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5)
- 2023(8041)
- 2022(6540)
- 2021(6258)
- 2020(5280)
- 2019(12069)
- 2018(12161)
- 2017(23925)
- 2016(12614)
- 2015(14310)
- 2014(14097)
- 2013(13678)
- 2012(12362)
- 2011(11210)
- 2010(11712)
- 2009(10857)
- 2008(10621)
- 2007(9651)
- 2006(8693)
- 2005(7703)
- 学科
- 济(58137)
- 经济(58080)
- 农(45295)
- 业(43588)
- 农业(30117)
- 管理(29406)
- 方法(23765)
- 企(23090)
- 企业(23090)
- 数学(21894)
- 数学方法(21382)
- 业经(16262)
- 中国(14449)
- 地方(11727)
- 制(11064)
- 发(10196)
- 农业经济(10124)
- 贸(9707)
- 贸易(9702)
- 策(9539)
- 易(9497)
- 财(9324)
- 村(9043)
- 农村(9034)
- 学(8594)
- 发展(8376)
- 展(8369)
- 技术(8364)
- 体(8200)
- 银(7906)
- 机构
- 学院(180774)
- 大学(175259)
- 济(77626)
- 经济(76182)
- 管理(73336)
- 理学(64099)
- 理学院(63544)
- 管理学(62156)
- 管理学院(61867)
- 研究(58627)
- 农(48576)
- 中国(46308)
- 农业(36832)
- 京(35880)
- 科学(35255)
- 业大(33294)
- 财(31294)
- 所(29181)
- 中心(28447)
- 江(27098)
- 研究所(26426)
- 财经(24912)
- 经济管理(22832)
- 农业大学(22824)
- 经(22754)
- 范(22675)
- 师范(22495)
- 经济学(22154)
- 北京(22000)
- 州(21175)
- 基金
- 项目(122774)
- 科学(97595)
- 研究(92104)
- 基金(89319)
- 家(78035)
- 国家(76971)
- 科学基金(66465)
- 社会(59355)
- 社会科(55929)
- 社会科学(55914)
- 省(49921)
- 基金项目(46720)
- 自然(41924)
- 教育(41660)
- 自然科(40992)
- 自然科学(40986)
- 划(40266)
- 自然科学基金(40253)
- 编号(39155)
- 资助(36621)
- 成果(30632)
- 农(29037)
- 发(27598)
- 部(27298)
- 重点(27070)
- 创(25964)
- 课题(25906)
- 国家社会(24458)
- 创新(24169)
- 制(23509)
共检索到268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洪波 鄢康
家庭农场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之间进行纵向协作,有利于实现彼此利益和功能的互补。以湖北省家庭农场为调查对象,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纵向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对不同纵向协作模式的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受教育程度、生产规模、劳动力投入规模对家庭农场选择合作社模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风险偏好对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生产规模、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劳动力投入规模、农产品生产认证情况对家庭农场选择纵向一体化模式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建议对依托家庭农场发展起来的各类纵向协作的组织形式都应该包容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建徽 张应良
基于多值选择Logit模型,本文从个体及经营特征、市场特征、订单特征及制度特征等4个维度实证分析订单农业模式下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较家庭经营型新型主体,农户个体及经营特征中的订单农业认知水平、订单农业从事时间,市场特征中的市场距离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订单特征中的订单形式、订单价格类型和资产专用性以及制度特征中的融资担保制度、损失赔偿制度对农户选择同市场化经营主体进行订单农业协作有重要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务工经历、市场距离、订单形式、资产专用性、融资担保制度对农户选择同组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梁春晴 刘姣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措施,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态出现新变化。其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即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或直接申办农业企业,或领办合作社后再以合作社名义申办农业企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组织。为探究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机理,通过效标抽样法选择案例,利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研究,抽象概括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意愿—目标—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受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和条件影响,其中企业家精神、资本实力、个人经历、经营技能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内部因素,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制度环境、劳动力是影响纵向一体化发展意愿的外部因素。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能够融合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的优点,经营方式灵活,利益连接机制紧密,能更好地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利于建立自有品牌,从而提高以家庭农场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合作社社办企业为引领、以普通社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获得产业化经营优势。家庭农场纵向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找准市场定位,二是做好品类选择,三是延伸产品价值链,四是提高产品质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产业链纵向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链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已经形成了市场交易模式、契约协议模式、合作社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基于纵向协作理论假说,利用内蒙古、山西养羊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选择模型,分析农牧户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探讨其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最高的是书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为34.65%。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强强 邴芳 杨婕妤
[目的]构建了农户参与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分析的7个基本假设,对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参与纵向协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文章基于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农户的入户调查,运用判别分析法综合分析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模式农户选择偏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河西走廊产区酿酒葡萄种植户显著地偏好"口头协议"模式参与葡萄酒产业纵向协作,"市场交易"模式次之,"合同模式"偏好程度最低,其选择率分别为40.45%、33.15%和26.40%。(2)农户选择产业纵向协作模式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专用性投资是农户选择"市场交易"模式最重要影响因素。(3)"口头协议"与"书面合同"模式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监督管理对于双方协作非常必要。(4)"市场交易"和"口头协议"模式下的企业与农户普遍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农户"之间松散的组织关系,极易引发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潜在"敲竹杠"风险,农户选择"书面合同"模式动力不足。[结论]位于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高价值区的企业,如何技术性的处理利益分配对双方影响深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家庭农场模式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一)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增金 乔娟 吴学兵
利用北京市234个生猪养殖场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纵向协作模式及其他因素对生猪养殖场户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纵向协作模式显著影响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比未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市场自由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比通过协议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另外,可追溯食品认知水平、养殖规模、文化程度和风险态度也显著影响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焕勇 周志鹏 浦徐进
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市场中不同渠道模式下家庭农场最优决策行为。研究发现:政府直销区市场波动增大以及家庭农场风险规避程度变大,会导致家庭农场放弃在政府直销区销售农产品;相比于松散型"家庭农场+公司"模式,紧密型"家庭农场+公司"模式可以同时提高家庭农场与公司的效用;在一定条件下,家庭农场选择同时在两渠道中销售农产品既可以规避风险又可以提高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寰昕
本文从农产品供应链视角出发,阐述了家庭农场销售渠道内涵,并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数值仿真模拟,对家庭农场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最优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期实现不同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效用的最大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屈寰昕
本文从农产品供应链视角出发,阐述了家庭农场销售渠道内涵,并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数值仿真模拟,对家庭农场不同经营模式下的最优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创新路径,以期实现不同渠道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效用的最大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夏梦 何忠伟 刘芳 白燕飞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正式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信息科技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经营形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良好进步需要依靠经济的优质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借鉴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 管理模式 国外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房加帅
家庭农场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载体,其经营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技化耕作、合作化发展等显著特征。为有效引导、扶持和规范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美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对中国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扶持政策、人力支持、保障体系等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步龙
本文以江苏杨树产业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资料,集中分析了林农在杨树苗购买环节的纵向协作形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林农的杨树苗主要通过市场购入,面临很大的树苗品质风险,因而林农对杨树苗品质最为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林农有积极参加林场直接供苗合同的意愿,并且林农意愿受到户主的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树苗品质、树苗价格、供应商声誉、距离远近和家庭中是否有人从事非农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杨树苗 购买 意愿 因素 江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条件 实施路径 农业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