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17)
- 2023(22118)
- 2022(18507)
- 2021(17220)
- 2020(14211)
- 2019(32627)
- 2018(32280)
- 2017(61556)
- 2016(33525)
- 2015(37475)
- 2014(37603)
- 2013(36788)
- 2012(34184)
- 2011(30725)
- 2010(31118)
- 2009(28362)
- 2008(27793)
- 2007(24824)
- 2006(22129)
- 2005(19904)
- 学科
- 济(137102)
- 经济(136931)
- 业(93628)
- 管理(90619)
- 企(70740)
- 企业(70740)
- 方法(55418)
- 农(51644)
- 数学(47130)
- 数学方法(46454)
- 中国(41112)
- 农业(34398)
- 业经(33555)
- 财(33013)
- 学(31576)
- 地方(31224)
- 制(27460)
- 理论(23887)
- 贸(23307)
- 贸易(23289)
- 银(22988)
- 银行(22924)
- 易(22544)
- 融(22051)
- 金融(22043)
- 行(22038)
- 技术(21343)
- 和(20759)
- 环境(20353)
- 发(19986)
- 机构
- 大学(473720)
- 学院(472590)
- 济(188094)
- 经济(183930)
- 管理(179913)
- 研究(166405)
- 理学(154630)
- 理学院(152832)
- 管理学(149760)
- 管理学院(148911)
- 中国(124969)
- 科学(104126)
- 京(102364)
- 农(92879)
- 财(86849)
- 所(84859)
- 研究所(77139)
- 中心(75712)
- 业大(75630)
- 江(72347)
- 农业(71895)
- 财经(68267)
- 范(65160)
- 北京(64621)
- 师范(64451)
- 经(62244)
- 院(60081)
- 州(57934)
- 经济学(56124)
- 师范大学(51791)
- 基金
- 项目(320153)
- 科学(251024)
- 研究(233248)
- 基金(230608)
- 家(202844)
- 国家(200932)
- 科学基金(171157)
- 社会(146171)
- 社会科(138127)
- 社会科学(138090)
- 省(126085)
- 基金项目(121162)
- 自然(111095)
- 自然科(108495)
- 自然科学(108463)
- 教育(107526)
- 自然科学基金(106480)
- 划(106145)
- 编号(95467)
- 资助(94411)
- 成果(78460)
- 重点(72326)
- 发(70798)
- 部(70051)
- 课题(66763)
- 创(66117)
- 创新(61679)
- 科研(61028)
- 国家社会(60241)
- 教育部(59485)
- 期刊
- 济(214329)
- 经济(214329)
- 研究(141583)
- 中国(101437)
- 农(89790)
- 学报(81259)
- 科学(73080)
- 管理(66983)
- 财(65768)
- 大学(62000)
- 农业(60720)
- 教育(59892)
- 学学(58103)
- 融(45446)
- 金融(45446)
- 技术(42248)
- 业经(38276)
- 财经(33352)
- 经济研究(32934)
- 业(31123)
- 经(28626)
- 问题(28623)
- 图书(25368)
- 版(24795)
- 科技(23098)
- 技术经济(22103)
- 业大(21620)
- 世界(21132)
- 理论(21031)
- 现代(20603)
共检索到718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和
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应对区域一体化的深入研究,该译文阐明了区域一体化对商业性与非商业性、城郊区与农村地区、负债高与负债低,以及农场家庭与非农家庭等多种类型家庭农场的不同影响。对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小规模经营的我国农村家庭如何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家庭农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洪波 鄢康
家庭农场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纵向协作,有利于实现彼此利益和功能的互补。以湖北省家庭农场为调查对象,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纵向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对不同纵向协作模式的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受教育程度、生产规模、劳动力投入规模对家庭农场选择合作社模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风险偏好对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生产规模、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劳动力投入规模、农产品生产认证情况对家庭农场选择纵向一体化模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建议对依托家庭农场发展起来的各类纵向协作的组织形式都应该包容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刚
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对农村阶层分化、农业经营主体弱化、农业边缘化的回应。文章对家庭农场与社会、经济的契合性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农场稳定农业生产、摆脱农业低收入、克服土地细碎化、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拓展农业内涵,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通过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支持、完善中间品市场、培养职业农民群体等举措来发展家庭农场。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家庭农场 农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继刚
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期,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是对农村阶层分化、农业经营主体弱化、农业边缘化的回应。文章对家庭农场与社会、经济的契合性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农场稳定农业生产、摆脱农业低收入、克服土地细碎化、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拓展农业内涵,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通过促进土地流转、金融服务支持、完善中间品市场、培养职业农民群体等举措来发展家庭农场。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家庭农场 农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房芬 万桃 姚译然 罗娟
家庭农场在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作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先行试点地区,其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与完善。为更好地了解上海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395户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土地经营规模、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农业机械数量、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微观因素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出各指标对家庭农场年收入的相关系数。同时,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农场发展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 职业农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明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火电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电力生产方式,煤电资源优化配置仍然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大难题。从产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出发,研究山西煤电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可在分析山西不同地区煤和电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基础上,根据煤电产业链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完善煤电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煤电产业合作机制、一体化的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煤电纵向一体化战略,加强输电网建设。
关键词:
煤电一体化 产业链 山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晶晶 陈永福
本文在对美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生猪产业在结构、效率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表现出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特点。初步分析纵向一体化既是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的表现,同时对其迅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并对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即合约一体化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借鉴美国生猪产业发展经验,中国生猪产业应注重鼓励发展规模养殖,鼓励合作式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倡屠宰加工厂创建自主品牌等。
关键词:
生猪产业 合约 纵向一体化 美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邢斐 宋毅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被视为东道国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FDI纵向一体化的进入模式有可能不利于东道国的产业发展。文章在双边寡占的框架下,将技术转移决策以及技术扩散效果引入Lin和Saggi(2011)的模型中,分析上下游FDI一体化与非一体化进入方式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土企业技术能力不足时,上下游FDI一体化进入方式虽然会给东道国带来更多的先进技术转移,但这更有利于FDI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一体化的进入方式通过消除自身面临的"双重边际化"以及加剧东道国本土企业的"双重边际化"来挤压本土企业的利润,进而给东道国企业的利润和福利带来负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华明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火电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电力生产方式,煤电资源优化配置仍然是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的重大难题。从产业纵向一体化理论出发,研究山西煤电一体化的制度安排,可在分析山西不同地区煤和电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基础上,根据煤电产业链的特征提出相应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完善煤电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煤电产业合作机制、一体化的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煤电纵向一体化战略,加强输电网建设。
关键词:
煤电一体化 产业链 山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明月 薛兴利
本文运用ISM模型解析了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表明,农场带头人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弱是约束家庭农场发展的表层直接因素,农民培训滞后、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流转障碍多、农场融资困难等因素是中层间接因素,政府组织指导不当、配套扶持政策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不够、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约束因素 ISM模型 递阶结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熊华平 金维兴
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纵向关系和一体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指出我国建筑企业可以从事开发型、代理型和经营型事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纵向关系 一体化 战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晗冰 李钢
城郊村作为地理位置特殊且边界模糊的治理单元,其治理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基于合供的视角对青山村进行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城郊村的更新与治理要坚持多主体参与的合供,并形成制度上的创新。在此基础上,通过吸纳更多参与主体和激发参与动力来保障合供的延续性。城郊村更新与治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长期的合供会逐步促进生态系统化,最终形成超越合供本身的制度安排,成为城郊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制度支撑。青山村的合供实践启示,在城郊村更新与治理中,应发挥多元主体的治理优势,以多主体参与合供为切入点,结合不同城郊村实际,探索更新治理可适性路径,最终形成自身的长效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