金水平对中国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参与时间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收入弹性较小,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呈现出较为平缓的“U型”关系;配偶同住、健康状况和隔代照料3个因素与养老金水平之间存在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的交互效应;养老金水平对女性和农村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效应相对较高,这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和城乡二元结构密切相关。研究结论为提高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佳   薛凯文   赵建国  
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实现“银发红利”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严重影响老年人平等享受数字红利的权利,阻碍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再就业。聚焦于“数字鸿沟”,选取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鸿沟”和其他特征变量对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程度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抑制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且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加深会增加其再就业的概率。在未来更多的城市低龄老年人会选择再就业,且“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将加深。研究结论为填平老年人“数字鸿沟”,释放老龄人口二次红利,实践积极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弓秀云  王嘉维  
老年人就业或再就业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以及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面。老年人的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有关老年人就业政策时我们应当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文章运用北京市16个区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影响因素开展研究,首先通过交叉表描述老年人再就业的基本特征,然后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检验各个因素的显著性。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在影响中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诸因素中,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是否有养老金等自身因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子女数量、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再就业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飞燕   章钰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让有再就业意愿的低龄老年人重新走上岗位,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浙江省海宁市低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就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就业环境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建立老年人再就业培训体系、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树立积极老龄观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军  朱臻  蔡丹阳  郑泺泺  纪福艳  
根据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和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理论,基于2018年浙江省14个县(市)681户营林调查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对营林劳动力女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女性劳动力单位面积营林投工量和女性营林投工比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不同林种营林投入女性化有明显差异,对经济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用材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作用不明显。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林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女性劳动力的营林生产优势等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璐  范红丽  赵娜  褚兰兰  
本文基于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为父母公婆提供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照料活动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提前退休决策之间存在内生关系;每周提供20小时以上高强度照料会使女性难以兼顾照料和工作,产生"门槛效应",劳动参与率显著下降7.31%;对于仍然劳动的女性,照料责任会使其每周减少劳动时间2.8—4.8小时;每月劳动收入减少7.21%;对于45—49岁的城镇女性,家庭老年照料并没有显著提升其提前退休的概率。此外,照料责任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在居住安排和劳动力自身竞争力方面存在异质性。据此本文推断,家庭老年照料对于女性劳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海青  锁凌燕  孙祁祥  
依据CHARLS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考量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时滞效应的情况下,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下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对家庭收入较高群体的劳动力供给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杰  蔡志坚  秦希  
农地规模经营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主要路径之一,探究劳动力老龄化与家庭农地转出决策,对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改进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型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家庭层面实证检验了家庭劳动力老龄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其家庭结构的异质性。结果发现:(1)中国现在还存有近1/3的农村家庭有老年人参与劳动,随着老龄化人口占比越来越高,以老年人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小农户未来也可能长期存在;(2)劳动力老龄化对农地转出决策具有抑制作用。相比其他家庭类型,有老年劳动力的家庭转出农地的可能性降低了约5%;(3)不同家庭内部结构下,劳动力老龄化对家庭农地转出决策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抑制作用大小表现为负担期Ⅰ>赡养期Ⅰ>空巢期Ⅰ。本文认为,对于高龄的老年劳动力,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这部分农户通过以转代耕的方式把农地转出至农业生产效率更高的经营主体;对于低龄的老年劳动力,需配合较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地养老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凡  曾鑫  黄炜  
本文基于《社会保险法》实施并采用城镇住户月度面板调查数据,首次从家户层面全面考察了社保缴费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险法》实施显著增加了企业和劳动力社保缴费,法律的实施不仅加重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而且提高了养老账户的储蓄水平;社保缴费增加并未导致劳动力失业,但在职劳动力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了至少一半的公司社保缴费负担;社保缴费增加虽然显著降低了0.9个百分点的家庭储蓄率,但依然显著促进了中国总体养老财富积累;社保缴费收益凸显性较高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机制。本文结果表明加强社保费征管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保基金收入,而且能够促进中国整体养老财富积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要要  
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LHLS),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比较影响效应在城乡、性别和年龄等不同组群下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中的日常照顾和情感慰藉对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日常照顾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应高于情感慰藉,经济支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组群差异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女性和低龄老人,家庭支持对农村、男性和高龄老人健康的促进效应更高。上述研究结论对实施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挥以“家庭”为基点的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要要  
本文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CLHLS),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比较影响效应在城乡、性别和年龄等不同组群下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支持中的日常照顾和情感慰藉对老年人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日常照顾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效应高于情感慰藉,经济支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组群差异分析表明,相较于城市、女性和低龄老人,家庭支持对农村、男性和高龄老人健康的促进效应更高。上述研究结论对实施积极的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挥以“家庭”为基点的非正式照顾资源的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时红艳  
文章利用在陕西省安康市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上研究了外出务工对农户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出务工对农户食品消费倾向、人力资本消费倾向、社会资本消费倾向、生产性消费倾向均呈负的显著关系,但对固定资产消费倾向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