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7)
2023(11224)
2022(9635)
2021(9173)
2020(7641)
2019(17493)
2018(17261)
2017(32683)
2016(18416)
2015(21043)
2014(21408)
2013(20856)
2012(19529)
2011(17715)
2010(18273)
2009(16893)
2008(17194)
2007(16281)
2006(14302)
2005(12703)
作者
(53639)
(45227)
(45193)
(43079)
(28464)
(21972)
(20522)
(17681)
(17127)
(16324)
(15438)
(15211)
(14496)
(14275)
(14177)
(14174)
(13817)
(13108)
(13068)
(13036)
(11436)
(11408)
(11172)
(10554)
(10488)
(10327)
(10311)
(9972)
(9365)
(9326)
学科
(75430)
经济(75260)
(53042)
(47560)
管理(43178)
(33113)
企业(33113)
农业(31397)
方法(30253)
数学(24821)
数学方法(24555)
业经(21703)
中国(21463)
(17572)
(15942)
地方(15919)
(15575)
理论(14804)
(13540)
贸易(13533)
(13172)
(12444)
(12086)
教育(11900)
(11342)
(11261)
银行(11223)
(10860)
农业经济(10741)
(10679)
机构
学院(265196)
大学(258587)
(104673)
经济(102223)
管理(95280)
研究(90235)
理学(81110)
理学院(80193)
管理学(78665)
管理学院(78195)
中国(68891)
(65475)
科学(56633)
(54948)
农业(50472)
(47935)
(47552)
业大(45887)
(43985)
中心(43093)
研究所(42730)
财经(37315)
(36999)
师范(36636)
北京(34547)
(34370)
(33658)
(31656)
(31192)
农业大学(31054)
基金
项目(168629)
科学(129479)
研究(128833)
基金(116322)
(101426)
国家(100099)
科学基金(83259)
社会(78832)
社会科(73129)
社会科学(73099)
(69987)
基金项目(61775)
教育(60319)
编号(57020)
(57014)
自然(51258)
自然科(49931)
自然科学(49913)
自然科学基金(48988)
成果(47025)
资助(46740)
课题(39528)
(38264)
重点(38208)
(37176)
(35999)
(35140)
(33699)
创新(32585)
(32428)
期刊
(128090)
经济(128090)
研究(77485)
(68085)
中国(61659)
农业(45930)
学报(44805)
科学(39067)
教育(38291)
(38029)
大学(34149)
学学(32048)
管理(30128)
业经(26963)
(25477)
金融(25477)
技术(24774)
(22693)
财经(18151)
问题(18047)
经济研究(17542)
(16279)
(15619)
农村(14865)
(14865)
农业经济(14472)
世界(13850)
技术经济(13048)
经济问题(12945)
图书(12921)
共检索到40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玮  郭俊征  
作为新型市场主体,家庭农场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向社会提供安全的农畜产品,以保护环境的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以及保护雇工的合法权益等。为此,政府应抓紧制定并完善家庭农场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在采取扶持政策的同时,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加强培育职业农民的力度。使家庭农场从产生之初就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维清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实践,归纳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征、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并从认定标准、农场主培育模式、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创新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雪梅  
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中国现代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庭农场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家庭农场成员为主体探讨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提出家庭农场人员学习知识的途径和提升能力的具体行动计划,对造就中国现代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传棋  谭静  雷俊忠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农村局部践行。对此,本文以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轨迹,特别是"松江"模式经验为起点,分析讨论了当前培育家庭农场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金国  岳书铭  
[目的]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主体,进一步研究粮食类家庭农场培育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培育对策和建议,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山东省齐河县、肥城市、寿光市、安丘市、即墨市、莱州市的粮食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研,然后运用描述统计、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粮食类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及其成立和经营的影响因素。[结果]分别对应家庭农场成立和家庭农场经营等2个因变量,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 P值均为0.000,说明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显著的影响,有效反映影响因素对家庭农场的经营存在显著的影响;Durbin-Watson值分别为2.292、2.156,均介于1~3之间,说明回归模型残差独立,回归模型有效。[结论](1)社会化服务已经不再是培育家庭农场的障碍,农场主可以容易地获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过程服务,从劳务市场雇佣劳动者以及将农产品销售出去;(2)农场主和劳动雇工、资金及土地是培育家庭农场的主要影响因素;(3)产业带动对家庭农场的培育影响不显著;(4)基础设施对家庭农场的成立存在一定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翊  
家庭农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从规范土地流转制度,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对农户进行专项培训,培养职业农民;完善金融服务和政策扶持,破解资金瓶颈;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家庭农场发展等方面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翊  
家庭农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从规范土地流转制度,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对农户进行专项培训,培养职业农民;完善金融服务和政策扶持,破解资金瓶颈;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家庭农场发展等方面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芳  张应良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加快完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的关键。该文选择家庭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特点的两类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重庆地区两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旨在呈现两类主体现阶段发展新特点,并针对两类主体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异质性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应根据两类主体不同的发展特点做出差别化的制度安排和倾向性的扶持政策,以助推重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稳步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剑  
当前,需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扶植政策、运行效率及资金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通过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加速家庭农场规模化进程;拓宽贷款融资渠道,丰富抵押担保方式,突破资金瓶颈;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营造家庭农场良好的发展环境;引进农业技能人才,做好农场科学管理,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推动家庭农场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期我国传统城乡关系正面临着人地关系、产业关系和公共资源配置关系的三个转型,而家庭农场作为未来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的主流成为支撑当前新型城乡关系重塑的组织关键。未来我国家庭农场在新型城乡关系下势必面临着组织形式、生产劳动关系、进入门槛和经营规模的四大方位性调整,促使当前以家庭主导、小额雇佣、能人领办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向股份制、精细化的企业组织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发展家庭农场若仅限于追求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则显然不够。家庭农场自身隐含有许多需要发掘和彰显的特殊效应,包括家庭主体效应、区位效应、增收效应和产业链效应等。这些特殊效应一经彰显,将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不竭的活力和旺盛的发展后劲。本文将在对家庭农场特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旅游的视角,就如何彰显家庭农场的特殊效应展开探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本文认为家庭农场严格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需坚持一业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应因地因物制宜制定动态标准,机会成本标准是一种可参考的基准规模核算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对国内对中国家庭农场界定,以农业部的标准最为权威,但这种界定以户籍、规模经营、收入、劳力为主要,这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因为中国农业处于转型期,中国家庭农场界定必然是一个动态标准,因而家庭农场收入最大化、禀赋匹配最优化、收入均衡化与农场主素质化是度量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标准。因此,中国式家庭农场是指那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农学素养的农场主,对家庭禀赋与经营的农地坚持适度规模与收入最大化的农业经营组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迅  丁玲  
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微文化,一方面形式多样有吸引力,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也存在着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不利的信息。借力微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能借助这个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加强思政工作者微文化素养,适应微文化工作模式;同时也要利用意见领袖极强的舆论引导作用发好主流声音。在复杂的网络时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占领网络舆论的主动权,尽可能发挥微文化的正向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