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2248)
- 2022(10461)
- 2021(9806)
- 2020(8520)
- 2019(19838)
- 2018(19758)
- 2017(38763)
- 2016(21013)
- 2015(24156)
- 2014(24173)
- 2013(23897)
- 2012(22297)
- 2011(20233)
- 2010(20886)
- 2009(19571)
- 2008(19640)
- 2007(18060)
- 2006(15754)
- 2005(14010)
- 学科
- 济(98225)
- 经济(98124)
- 业(65464)
- 管理(55140)
- 方法(48535)
- 农(47648)
- 企(44720)
- 企业(44720)
- 数学(43525)
- 数学方法(42881)
- 农业(31457)
- 业经(22996)
- 中国(22635)
- 财(21789)
- 学(18500)
- 贸(17328)
- 贸易(17323)
- 地方(17214)
- 制(17199)
- 易(16818)
- 理论(15359)
- 银(13492)
- 银行(13452)
- 融(13263)
- 金融(13261)
- 务(12978)
- 策(12943)
- 财务(12939)
- 发(12916)
- 技术(12914)
- 机构
- 学院(314189)
- 大学(312055)
- 济(132240)
- 经济(129625)
- 管理(122757)
- 理学(107034)
- 理学院(105907)
- 管理学(103875)
- 管理学院(103309)
- 研究(101510)
- 中国(77862)
- 农(69314)
- 京(64391)
- 科学(62850)
- 财(58287)
- 农业(53698)
- 业大(52142)
- 所(51922)
- 中心(48364)
- 研究所(47154)
- 江(47108)
- 财经(47003)
- 经(42810)
- 经济学(40621)
- 范(40278)
- 北京(39952)
- 师范(39897)
- 州(36982)
- 经济学院(36926)
- 经济管理(35280)
- 基金
- 项目(207885)
- 科学(163886)
- 基金(151533)
- 研究(150989)
- 家(132191)
- 国家(130782)
- 科学基金(112207)
- 社会(96345)
- 社会科(91122)
- 社会科学(91094)
- 省(82540)
- 基金项目(79861)
- 自然(72543)
- 自然科(70889)
- 自然科学(70870)
- 教育(70585)
- 自然科学基金(69653)
- 划(68251)
- 资助(63229)
- 编号(62310)
- 成果(50271)
- 部(47043)
- 重点(46601)
- 发(44631)
- 创(43084)
- 课题(42321)
- 教育部(40234)
- 创新(40152)
- 科研(40087)
- 国家社会(39698)
共检索到45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熙保 冯玲玲
迄今为止,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模式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但是,家庭农场模式并不等于小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家庭农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对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规模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是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条件;制造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成为家庭农...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农场规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齐贝贝 李冬梅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贸易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出现大幅波动,小农户在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不对称及资金限制短板使其极力寻找新出路,家庭农场应运而生。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成都市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进行测算并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规模效率的因素。发现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率偏低,提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加大科技投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公开交易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艳荣 王后庆
[目的]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我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对农业现代化起关键作用。探究家庭农场对联合体的满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联合体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20年对安徽合肥、亳州、六安、宿州等九个地市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调查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各地区、各生产类型的家庭农场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满意情况,并对满意度影响因素采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各地区的家庭农场对联合体的满意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满意差距不大。家庭农场满意度受到结构因素的影响,其中种养规模、共同目标制定、沟通程度对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而文化程度与机会主义行为对满意度产生了负向影响。过程因素中的合同履行与监督制度对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结果因素中体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利润率增长和劳动力带动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结论] 积极扩大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完善联合体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利益联结等措施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经济绩效。政府应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大对家庭农场的直接补贴,积极培育现代化家庭农场主和职业农民,以促进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升级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有效率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金启 T.Edward Yu 黄琬真 王振华
在食物充足稳定供给因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中国食物浪费现象却日趋严重。本文以家庭消费环节的食物浪费为主题,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在家庭食物浪费状况描述和规模估算的基础上,从人口规模和构成、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对决定家庭食物浪费的家庭微观层面因素做了理论探讨和计量分析,以此为减少家庭食物浪费探寻政策思路。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家庭的平均食物浪费数量总体上虽在逐年下降,但发生食物浪费的家庭占比却在不断提高,且总量规模十分庞大。利用2009年数据来保守推算,2016年中国人均的家庭食物浪费量在7. 63~10. 86千克,全年家庭食物浪费总量高达1055. 60~1501. 55万吨。加总餐饮行业的食物浪费,中国2016年的食物浪费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不低于4. 47%~5. 2%。(2)在家庭微观层面,家庭的人口规模、经济状况、户主和主要女性成员的年龄、省份地域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差异是解释家庭食物浪费发生和浪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食物浪费 中国家庭 浪费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祥轶 杨大勇 于婧
本文以北京市八个城区的居民为样本主体,采用2003年、2004年城市居民家庭和个人收入、消费等情况的月度数据,在炫耀性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从样本主体的性别、年龄、职业、行业以及收入等角度分别检验在未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炫耀性消费占比是否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利用非均衡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影响北京城市居民炫耀性消费的决定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北京城市居民炫耀性消费与教育程度、家庭离退休人口数量、家庭无收入人口数量、行业以及职业等因素有关。其中最有趣的发现是,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担任一定管...
关键词:
炫耀性消费 可见性消费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继冬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之一。文章对我国家庭农场概念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家庭农场规模的经济效益、成本降低效益以及风险降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该文通过构建规模效益分类模型,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研究影响农场规模的主要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影响规模效益的因素。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农场的规模效益进行分类研究,为我国发展家庭式农场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海平 牛兴奎 李武林 李艳玲 孙昌霞
以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最适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影响因素,为推进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提供借鉴。采用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家庭农场收益的经营面积、粮食单均产量等9个因素建立了单位面积收益回归模型,探索了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影响,并提出了三种面向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在12.1~13.34 hm~2之间。经过比较,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和各个影响因素方程基本一致,通过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拟合,最大回归残差仅为2.67%,二者的拟合度很高。
关键词:
逐步回归 家庭农场 影响因素 经营规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延廷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优势 理论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房芬 万桃 姚译然 罗娟
家庭农场在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作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先行试点地区,其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与完善。为更好地了解上海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395户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土地经营规模、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农业机械数量、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微观因素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出各指标对家庭农场年收入的相关系数。同时,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农场发展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 职业农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爱民
为了分析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的影响,文章建立农户家电消费需求模型,利用首批试点地区河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2)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居民消费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影响很大。(3)市场环境对农户家电消费意愿有重要影响;(4)家电下乡政策的完善与农户的家电消费意愿呈正相关。因此加快完善我国的家电下乡政策对农户家电消费有积极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家电下乡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家电下乡 农户消费 Logistic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