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5)
2023(11261)
2022(9546)
2021(8875)
2020(7096)
2019(16305)
2018(15897)
2017(29143)
2016(16278)
2015(18045)
2014(18478)
2013(18175)
2012(17220)
2011(15666)
2010(16228)
2009(14845)
2008(14913)
2007(13937)
2006(12655)
2005(11542)
作者
(47713)
(39977)
(39419)
(37230)
(25026)
(19393)
(17909)
(15508)
(15243)
(14544)
(13687)
(13445)
(13000)
(12541)
(12407)
(12033)
(11892)
(11484)
(11481)
(11418)
(10285)
(10126)
(9843)
(9456)
(9375)
(8989)
(8971)
(8822)
(8275)
(8065)
学科
(70424)
经济(70343)
(51635)
(47446)
管理(39205)
农业(32087)
(28655)
企业(28655)
中国(24131)
地方(21986)
业经(20153)
方法(19313)
数学(16160)
数学方法(15919)
(14624)
(14598)
(14595)
(12797)
(12628)
银行(12612)
(12192)
(11969)
(11968)
金融(11968)
贸易(11953)
(11538)
发展(11431)
(11400)
技术(11219)
农业经济(11142)
机构
学院(231094)
大学(223309)
(93702)
经济(91465)
管理(84936)
研究(83936)
理学(71065)
理学院(70243)
管理学(69059)
管理学院(68649)
中国(66031)
(57654)
科学(50709)
(49162)
农业(43686)
(43436)
(42792)
中心(39954)
(39706)
业大(39406)
研究所(38544)
(33501)
师范(33194)
财经(31978)
北京(31546)
(31441)
(30662)
(29737)
(28710)
技术(26568)
基金
项目(144445)
研究(112734)
科学(111919)
基金(98428)
(85932)
国家(84639)
科学基金(70731)
社会(69247)
社会科(65051)
社会科学(65030)
(60987)
基金项目(51709)
教育(50583)
编号(49644)
(48945)
自然(42088)
自然科(40943)
自然科学(40933)
成果(40791)
自然科学基金(40144)
资助(39296)
(37928)
课题(35213)
重点(32760)
(32028)
(31093)
发展(30802)
(30230)
(29863)
(29087)
期刊
(123228)
经济(123228)
研究(72497)
(61791)
中国(61262)
农业(41832)
学报(35017)
教育(34229)
科学(32966)
(32764)
管理(28916)
大学(27468)
业经(26772)
(26511)
金融(26511)
学学(25559)
技术(22721)
(20629)
问题(16660)
经济研究(16336)
农村(14841)
(14841)
农业经济(14751)
财经(14668)
(13526)
世界(13101)
(12639)
经济问题(12311)
图书(12173)
资源(12108)
共检索到38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蔺相月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生态化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是在深刻把握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导向性、可操作性、系统性、规范性原则,从经济性、战略性、社会性和生态性等四个维度构建其易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为我国家庭农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和各级政府制定激励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之瑜   张福明  
[目的]代际传承是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代际传承意愿低是阻碍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论证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家庭农场支持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基于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Logit、OLS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偏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且子代愿意务农的家庭农场的占比仅为7.5%。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影响。同时,代际传承意愿能够通过分别促进农场主的农业培训参与率、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及收益水平显著提升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另外,经营者受教育水平高、规模较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农场,其代际传承意愿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提高农业代际传承意愿是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而提高家庭农场代际传承意愿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夯实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制度保障;二是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利于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社会环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厦  王丹  
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指标体系不同,该指标体系突显家庭农场本质属性、资源禀赋状况等特征。同时,基于2017-2019年三轮家庭农场问卷调查得到的1242个家庭农场样本数据,并使用AHP-熵值法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分总体、经营类型和地区三个维度对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89%的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总体情况尚可,但离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2)从农场经营类型来看,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养殖类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低。(3)分地区评价结果来看,武汉和郎溪家庭农场发展质量最高,麻城和武穴家庭农场发展质量较低。由此从特征、投入、产出、支持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与完善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以提高家庭农场发展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锐敏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适宜的组织形式。不过,回归到经济逻辑的考量,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需要适度的经营规模予以支撑,因而必然有雇工之需。因此,优化家庭农场中不同类型雇工的雇佣关系,促进居村农民身份的转变,是推进家庭农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胡敏   谢先雄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多元职业经历是塑造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多元职业经历-动态能力-农场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通过对湖南省6市12县共292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实证探究多元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高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农场主多元化职业经历显著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这一效应不仅依靠认知烙印和社会资本积累发挥直接作用,还通过能力烙印塑造其动态能力发挥中介效果;2)学习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在多元职业经历对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且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较高;3)多群组分析表明,多元职业经历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低政策支持、非省级示范、养殖类和初创发展期的农场高质量发展。因此,可鼓励、引导具有多元职业经历的返乡创业人员经营家庭农场,注重培育和提升农场动态能力,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胡敏   谢先雄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复合型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多元职业经历是塑造复合型农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本研究基于烙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多元职业经历-动态能力-农场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通过对湖南省6市12县共292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实证探究多元职业经历对家庭农场高质量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农场主多元化职业经历显著助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这一效应不仅依靠认知烙印和社会资本积累发挥直接作用,还通过能力烙印塑造其动态能力发挥中介效果;2)学习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在多元职业经历对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且资源整合能力影响较高;3)多群组分析表明,多元职业经历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低政策支持、非省级示范、养殖类和初创发展期的农场高质量发展。因此,可鼓励、引导具有多元职业经历的返乡创业人员经营家庭农场,注重培育和提升农场动态能力,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维国  
融资难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瓶颈,融资难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担保机制。本文分析了贷款融资对家庭农场创设、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从农业本质、金融机构偏好、法律的角度探讨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所面临的担保困境及原因,并以贷款保障分类方法为框架,构建了家庭农场贷款融资的担保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本文认为家庭农场严格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需坚持一业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应因地因物制宜制定动态标准,机会成本标准是一种可参考的基准规模核算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对国内对中国家庭农场界定,以农业部的标准最为权威,但这种界定以户籍、规模经营、收入、劳力为主要,这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因为中国农业处于转型期,中国家庭农场界定必然是一个动态标准,因而家庭农场收入最大化、禀赋匹配最优化、收入均衡化与农场主素质化是度量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标准。因此,中国式家庭农场是指那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农学素养的农场主,对家庭禀赋与经营的农地坚持适度规模与收入最大化的农业经营组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剑  
当前,需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扶植政策、运行效率及资金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加速家庭农场规模化进程;拓宽贷款融资渠道,丰富抵押担保方式,突破资金瓶颈;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家庭农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农业技能人才,做好农场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家庭农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郭厦  王丹  高舸桅  
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其自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家庭农场则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较先进的家庭农场发挥示范作用,进而带动家庭农场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但鲜有文献对这些文件中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本文收集了21个省级和3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对其提出的示范家庭农场评定条件和要求进行梳理和比较,发现这些认定标准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具体要求与定义性规定脱节,不利于评选出真正的示范家庭农场。比如,没有相应的量化指标来保证“以农业收入为主”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规定性,对经营规模大多只有下限要求、没有上限要求,可能把从事非农生产的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和公司性农场等评为示范家庭农场。(2)认定标准过低,示范家庭农场先进性不足不利于示范作用的发挥。例如,未对农场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经营经验以及农场的新技术采用和机械化水平等提出要求。(3)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没有拉开档次,不利于促进不同发展层次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在经营面积上省级要求明显高于市级要求外,其他评定条件和要求的省级标准与市级标准差别不大。(4)认定标准中生态绩效指标太少,不利于新时代家庭农场的绿色发展。虽然有些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文件提出了“三品一标”的要求,但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要求过低,不能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目前,各地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时间短、整体水平不高有关,但示范家庭农场的评选应该着眼于示范性和引领性,而不是照顾大多数。目前,有些地方的做法(如江苏省)值得借鉴。建议:对示范家庭农场的农业收入比重、家庭成员参与农场经营人数、雇工比例等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并规定经营规模的上限;适当提高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的门槛条件,例如,农场主的年龄要在55岁以下、文化程度要在中专和高中以上,近三年至少使用一项以上新技术等;大幅度提高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标准,与市级标准明显拉开档次;增加生态绩效方面的要求,例如,把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有机肥利用率等纳入示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条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史龙梅  徐蔼婷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测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高质量发展统计内涵的深入考察,本文在充分梳理、借鉴国内外有关同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和谐5个部分共27项指标构成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标数量不多但覆盖新发展理念的各个方面,指标不重复,数据易获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小刚   高丹丹  
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建立包括经济活力、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创新开放、和谐共享5个方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