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3)
- 2023(7528)
- 2022(6278)
- 2021(5924)
- 2020(4927)
- 2019(10837)
- 2018(10554)
- 2017(20444)
- 2016(11321)
- 2015(12196)
- 2014(11871)
- 2013(11637)
- 2012(11146)
- 2011(10247)
- 2010(10708)
- 2009(9770)
- 2008(9903)
- 2007(9063)
- 2006(8303)
- 2005(7384)
- 学科
- 济(48485)
- 经济(48428)
- 农(45402)
- 业(38832)
- 农业(29921)
- 管理(23358)
- 企(18432)
- 企业(18432)
- 方法(15758)
- 业经(15575)
- 数学(13761)
- 数学方法(13599)
- 中国(12877)
- 制(11991)
- 学(11382)
- 财(10495)
- 地方(10078)
- 农业经济(10063)
- 体(9550)
- 发(9533)
- 村(9089)
- 农村(9076)
- 策(8086)
- 贸(7902)
- 贸易(7898)
- 土地(7882)
- 发展(7873)
- 展(7862)
- 易(7713)
- 收入(7609)
- 机构
- 学院(164842)
- 大学(161978)
- 济(69428)
- 经济(68166)
- 研究(62012)
- 管理(60554)
- 理学(52938)
- 农(52626)
- 理学院(52297)
- 管理学(51273)
- 管理学院(50985)
- 中国(47461)
- 农业(40200)
- 科学(39362)
- 京(34009)
- 业大(32852)
- 所(32513)
- 研究所(29871)
- 财(29745)
- 中心(28794)
- 江(25920)
- 农业大学(24504)
- 财经(23628)
- 范(23078)
- 师范(22844)
- 经(21687)
- 院(21264)
- 北京(20685)
- 省(20568)
- 经济学(20562)
- 基金
- 项目(113466)
- 科学(89964)
- 基金(83648)
- 研究(82951)
- 家(75412)
- 国家(74342)
- 科学基金(61854)
- 社会(53791)
- 社会科(50437)
- 社会科学(50416)
- 基金项目(44701)
- 省(44673)
- 自然(39284)
- 自然科(38294)
- 自然科学(38281)
- 自然科学基金(37621)
- 划(37471)
- 教育(36006)
- 编号(33875)
- 资助(32357)
- 农(30709)
- 成果(27566)
- 重点(26426)
- 发(26108)
- 部(25965)
- 创(23202)
- 国家社会(22767)
- 课题(22761)
- 业(21831)
- 创新(21773)
共检索到247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本文应用合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了现阶段家庭农场雇佣合约的结构,发现农场主嵌入农场生产管理的程度导致了农场主对农场内部经营管理信息的掌握程度呈现差异性,这种差异进一步形塑了农场的不同雇工特征。通过进一步梳理信息不对称和农业经济自身的特点,本文发现不同的家庭农场在面临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时,试图通过调整雇佣合约的结构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改善合约的缔结和治理状况。为了追求不完全合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家庭农场通过熟人的网络关系、强化的私人关系、隐形的竞争关系等方式来实现"以关系治理合约",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家庭农场的生产和管理。对于家庭农场而言,这种"以关系治理合约"得以实践的基础是乡土社会中农场主与雇工之间特有的信息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锐敏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适宜的组织形式。不过,回归到经济逻辑的考量,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需要适度的经营规模予以支撑,因而必然有雇工之需。因此,优化家庭农场中不同类型雇工的雇佣关系,促进居村农民身份的转变,是推进家庭农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普通雇工 技术性雇工 优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亚萍 罗勇
在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的雇佣制度有所差异:初建阶段,主要是临时雇佣农工,以年薪制付给报酬;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人身顶股制的做法;高级阶段,主要采用以"顶身股"为核心与临时雇工相结合的雇佣制度。文章重点论证说明了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从雇佣性质上,农场主是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主",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雇佣的原则是长期稳定。③雇佣制度有一般的雇佣制度和以"顶身股"为核心的新型雇工制度。④选择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与农场主的利益关系相对一致的一家一户的雇工。⑤雇佣的形式主要有"带地佣工"、"二八种地"、"种地头"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人身顶股制 雇工
[期刊] 改革
[作者]
郜亮亮 杜志雄 谭洪业
基于全国31省(区、市)2014—2018年家庭农场监测数据,对家庭农场的用工行为及其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尝试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视角对相关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约3/4的家庭成员在农场工作,除农场主外还有2名家庭成员投入农场;60%的农场有常年雇工,平均雇用4个常年雇工;80%的农场雇用临时雇工;雇工年龄逐年增大;50%以上的农场主没考虑过自己退休后如何处置农场,至少1/3的人准备让子女继承,10%左右的人准备给其他人经营。这些特征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农场对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的应对。下一步,应完善农业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民职业化步伐。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场家庭成员 家庭农场雇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柳 万江红
从不同家庭农场投入的生产要素属性和农场主的身份出发,通过案例分析不同的要素投入和农场主身份特征对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和运营特征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按照农场主身份和要素投入的属性来看,家庭农场可以区分为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低、内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外生—要素专用性程度高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在目标函数、组织结构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政府在扶持和规范家庭农场发展时,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家庭农场的效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征 黄登清 李丽 林毅 吴振宇
论文基于对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四川成都3个地区424个家庭农场的入户调查,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特征、金融业务使用和需求状况以及金融需求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农场主个体方面、经营特征方面、融资和保险金融业务使用方面、金融需求方面以及金融需求所面临的困境几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结论。最后,从优化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荣振华
家庭农场具有商事组织属性,按照商事主体法定原则和平等原则,家庭农场应该进行注册登记。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处于"法律"与"政策"依据并行的"违法"局面。在修订相关立法时,引入家庭农场概念并细化家庭农场登记制度,回归工商登记仅产生商事主体资格的制度功能,增设家庭农场经营许可制度,并将此制度与认证制度有效衔接,促使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在法律框架下规范性运营与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登记 商事主体 认证 实质要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德元 李静 苏帅
农场经营者的个人特征和管理经验对农场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具体看,农场经营者的管理经验与家庭农场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场经营者的年龄对其管理经验和农场绩效起负向调节作用,农场经营者的农业生产技能对其管理经验和农场绩效起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农场经营者的学历与农场经营绩效有负相关关系,而农场经营者的农业生产技能对农场经营绩效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管珊 万江红
家庭农场是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通过土地流转合约和劳动雇佣合约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关系到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状况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75.7%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选择正式合约,56.8%的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土地流转方式、初始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比、土地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管珊 万江红
家庭农场是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通过土地流转合约和劳动雇佣合约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关系到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状况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75.7%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选择正式合约,56.8%的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土地流转方式、初始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比、土地流转期限和地权稳定性均对家庭农场选择正式土地流转合约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投入农场比例、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家庭农场主主要居住地以及家庭农场类型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因此,为促进家庭农场稳定发展,微观管理层面应根据资产专用性特性选择恰当的合约治理机制,并且通过居住在农场所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宏观政策层面应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依杭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基于小农户与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比较发现,家庭农场更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生态自觉性与合作意识较强,且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更为迫切;在种粮行为逻辑方面,小农户遵循的是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逻辑,而家庭农场遵循的是以生产要素最优化配置为目标的市场逻辑,二者逻辑选择上的差异导致小农户“非粮化”与家庭农场“趋粮化”两种不同意愿。因此,在破解“谁来种粮”及“如何种粮”现实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刀切”或片面取舍,二者都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推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小农户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文章在梳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沿革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现形式。农户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为主、市场主体资质、现代化生产经营构成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现代化生产经营包含了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等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主体建设、农民培育、土地流转、惠农资金、科技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家庭农场 时代特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昕 刘昊龙
文章在梳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沿革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现形式。农户家庭经营、农业收入为主、市场主体资质、现代化生产经营构成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时代特征,现代化生产经营包含了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等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主体建设、农民培育、土地流转、惠农资金、科技服务、产业服务等方面提出支持中国特色家庭农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家庭农场 时代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化服务制度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产生的诱因条件、制度安排与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家庭农场制度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完善,既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