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2)
- 2023(13106)
- 2022(11440)
- 2021(10797)
- 2020(9107)
- 2019(20684)
- 2018(20379)
- 2017(39019)
- 2016(21482)
- 2015(24240)
- 2014(23844)
- 2013(23141)
- 2012(21045)
- 2011(18981)
- 2010(18680)
- 2009(16846)
- 2008(16146)
- 2007(13962)
- 2006(11980)
- 2005(10122)
- 学科
- 济(78381)
- 经济(78280)
- 管理(59498)
- 业(57201)
- 企(47282)
- 企业(47282)
- 方法(38164)
- 数学(33193)
- 数学方法(32801)
- 农(21963)
- 中国(20384)
- 财(19840)
- 学(19203)
- 业经(17720)
- 贸(15439)
- 贸易(15433)
- 地方(15194)
- 易(14991)
- 农业(14808)
- 理论(13598)
- 技术(13437)
- 环境(12949)
- 制(12914)
- 和(12843)
- 务(12683)
- 财务(12624)
- 财务管理(12602)
- 教育(12517)
- 企业财务(11940)
- 划(11426)
- 机构
- 大学(301675)
- 学院(298684)
- 管理(119207)
- 济(112477)
- 经济(110055)
- 理学(105119)
- 理学院(103877)
- 管理学(101887)
- 管理学院(101384)
- 研究(99530)
- 中国(70129)
- 科学(66362)
- 京(64099)
- 农(55623)
- 业大(51327)
- 所(50515)
- 财(48896)
- 研究所(46968)
- 中心(44688)
- 农业(44253)
- 江(41370)
- 财经(40516)
- 范(40418)
- 北京(40007)
- 师范(39904)
- 经(37032)
- 院(35907)
- 州(33806)
- 经济学(32747)
- 师范大学(32459)
- 基金
- 项目(216934)
- 科学(169155)
- 基金(156922)
- 研究(153113)
- 家(140018)
- 国家(138566)
- 科学基金(117587)
- 社会(95091)
- 社会科(89966)
- 社会科学(89938)
- 省(85067)
- 基金项目(84787)
- 自然(79585)
- 自然科(77699)
- 自然科学(77674)
- 自然科学基金(76292)
- 划(72672)
- 教育(70783)
- 资助(63654)
- 编号(62101)
- 成果(49252)
- 重点(48593)
- 部(46989)
- 创(45546)
- 发(45256)
- 课题(42491)
- 创新(42312)
- 科研(42233)
- 计划(41195)
- 大学(40688)
- 期刊
- 济(115322)
- 经济(115322)
- 研究(82814)
- 学报(56229)
- 中国(53353)
- 农(49623)
- 科学(48749)
- 大学(41313)
- 管理(40935)
- 学学(39063)
- 教育(36548)
- 财(35064)
- 农业(34578)
- 技术(23393)
- 融(20258)
- 金融(20258)
- 业经(19634)
- 财经(18983)
- 经济研究(18600)
- 业(17997)
- 科技(16548)
- 经(16069)
- 图书(16037)
- 版(15437)
- 业大(15428)
- 问题(15200)
- 理论(14000)
- 技术经济(13386)
- 资源(13199)
- 实践(13004)
共检索到413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若松 马锦飞 田峰溶
本研究以656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对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影响,发现欺负行为具有普遍性,男生欺负者显著多于女生欺负者,欺负者和被欺负者的人数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高于高年级,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有显著的负相关,平衡型家庭类型较少的卷入欺负行为,中间型和极端型的家庭类型表现出欺负行为较多。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家庭功能 欺负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新 鞠玉翠
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某小学进行欺负问题的干预研究,通过为期五周的干预,实验班学生上学和放学路上受欺负的比率和在学校情境中受欺负的程度显著下降,三年级的下降幅度大于五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里安全感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
关键词:
欺负问题 干预研究 行动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丽萍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关键词:
受欺负儿童 社会行为 同伴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会芹
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以及成年后的就业等产生不良影响。以济南市两所小学的1 910名小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表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检出率为12.5%,问题行为程度在小学生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小学生问题行为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等因素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拒绝、惩罚与控制三个维度与小学生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而温暖这一维度与小学生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家长需配合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学生及时干预,降低问题行为的消极后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婷婷 康丽颖
校园欺负行为作为一种低水平的暴力形式,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历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该文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对近期国内外校园欺负问题的危害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了回顾。首先系统分析了校园欺负行为对欺负者、受欺负者、旁观学生以及整个校园的危害;其次从社会、学校、班级、家庭、个体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校园欺负行为的主要干预策略;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思考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校园欺负行为 系统分析 干预策略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倪咏梅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私人成本、家庭的教育负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儿基会合作的项目“中国农村地区初等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贫困地区初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以及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该论文即是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遵琴 李森 刘海燕
本文以黔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样本,择取家庭体育教育这一特定的因子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对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家庭体育教育进行实证性研究,在了解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家庭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关系,并揭示基于家庭教育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升中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欣欣 郑雪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特点并比较不同亚群体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的差异。方法:运用问卷法对165名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测量。结果:(1)离异家庭小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来自父母教养、教师、丧失、学业、需要缺乏和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完整家庭小学生的影响;(2)高年龄段学生受到来自丧失和社会两方面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低年龄段学生受到的影响;(3)父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文化水平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母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
关键词:
小学生 离异家庭 心理压力 亚群体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海涛 王宇 董玉雪 项紫霓 李刚生 于晓丹 于海波 董士军 刘文娟
以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校园欺负量表和学业水平测试为研究工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S市6656名初中九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受欺负学生在积极认知和情绪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心理韧性得分显著低于一般学生;学业水平与心理韧性量表有显著的正相关,受欺负程度负向预测学业水平,心理韧性正向预测学业水平,自尊、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少学生的受欺负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认知,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帮助受欺负学生改善不利处境造成的危害,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学业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阳 范翠英
网络欺负是在电子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欺负形式,具有目的性、反复性和力量不平衡性的特征,其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同时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亲子关系、父母调节等家庭因素以及暴力环境、社会支持、文化等社会环境都会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基于已有的研究,本文分别从研究的方法、对象及内容三方面展望了网络欺负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欺负 网络欺负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黄金凤
儿童欺负行为是发生在中小学校的常见现象,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本文概括和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研究对象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研究方法由简单化向综合化转变;研究重心由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转变;干预研究由传统心理学模式向社会生态学模式转变;并就这些发展趋势和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杜红梅
本文介绍了国外对移情和欺负行为概念的界定及分类,重点阐述与分析了移情和欺负行为的关系以及移情训练对预防和减少儿童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儿童 移情 欺负行为 干预 述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永红
整体选取聋校三到八年级学生共101人,采用问卷法,通过聋生回顾式的自我报告,对聋生的校园欺负行为的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同年级欺负现象比较突出;四年级欺负者最多,受欺者也最多;四年级以前,欺负者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上升,而后欺负者人数逐渐下降。校园欺负行为最容易发生在教室、寝室。欺负方式主要是无故打人、强要钱物。建议重视从班级层面进行欺负干预;重视日常的欺负报告和教育。
关键词:
聋生 校园欺负行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宁宁 樊金凤 杨贝贝 马媛
本研究以五省市20所学校共9867名小学生对象,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小学生家庭经济背景与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考察家庭经济背景对于不同学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数学相比,小学阶段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每一要素对语文学业成绩有较强的预测效应,而处境不利的学生仍旧有机会获得较好的数学成绩,却无法在语文学习上达到与家庭背景优秀的学生同等的成绩。而随着学生就学年限的增长,这种家庭经济背景对于学生语文和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呈现出递增的的态势,低年段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家庭财富水平的影响,但是高年段的学生受到父母文化资本累积影响较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背景 学业成就 多层线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意识、家庭功能的关系
小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
家庭功能对留守儿童学习自主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和未来取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健康的影响效应
“减负”与家庭教育的功能转换
家庭背景对学生课外辅导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
西部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资本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社会情感能力的中介作用
运动干预对数学学习困难小学生执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农村小学生家长租房陪读与家庭经济条件——学校布局调整后农村小学教育不公平的新特征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同辈群体压力与城镇小学生补习——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小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