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6)
2023(11288)
2022(9177)
2021(8444)
2020(7192)
2019(15777)
2018(15402)
2017(30101)
2016(15999)
2015(17152)
2014(16842)
2013(16792)
2012(15343)
2011(13516)
2010(13881)
2009(13146)
2008(13312)
2007(12316)
2006(10909)
2005(9868)
作者
(45472)
(38762)
(38191)
(35976)
(24399)
(18607)
(17177)
(14928)
(14365)
(13705)
(13174)
(12881)
(12286)
(12243)
(11947)
(11514)
(11390)
(11167)
(11144)
(10916)
(9596)
(9427)
(9350)
(9050)
(8634)
(8608)
(8585)
(8487)
(7715)
(7699)
学科
(85151)
(70109)
经济(70012)
(68390)
企业(68390)
管理(57736)
(45247)
农业(30157)
方法(28765)
业经(28283)
(23969)
数学(21139)
数学方法(20991)
(18300)
财务(18291)
财务管理(18271)
企业财务(17364)
技术(16598)
中国(16467)
(16052)
(14759)
(12921)
(12864)
(12115)
(11922)
贸易(11914)
理论(11787)
(11601)
地方(11169)
企业经济(10731)
机构
学院(234976)
大学(226464)
(101704)
经济(99929)
管理(97104)
理学(84458)
理学院(83645)
管理学(82511)
管理学院(82094)
研究(73630)
中国(59358)
(55478)
(46248)
(46023)
科学(44110)
农业(42300)
业大(39248)
财经(37074)
(36769)
(36430)
中心(34877)
(33746)
研究所(33131)
经济学(29716)
经济管理(28688)
(28201)
北京(27723)
商学(27272)
商学院(27048)
财经大学(26985)
基金
项目(156916)
科学(126951)
基金(118104)
研究(114594)
(103207)
国家(101925)
科学基金(89450)
社会(77216)
社会科(72945)
社会科学(72926)
基金项目(63837)
(62449)
自然(57881)
自然科(56665)
自然科学(56649)
自然科学基金(55717)
(50421)
教育(49596)
资助(45676)
编号(45417)
(37803)
(35892)
(35026)
成果(34593)
(34215)
重点(34044)
创新(32660)
国家社会(32509)
(31724)
(31409)
期刊
(121606)
经济(121606)
研究(64639)
(59031)
中国(44061)
农业(39851)
(38080)
管理(37002)
科学(35353)
学报(34774)
大学(27529)
业经(27383)
学学(26858)
(23643)
金融(23643)
(20853)
技术(19313)
财经(18476)
经济研究(17046)
问题(16508)
(15903)
教育(14452)
农村(13900)
(13900)
技术经济(13669)
世界(13617)
农业经济(13599)
(13039)
现代(12222)
商业(11837)
共检索到346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小楠  朱晶  薄慧敏  
本文基于黄淮海平原366户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全局Moran’s I,构建贝叶斯空间杜宾Probit模型,设定合适的空间权重矩阵,从中选择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借助偏微分方法,分解特征变量对家庭农场有机农业采纳行为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邻近家庭农场有机农业采纳行为存在空间相关性;(2)家庭农场相距2.0km以内,其有机农业采纳行为的空间依赖性最强;(3)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程度、劳动力数量、资金状况、环保意识、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参加培训、从媒体获取信息程度、市场信息获取程度以及认识已采纳有机农业的农场主均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有机农业采纳行为,而农场主的性别、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农场有机农业采纳行为;(4)家庭农场有机农业采纳行为主要是各特征变量直接效应的结果,但邻近家庭农场特征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邻近家庭农场是否参与培训、劳动力数量和资金状况。这一研究结论不仅为示范推广有机农业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选择什么样的家庭农场作为示范户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棠  孙乐  陈盛伟  
[目的]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文章拟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农业保险是否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方法]以山东省348家种植业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因家庭农场的异质性而存在差异,种植粮食作物(相比于经济作物)、农业收入占比高、风险偏好程度大的家庭农场更倾向采纳农业技术。[结论]农业保险促进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从农业保险对接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保险补贴力度和保障水平以及加强农业保险宣传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杨  张笑  陆姣  吴蕾  
家庭农场技术采纳行为应由信息获取、采纳意愿和采纳程度三个递进的阶段组成。基于黄淮海平原五省676户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结合双变量Prob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关注了解与非了解、意愿与非意愿的样本选择问题,探究家庭农场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1)与乡邻交流频率、农技部门推广力度、媒体宣传力度以及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信息获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劳动力数量、农技部门推广力度以及农场主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采纳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技术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杨  张笑  陆姣  吴蕾  
家庭农场技术采纳行为应由信息获取、采纳意愿和采纳程度三个递进的阶段组成。基于黄淮海平原五省676户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结合双变量Prob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关注了解与非了解、意愿与非意愿的样本选择问题,探究家庭农场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估计结果表明:(1)与乡邻交流频率、农技部门推广力度、媒体宣传力度以及农场主的性别、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信息获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劳动力数量、农技部门推广力度以及农场主受教育和风险偏好程度对采纳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技术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资金状况、媒体宣传力度、农技部门推广力度和农场主受教育程度对采纳程度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乡邻交流频率以及农场主的性别和风险偏好程度对采纳程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妮笛   纪丽彤   舒澍成   杨菲  
为探究家庭农场数字农业技术采纳作用机制,通过构建技术采纳影响因素体系,利用ISM-MICMAC模型得出各层次因素、驱动力-依赖性矩阵。ISM层次模型表明,技术安全性感知是直接表层因素,社会网络、设备操作能力、家庭收入、耕地面积、组织化程度、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否参加培训、技术有用性感知和技术易用性感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农场主的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居住地理位置、政府宣传引导、政府经济补贴和基础设施是深层本质因素,对技术采纳起决定性作用;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表明,家庭农场主政治身份、受教育程度属高驱动力、低依赖性独立因素。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宣传推广、开展教育培训和增加政策扶持等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浩然  王玉华  刘笑含  王志明  
[目的]提升国内有机农业空间布局规模化、集聚化程度,辨明有机农业企业及其生产组织主体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有利于促进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及生产组织主体空间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与调控。[方法]该研究采用ArcGIS、相关性分析法和SPSS数据处理,通过中国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构建有机农业数据库,分别使用定量与定性方法,分析全国有机认证企业的基地分布格局与特征,并深入剖析四川省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1年中国以及四川省有机认证企业基地数量存在非均衡性空间分布,且四川省内地区差异性日趋显著;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不具有显著集聚特征,重心由中部向东部偏移,分布区域呈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分析显示:种植基底条件、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比重、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发展水平、产业补贴力度和政策指引强度八类综合影响因子对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城市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能力等因子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结论]社会、经济、政策和自然四种因素对我国有机农业企业基地分布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力最为显著。未来中国和四川省有机农业企业基地的空间优化发展应重点培育优势地区企业和基地的外部环境与要素条件,以形成有机农业企业认证基地的优势规模空间与良好的区域乘数效应;依据有机农业认证企业基地分布重心的变化,可提供相应的空间政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服务与条件支持,促进现有基地中心地区与空间集聚区的强化与提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梦奇  
基于2020年江苏省六个县级市302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能力对于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能够促进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总投资,其中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促进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力是通过提高家庭农场的信贷可得性和信息可得性来促进农业生产投资的。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未来,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家庭农场主的数字金融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推出针对性的数字化信贷产品,引导科技企业开发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的AP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勋章  路剑  
基于河北、江西和云南3省893个家庭农场调研数据,研究了资源禀赋、电商认知、政府扶持对家庭农场主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中的家庭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电商培训和农产品特色明显程度对其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及采纳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注册品牌、绿色或有机认证、产品深加工对采纳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化和电商认知对电子商务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扶持对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资源禀赋、电商认知-电子商务行为采纳及采纳程度关系中有正向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提升农场主电商运营能力,创新电商经营模式和提高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莉  
文章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慧  
文章以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为考察对象,在梳理了已有的关于空间因素对地区经济差异的作用文献基础上,结合测算的生产率水平结果,使用普通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对中国28个省级地区的农业生产率的转移概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地区生产率水平存在四种俱乐部,但是不存在俱乐部收敛,各子时期的变化与总体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将两种转移概率矩阵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低水平和中低水平的地区与中高水平地区为邻有利于促进本地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说明考虑空间因素时,地区生产率水平的转移可能性会发生变化,地区生产率水平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考察期内地区间发生了一定的农业技术扩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化楠  葛颜祥  郑军  
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824户县级及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的专项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存有异质性需求,经营年限、种植规模、合作社参与、技术培训、订单农业、政府补贴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而户口所在地、劳动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农场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环节采纳农业生产性服务,其经营效率分别提升19.72%、26.34%和23.82%,影响大小排序为产中>产后>产前;农业生产性服务对不同经营特征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存有明显异质性。为此,应加大家庭农场培育力度,深化家庭农场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有效衔接;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军军  余国新  
[目的]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以集约化土地种植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这是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选择性行为,也是政府主导和扶持的新型农民的政策缩影。文章探讨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不同种植规模经营主体对于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行为差异和影响因素。[方法]以新疆棉区的1 043户小规模种植农户和683户家庭农场主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以家庭农场(种植面积2.67hm~2及以上)为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家庭耕地面积是影响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主要因素;而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农业合作社、村里是否有农业合作社是家庭农场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的。(2)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次数是影响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是农户小规模农地对农业技术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的。[结论](1)农业技术服供给机构应根据农户经营种植的耕地面积,对用户进行分类管理。(2)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应协同基层部门加大对农业技术服务的宣传力度,全面提升种植农户的认知程度。(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技术服务培育不同规模需求的优良农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万芹  蔡山彤  
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以改造传统农业为目标的企业式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企业型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如下特征:高资本技术要素、大规模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管理及企业化的市场销售和风险规避方式,这完全符合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期许,因而常常被树为典型。但是,因为在发展中要求较高的环境、面临较大的风险,企业式家庭农场只能是少数精英农户的选择,大多数小农无法走通此路。因此政府不应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完全寄托于企业式家庭农场身上,大量存在的小农、中农等多元经营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基础,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崔茂森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近几年发展迅速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搞清楚它们经营中关切的问题,该项目对青岛市379家果蔬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研,占有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基本掌握了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并针对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土地流转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