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0)
2023(9669)
2022(8260)
2021(7614)
2020(6732)
2019(15483)
2018(15126)
2017(29851)
2016(16263)
2015(18275)
2014(18326)
2013(18292)
2012(17216)
2011(15573)
2010(15953)
2009(15118)
2008(15340)
2007(14252)
2006(12489)
2005(11159)
作者
(47800)
(40697)
(40191)
(38371)
(25322)
(19522)
(18414)
(15763)
(15130)
(14230)
(13790)
(13478)
(12661)
(12606)
(12587)
(12494)
(12423)
(11773)
(11523)
(11491)
(10138)
(10030)
(9851)
(9294)
(9261)
(9247)
(9022)
(8773)
(8221)
(8212)
学科
(73328)
经济(73252)
(55753)
(46421)
管理(39786)
方法(32841)
(31563)
企业(31563)
农业(30534)
数学(29937)
数学方法(29713)
中国(20130)
业经(18456)
(17538)
(16036)
地方(13956)
(13690)
银行(13664)
(13565)
贸易(13562)
(13240)
(12971)
(12657)
(12224)
金融(12222)
(11143)
保险(11049)
(10985)
(10680)
(10375)
机构
学院(239003)
大学(236028)
(105347)
经济(103339)
管理(92898)
研究(80212)
理学(79630)
理学院(78841)
管理学(77595)
管理学院(77176)
中国(65970)
(60997)
(48717)
科学(48547)
(47399)
农业(47144)
业大(41874)
(41491)
中心(39095)
研究所(37594)
财经(37550)
(36773)
(34201)
经济学(32507)
北京(30366)
经济学院(29625)
(29159)
师范(28896)
农业大学(28864)
(28599)
基金
项目(156512)
科学(122693)
研究(115102)
基金(113956)
(99627)
国家(98402)
科学基金(83277)
社会(74506)
社会科(70231)
社会科学(70206)
(62185)
基金项目(60610)
自然(52380)
自然科(51115)
自然科学(51098)
(51041)
教育(50840)
自然科学基金(50212)
编号(47537)
资助(46381)
成果(37736)
(35651)
(34866)
重点(34826)
(34382)
(32346)
课题(31437)
国家社会(30980)
创新(30294)
科研(30229)
期刊
(118938)
经济(118938)
研究(69846)
(63932)
中国(46641)
农业(43181)
学报(38166)
(35642)
科学(35238)
(29703)
金融(29703)
大学(29345)
学学(28161)
管理(27877)
业经(24845)
(21435)
技术(19523)
财经(18119)
教育(18004)
问题(17129)
经济研究(16922)
(15409)
农村(14569)
(14569)
农业经济(13971)
(13918)
世界(13913)
技术经济(13154)
经济问题(12267)
统计(11668)
共检索到357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悦  刘文勇  
本文以江苏省3个典型家庭农场案例调研为基础,从理论和案例层面分析家庭农场实践中的生产效率。研究发现,与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土地生产率略有下降。家庭农场经营面临过度规模化、雇佣劳动力缺乏、生产成本上涨、经营结构单一、社会化服务落后、议价能力低等诸多风险。家庭农场间成本收益率和人均年纯收入有较大差异,其中土地租赁和雇工费用上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建仿  贾艳辉  谭秋云  
农地确权的实施能否发挥产权稳定预期优化家庭农场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从而降低其生存风险?根据农地产权权能结构—治理机制的分析表明,农地确权后形成的家庭农场的联合主义权能结构和半市场化治理降低了其生存风险,但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基于2013—2018年全国开展的农地登记确权工作,利用家庭农场微观样本数据,采用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模型,实证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家庭农场生存风险的影响及存在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农地确权的实施可以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2)农地确权对东部地区、个人独资型、资产规模大、资产负债率高、融资约束较高等类型的家庭农场生存风险降低作用更好。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政策来盘活经营权和激活生产要素流动,并完善法治保障和体制机制,从而降低家庭农场生存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剑茹  吴程灵  
是否有资金需求与资金需求紧迫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区别。当资金需求极度紧迫时,家庭农场发展受阻,生存面临威胁;当家庭农场面临资金危机时,外部融资至关重要。利用江西省和上海市两地调研的微观数据,先后对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紧迫的影响因素以及两类外源融资渠道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探究。研究表明,背景风险因子和家庭农场特征因子均会显著影响家庭农场面临资金需求紧迫的概率;银行类正规金融借贷和民间借贷两类渠道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玉友  马国巍  李帮鸿  田国双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准确而系统地掌握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配套扶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301个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交叉列表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3.12%的粮食型家庭农场有一定风险认知能力,土地经营面积在3.33~13.33hm~2(50~200亩)与13.33~33.33hm~2(200~500亩)的家庭农场风险认知处于中等水平, 33.33hm~2(500亩)以上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低;(2)玉米种植型家庭农场风险认知水平高于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3)年龄、是否村干部、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规模、是否有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否"三品一标"认证、金融支持、农推人员技术指导和新型经营主体间合作稳定对东北地区粮食型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有影响。[结论]应培养家庭农场主个人特质,鼓励支农惠农政策向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倾斜,从流程入手提高家庭农场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畅  邓铭  苏华清  蔡宇  张雪梅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基于黑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际调研数据,构建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测度家庭农场经营风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经营风险的关键性程度排序为: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融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家庭农场的自然资源禀赋、经营规模等土地生产能力因素对自然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业组织化程度、外部监督机制等其他经营主体的直接支持因素对社会风险的作用明显,而农场主的决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风险会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场主经营水平,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好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崔茂森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搞清楚它们经营中关切的问题,该项目对青岛市37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并针对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熙保  吴方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有效手段。在阐述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实证方法,检验参加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遵从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遵从行为和标准化生产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仍然有效。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对家庭农场实施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参加合作社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农场主,对种植非粮食作物、拥有更多耕地、使用互联网、遇到过技术难题和非示范类家庭农场的影响显著且影响效应更大。基于此,各级政府应鼓励家庭农场加入或牵头成立合作社,并促进家庭农场提高标准化生产意愿和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友艺  钱忠好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松江区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计算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析出影响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据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方法:Global Malmquist和混合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7年,全部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77 3,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98 4、技术变化指数为1.075 0、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7 2;纯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61 9,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89 6,技术变化指数为1.071 9,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4 6;其他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81 7,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为1.027 9、1.049 0和1.014 0。(2)总体水平上,农场主是否有农业从业经历、是否有农机驾驶证、土地经营权合同年限、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正向影响全部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论:虽然松江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为此,需要提高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切实保障好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权,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家庭农场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有针对性地制定多样化的农业补贴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兴东  刘文兴  
基于武汉市167个家庭农场样本的调查,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农场运作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社会资本对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及生态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质资本的投入能明显提升家庭农场的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而人力资本仅对经济绩效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对社会绩效及生态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屈学书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农业生产二重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对家庭农场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是与当前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一种生产关系,是符合农业生产二重性特点要求的农业生产方式。家庭农场适应当前的制度环境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增加农业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小典  
2013年中央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本文通过考察中美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对家庭农场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家庭农场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结果,必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新的推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民家庭的综合分析视角,考察了家庭农场兴起的过程,系统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多重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实践及市场化条件下农业规模效益的增长,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外部动力。但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农民家庭借助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从而最大化家庭收入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需求的结果。农民家庭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同政府和市场"互构"的结果,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农民家庭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