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9)
2023(10938)
2022(9677)
2021(9079)
2020(7526)
2019(17442)
2018(17392)
2017(33829)
2016(17998)
2015(20247)
2014(19975)
2013(19581)
2012(17856)
2011(15943)
2010(15814)
2009(14160)
2008(13740)
2007(11731)
2006(10190)
2005(8662)
作者
(51462)
(42741)
(42269)
(40195)
(27116)
(20476)
(19151)
(16793)
(16238)
(15053)
(14774)
(14269)
(13407)
(13275)
(13059)
(13013)
(12796)
(12679)
(12183)
(12051)
(10590)
(10277)
(10173)
(9637)
(9524)
(9384)
(9362)
(9332)
(8473)
(8406)
学科
(70231)
经济(70149)
管理(52473)
(50911)
(42926)
企业(42926)
方法(34410)
数学(29880)
数学方法(29572)
(18463)
(18355)
中国(17943)
业经(15598)
(15511)
地方(13634)
农业(12445)
(12185)
贸易(12180)
(12056)
财务(11996)
财务管理(11975)
理论(11836)
(11820)
(11731)
(11613)
技术(11576)
企业财务(11410)
环境(11338)
(10396)
银行(10363)
机构
大学(254294)
学院(251241)
管理(104949)
(98568)
经济(96423)
理学(91852)
理学院(90869)
管理学(89344)
管理学院(88898)
研究(81543)
中国(59061)
(53620)
科学(51505)
(44622)
(39980)
(38988)
业大(38550)
中心(36822)
研究所(36813)
财经(36711)
(34357)
北京(33741)
(33538)
(32983)
师范(32687)
农业(30621)
(29804)
经济学(29224)
(28191)
财经大学(27690)
基金
项目(180716)
科学(142417)
基金(132164)
研究(131873)
(115681)
国家(114423)
科学基金(98589)
社会(82874)
社会科(78572)
社会科学(78547)
基金项目(71118)
(69842)
自然(65038)
自然科(63474)
自然科学(63459)
自然科学基金(62320)
教育(59901)
(58944)
资助(53894)
编号(53568)
成果(42675)
(39859)
重点(39837)
(37669)
(37610)
课题(35971)
创新(35031)
科研(34594)
教育部(34372)
国家社会(33920)
期刊
(102348)
经济(102348)
研究(72824)
中国(42814)
学报(40719)
科学(37403)
管理(37191)
(34925)
(32764)
大学(30795)
学学(28947)
教育(26993)
农业(24906)
技术(20801)
(19292)
金融(19292)
财经(17126)
业经(16755)
经济研究(16234)
(14478)
图书(14445)
问题(13250)
理论(13059)
科技(13036)
(12509)
实践(12148)
(12148)
技术经济(11918)
(11521)
现代(11305)
共检索到351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洋林  张学勇  李波  
家庭加杠杆对其资产配置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借助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首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加杠杆家庭与未加杠杆家庭在资产配置上的差异;接着,以有负债家庭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考察了家庭杠杆率差异对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加杠杆对家庭实物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对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第二,加杠杆对经营性实物资产配置的激励效应更为明显,对耐用消费品的激励效应略低;第三,加杠杆对不同种类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对现金与银行存款挤出效应最为明显。研究所得的启示是: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加杠杆在微观上有利于家庭改善生活条件,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与福利水平提高;在宏观上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资金回归实体,带动经济增长。然而,加杠杆积聚着较高风险,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合理引导居民预期,培养家庭合理的投资理念,还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构建良好的投融资体系,加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防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远远  李婧  
采用截面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财富水平对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门限效应,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财富水平对不同地区家庭进行不同类型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门限效应,东部地区财富水平门限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财富水平对东部地区的边际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二是财富水平上升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呈上升趋势,对无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呈下降趋势,且对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普遍大于无风险资产;三是高财富水平、受教育水平及风险偏好较高的中青年群体更倾向于风险资产投资,东部地区家庭财富积累速度和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风险资产投资上升速度会更快,这有利于促进家庭资产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综合收益率,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些家庭的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对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春越  韩立岩  
合理有效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会促进家庭财富增值、提高消费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经济结构失衡、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市场不发达等因素影响了居民对资产进行有效配置。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家庭资产配置构成及发展环境的对比研究,来挖掘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存在问题并给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喜和  周扬  穆圆媛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在含有和不含有股票市场的DSGE框架下,比较分析了产出、通货膨胀、企业贷款、家庭贷款和家庭消费对外生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含有股票市场对外生冲击的响应明显高于不含有股票市场的响应;在含有股票市场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对家庭贷款、企业贷款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其它依次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这说明借助股票市场沟通家庭部门与企业、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的融投资关系,可以实现企业去杠杆、家庭加杠杆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喜和  周扬  穆圆媛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一季度到2016年一季度的数据,在含有和不含有股票市场的DSGE框架下,比较分析了产出、通货膨胀、企业贷款、家庭贷款和家庭消费对外生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含有股票市场对外生冲击的响应明显高于不含有股票市场的响应;在含有股票市场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价格的上升对家庭贷款、企业贷款和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其它依次是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这说明借助股票市场沟通家庭部门与企业、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间的融投资关系,可以实现企业去杠杆、家庭加杠杆的资产负债再平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家庭资产结构从单一的储蓄型资产转变为丰富多样的风险型金融资产,其配置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导致了家庭资产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及其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而金融资产占比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资产占比、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三个变量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分组情况下,影响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而对于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结构、低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维度的三个变量对其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海燕  岳华  李韫琪  
随着我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快速攀升,家庭部门"加杠杆"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从数字金融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个近年来家庭杠杆率上升的解释,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并对家庭杠杆率的攀升具有长期影响。从数量上看,数字金融发展每增加1%,相应杠杆率将上升0.0058%。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后,文章所得结论依然成立。对该影响在不同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杠杆率的提升在有房贷、消费贷和经营贷家庭、中西部地区家庭、25-55岁家庭、农村地区家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通过提高金融可得性、强化支付便利性和降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而对家庭杠杆率产生积极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对制定"数字中国"战略、理解结构性去杠杆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方面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雨丽  
我国家庭财富水平不断上涨,资产配置趋于多样化,资产配置结构失调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关于家庭资产配置的研究对推动国家经济、促进金融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家庭资产配置在总量、结构、城乡及区域差异方面的现状,存在种类单一、风险集中、有效性低等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合理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洋   戴天宇   吴增明  
人口流动是城镇化背景下影响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探讨人口流动对城镇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和作用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次,居民拥有房产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居民拥有房产显著地缓解了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再次,从异质性结果检验来看,居民拥有房产在缓解人口流动对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负向影响方面,在无子女、低收入以及对未来生活预期较低的居民样本中更加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人口流动机制以促进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涛  谢婷婷  王宇帆  
以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CHARLS数据,构建金融资产选择因素模型,重点研究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度量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互动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风险金融资产的高信息密度,基础数学计算能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记忆力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区分人群样本中均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与内在的认知能力相比,外在的社会互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持有。该结论对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体制中"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普及金融素养教育以及金融机构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玥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两套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引入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数,分析了法治政府的建设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法治政府的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家庭参与风险资产市场的概率。此外,法治政府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结构;通过促进社会信任,推进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安全性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舒建平  吴扬晖  唐文娟  
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且这种变化会因居民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的区位条件差异而不同。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呈U型关系,表明中国家庭具有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当户主年龄由年轻→中年→老年转变时,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之间的关系由U型→U型→倒U型转变,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的关系由倒U型→倒U型→U型转变;本科以下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能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本科以上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家庭遭受健康冲击会增强预防性储蓄动机;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较低,更倾向于配置风险资产及股票资产。因此,应加快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医疗、住房、养老和教育保障力度,有效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释放家庭金融产品消费潜力,促进现代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莹   黄思琳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采用CHFS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各类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心理账户分割效应,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中低风险资产而挤出高风险资产;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无风险资产而挤出风险资产;财产性收入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风险资产而挤出无风险资产。(2)相比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对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金融资产配置心理账户效应更偏保守,财产性收入则更偏激进,分割效果较强。(3)中高收入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财产性收入更激进;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振  王春燕  臧日宏  
针对家庭异质性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问题,利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制定家庭金融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