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72)
- 2023(21274)
- 2022(18393)
- 2021(16920)
- 2020(14537)
- 2019(33303)
- 2018(33030)
- 2017(63247)
- 2016(34625)
- 2015(39532)
- 2014(39667)
- 2013(39045)
- 2012(36278)
- 2011(32888)
- 2010(33377)
- 2009(30967)
- 2008(30330)
- 2007(27450)
- 2006(24346)
- 2005(21513)
- 学科
- 济(153457)
- 经济(153274)
- 业(97072)
- 管理(96921)
- 企(74905)
- 企业(74905)
- 方法(65832)
- 数学(57694)
- 数学方法(56814)
- 农(51913)
- 中国(37543)
- 财(36006)
- 农业(34348)
- 业经(33595)
- 学(33391)
- 地方(32144)
- 制(27604)
- 贸(25004)
- 贸易(24993)
- 理论(24226)
- 易(24174)
- 务(21818)
- 财务(21715)
- 财务管理(21656)
- 银(21580)
- 银行(21505)
- 和(21462)
- 环境(21313)
- 技术(21274)
- 融(21255)
- 机构
- 学院(503604)
- 大学(502268)
- 济(204373)
- 经济(199895)
- 管理(193064)
- 研究(171301)
- 理学(166899)
- 理学院(164978)
- 管理学(161584)
- 管理学院(160692)
- 中国(127784)
- 科学(108561)
- 京(106705)
- 农(97701)
- 财(91993)
- 所(88255)
- 业大(80543)
- 研究所(80373)
- 中心(78951)
- 江(76496)
- 农业(76054)
- 财经(73461)
- 北京(67028)
- 经(66673)
- 范(66432)
- 师范(65730)
- 经济学(61495)
- 院(61139)
- 州(60586)
- 经济学院(55221)
- 基金
- 项目(338808)
- 科学(264838)
- 基金(243981)
- 研究(243506)
- 家(214176)
- 国家(212255)
- 科学基金(181161)
- 社会(151981)
- 社会科(143726)
- 社会科学(143684)
- 省(134415)
- 基金项目(128390)
- 自然(119303)
- 自然科(116514)
- 自然科学(116484)
- 自然科学基金(114391)
- 教育(113067)
- 划(111984)
- 资助(102195)
- 编号(99751)
- 成果(81053)
- 重点(76181)
- 部(74097)
- 发(72253)
- 课题(69448)
- 创(69158)
- 科研(64978)
- 创新(64628)
- 教育部(62882)
- 大学(62771)
- 期刊
- 济(229855)
- 经济(229855)
- 研究(145513)
- 中国(98258)
- 农(92889)
- 学报(85667)
- 科学(76204)
- 财(70751)
- 管理(69360)
- 大学(64600)
- 农业(62828)
- 学学(61185)
- 教育(55310)
- 技术(45822)
- 融(44405)
- 金融(44405)
- 业经(39402)
- 经济研究(36084)
- 财经(35950)
- 业(31820)
- 经(30837)
- 问题(30222)
- 统计(26349)
- 版(26004)
- 技术经济(25540)
- 图书(24544)
- 策(23570)
- 科技(23498)
- 理论(22806)
- 世界(22703)
共检索到747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婧 王征兵 张洁
通过聚类分析将山西省10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分为两类,分别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算其规模经济,结果表明:第一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低但耕种经验较丰富,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小而劳动力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好但经营潜能较差,且未实现规模经济;第二类家庭农场主学历较高,经营的土地总面积较大而资本要素投入较多,导致其经济绩效较差但经营潜能较大,且全部实现了规模经济。对于第一类家庭农场,应当减少雇工成本或者提高人均产出率并适当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对于第二类家庭农场,应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经济绩效。政府应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加大对家庭农场的直接补贴,积极培育现代化家庭农场主和职业农民,以促进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升级和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有效率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苏 陈永富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数据包络分析 规模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崔茂森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搞清楚它们经营中关切的问题,该项目对青岛市37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并针对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家庭农场 经营行为 调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友艺 钱忠好
研究目的:基于上海松江区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计算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析出影响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据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研究方法:Global Malmquist和混合Tobit模型。研究结果:(1)2007—2017年,全部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77 3,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98 4、技术变化指数为1.075 0、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7 2;纯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61 9,纯效率变化指数为0.989 6,技术变化指数为1.071 9,规模效率变化指数为1.004 6;其他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81 7,其中,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为1.027 9、1.049 0和1.014 0。(2)总体水平上,农场主是否有农业从业经历、是否有农机驾驶证、土地经营权合同年限、是否购买农机作业正向影响全部家庭农场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论:虽然松江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为此,需要提高家庭农场劳动力素质,切实保障好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权,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家庭农场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有针对性地制定多样化的农业补贴政策。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家庭农场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房芬 万桃 姚译然 罗娟
家庭农场在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作为家庭农场经营的先行试点地区,其经营模式日渐成熟与完善。为更好地了解上海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在对395户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土地经营规模、平均每年投入成本、农业机械数量、家庭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等微观因素指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测算出各指标对家庭农场年收入的相关系数。同时,对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因素、社会保障制度、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农场发展融资环境等宏观因素也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家庭经营 适度规模 职业农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目的]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旨在厘清技术、规模对农场经营效率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各类型家庭农场短板,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山东234个家庭农场数据为例,运用DEA模型对家庭农场全样本及纯种植、种养结合、种植兼休闲、种养兼休闲4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首先,家庭农场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 1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 235和0. 786,规模效率相对充分纯技术效率不足是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种养结合类农场发展势头较好,纯种植类家庭农场发展滞后且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种养兼休闲类农场的规模效率最低。[结论] 4类农场差异明显,应降低生产技术使用门槛,引导农场主参加职业教育,提升纯种植类农场纯技术效率,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实现土地流转的降费提效,改善种养兼休闲类农场规模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珍 王睿 史运
[目的]松江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被认为是可以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推广和复制的“松江模式”。通过对该地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为发达地区家庭农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方法]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3个家庭农场2017年的问卷调查数据,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经营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较高,达到0.9226,且适度中规模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最高,家庭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务农年限和经营家庭农场的年限、以及家庭农场主的父辈是否经营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种植制度的选择等对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必须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因地制宜推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家庭农场主对稻田进行三年一次轮茬,在改良后的土地上种植二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德元 潘纬
对安徽省424户家庭农场调研发现,家庭农场在信贷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通过构建信贷市场行为人的数理模型,论证了抵押品能够降低贷款人的逆向选择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抵押品要求于是成为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的理性选择,同时这也造成那些抵押品不足的家庭农场发生信贷配给的间接原因。借助抵押品信号传递工具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抵押品扩展与替代机制缓解家庭农场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并梳理归纳安徽省近年来运用抵押融资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抵押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信贷配给 治理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霞 常伟
基于1647份的家庭农场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系统评估粮食型、非粮食型和混合型3种类别家庭农场效率及其差异分布,结果表明:2011—2016年家庭农场样本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0.75%,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效率变动,但后者贡献较小,规模扩张是TFP增长的重要阻碍;粮食型农场效率处于最低水平,非粮食型农场效率最高,3类农场差异显著。选择适度规模经营以提升规模效率、转变经营思路带动配置效率提升以扩大TFP的提升空间、持续推进对现有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着重提升粮食型农场效率防止非粮化倾向是当前家庭农场发展的关注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建军 吴学兵
家庭农场良好的规模经营效益,对于应对"谁来种田"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应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66家种植类示范家庭农场为例,在结合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制约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及其效益的因素,认为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土地流转、雇工状况、农场主的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并从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的角度,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及效益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