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7)
- 2023(16093)
- 2022(13577)
- 2021(12417)
- 2020(10445)
- 2019(23838)
- 2018(23387)
- 2017(44503)
- 2016(24309)
- 2015(27401)
- 2014(27419)
- 2013(27438)
- 2012(25937)
- 2011(23698)
- 2010(24160)
- 2009(22632)
- 2008(22764)
- 2007(20885)
- 2006(18598)
- 2005(17233)
- 学科
- 济(107645)
- 经济(107503)
- 业(73970)
- 管理(66908)
- 企(50627)
- 企业(50627)
- 农(49625)
- 方法(39256)
- 数学(34213)
- 数学方法(33882)
- 农业(32901)
- 中国(32033)
- 地方(26960)
- 财(26951)
- 业经(26913)
- 制(25403)
- 学(21634)
- 贸(19870)
- 贸易(19855)
- 易(19220)
- 银(19105)
- 银行(19063)
- 行(18394)
- 融(18333)
- 金融(18329)
- 体(17144)
- 发(16929)
- 环境(16663)
- 技术(15903)
- 和(14880)
- 机构
- 学院(356932)
- 大学(354128)
- 济(151426)
- 经济(148230)
- 管理(132203)
- 研究(129199)
- 理学(112380)
- 理学院(111058)
- 管理学(109215)
- 管理学院(108557)
- 中国(99748)
- 科学(78778)
- 农(77289)
- 京(75901)
- 财(71685)
- 所(67333)
- 研究所(60561)
- 中心(59947)
- 农业(59646)
- 江(57548)
- 业大(57155)
- 财经(55120)
- 经(49909)
- 北京(48060)
- 范(47962)
- 师范(47485)
- 经济学(46021)
- 院(45829)
- 州(44800)
- 省(43129)
- 基金
- 项目(231643)
- 科学(181778)
- 研究(170370)
- 基金(166831)
- 家(146723)
- 国家(145146)
- 科学基金(122420)
- 社会(108917)
- 社会科(102886)
- 社会科学(102855)
- 省(91980)
- 基金项目(88312)
- 自然(76999)
- 划(76788)
- 教育(76640)
- 自然科(75098)
- 自然科学(75075)
- 自然科学基金(73745)
- 编号(69702)
- 资助(66932)
- 成果(57255)
- 发(55166)
- 重点(52892)
- 部(51602)
- 课题(48672)
- 创(48042)
- 制(45870)
- 国家社会(45272)
- 创新(45028)
- 发展(44148)
- 期刊
- 济(180707)
- 经济(180707)
- 研究(109613)
- 中国(79926)
- 农(77279)
- 学报(58249)
- 财(55092)
- 科学(54162)
- 农业(51862)
- 管理(47225)
- 大学(44477)
- 学学(42150)
- 融(39244)
- 金融(39244)
- 教育(38080)
- 业经(33695)
- 技术(30195)
- 财经(27340)
- 经济研究(27060)
- 业(26569)
- 问题(24801)
- 经(23506)
- 版(19177)
- 世界(18836)
- 技术经济(17908)
- 贸(17603)
- 资源(16694)
- 科技(16611)
- 经济问题(16539)
- 农村(16358)
共检索到55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强 刘同山 孔祥智
家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微观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将会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的重要模式选择。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定义、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辨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土地流转制度与社会化服务制度与家庭农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产生的诱因条件、制度安排与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家庭农场制度是对我国家庭经营制度的继承和完善,既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论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和内涵,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探索家庭农场的制度特征,并结合当前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制度障碍,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卫东 杜志雄
在荷兰,家庭农场是农业系统的基础,一直都是农业的主导组织形式。本文对荷兰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和制度实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荷兰家庭农场具有农产品生产高度专业化、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化、经营土地自有化、劳动力家庭成员化、经营组织合作社一体化、生产方式集约化和生态化、农场收入来源多元化等特征。健全的农地制度、因势利导的农业补贴政策、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与严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协调运行的农业知识创新和传播体系、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荷兰家庭农场健康成长、快速发展的制度支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发展家庭农场的一个充分条件是要准确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经营特征,一个必要条件是要...
关键词:
荷兰 家庭农场 经营特征 制度实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民家庭的综合分析视角,考察了家庭农场兴起的过程,系统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多重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实践及市场化条件下农业规模效益的增长,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外部动力。但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农民家庭借助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从而最大化家庭收入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需求的结果。农民家庭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同政府和市场"互构"的结果,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农民家庭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雷
城市化进程中村庄内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市场,成为家庭农场兴起的社会基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所引起的人地关系的变动,为家庭农场获取土地资源提供了可能;滞留于农村的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劳动力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最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资本的积累有效地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本投入问题。此外,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成为家庭农场产生的重要外部力量,家庭农场的出现既内含着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目标,也体现着我国农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产生机制 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梦 陈章全 尹昌斌 陈世雄 易小燕 边全乐 尤飞 吴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鹏 裘少莹
俄罗斯家庭农场,是指有血缘关系或姻亲关系的公民联合起来,财产共有,在亲自参与的基础上共同进行生产和其他经营活动的组织。俄罗斯《农场法》规定了农场的概念、建立、成员、财产、经营等相关内容,该法确定了俄罗斯家庭农场建立并进行活动的法律、经济和社会基础,对俄罗斯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俄罗斯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推进家庭农场立法、明确家庭农场的民事主体地位、严格区分家庭成员和家庭农场成员、确认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不可分性、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雪梅
本文从交易费用视角,分析了农业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并审视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组织优势和困境。提出要改革土地管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社会化服务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家庭农场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强家庭农场发展的激励。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交易费用 经济组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鹏
日本家庭农场包括独立农场和一户一法人两类。日本的认定农业者制度和直接支付对其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认定农业者制度明确了农地流转的方向,超级长期贷款制度为认定农业者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直接支付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一个能够继续从事农业并改善其农业经营的环境。日本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研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培育和发展的启示在于:应当明确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规范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清晰界定家庭农场的"农地"范围、确立家庭农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优先地位、健全支持家庭农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制度结构 家庭农场 契约关系 生产效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军民
基于DEA-Tobit两阶段分析法,利用河南省的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分类测度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并从制度结构场域视角阐释了契约关系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4类家庭农场的整体运行效率较低;地权制度不稳定对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4类家庭农场的影响程度不同;在交易制度场域内,各个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运行效率和收益的影响及方向不同;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水平对所有类型农场运行效率提升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外部管理仅对规模养殖类农场起到较为显著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制度结构 家庭农场 契约关系 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亚萍 罗勇
在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同时期采用的雇佣制度有所差异:初建阶段,主要是临时雇佣农工,以年薪制付给报酬;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人身顶股制的做法;高级阶段,主要采用以"顶身股"为核心与临时雇工相结合的雇佣制度。文章重点论证说明了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①从雇佣性质上,农场主是活跃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主",是新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②雇佣的原则是长期稳定。③雇佣制度有一般的雇佣制度和以"顶身股"为核心的新型雇工制度。④选择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与农场主的利益关系相对一致的一家一户的雇工。⑤雇佣的形式主要有"带地佣工"、"二八种地"、"种地头"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人身顶股制 雇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琳琳 刘文勇 王大庆
澳大利亚农业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农场的改革与发展。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开启农业改革为起点,分析了其家庭农场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并提出几点启示。中国发展家庭农场尚在起步阶段,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澳大利亚为配合农业改革调整了家庭农场政策,对中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家庭农场 特征 制度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一、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历史及现状经营制度是指一定所有制中经营单位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一般来说经营制度包括在广义的所有制之下,但在通常场合下所有制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而经营制度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农业土地经营制度就是指在一定所有制下,农业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