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5)
2023(6469)
2022(5541)
2021(5343)
2020(4474)
2019(10177)
2018(9974)
2017(18765)
2016(10521)
2015(11843)
2014(12070)
2013(11652)
2012(10700)
2011(9545)
2010(10075)
2009(9231)
2008(9690)
2007(9079)
2006(8087)
2005(7290)
作者
(28479)
(24125)
(23471)
(22473)
(14943)
(11535)
(10734)
(9217)
(9153)
(8886)
(8130)
(8097)
(7630)
(7384)
(7374)
(7309)
(6816)
(6784)
(6736)
(6697)
(6189)
(6098)
(5884)
(5811)
(5795)
(5441)
(5261)
(5179)
(4895)
(4808)
学科
(44292)
(38319)
(37913)
经济(37856)
农业(29449)
管理(26568)
(18230)
企业(18230)
(14644)
业经(13841)
中国(11162)
(10189)
农业经济(9876)
方法(9767)
(8996)
农村(8986)
(8659)
地方(8603)
(8282)
数学(7982)
数学方法(7896)
(7766)
财务(7755)
财务管理(7717)
(7605)
(7494)
土地(7377)
发展(7340)
国家(7339)
(7331)
机构
学院(145443)
大学(136765)
(58003)
经济(56661)
管理(53629)
研究(46147)
理学(45462)
理学院(45042)
管理学(44347)
(44292)
管理学院(44096)
中国(38860)
农业(33221)
(31692)
(28439)
科学(27325)
业大(26882)
(25233)
(24192)
中心(23524)
财经(22676)
研究所(20649)
(20354)
农业大学(20150)
(19384)
(18841)
(18393)
师范(18240)
经济管理(17807)
北京(17384)
基金
项目(87559)
研究(70845)
科学(67300)
基金(60561)
(52321)
国家(51298)
社会(43364)
科学基金(42910)
社会科(40420)
社会科学(40407)
(36827)
编号(32744)
基金项目(32271)
教育(31125)
(28352)
成果(27176)
(26639)
自然(24971)
自然科(24276)
自然科学(24272)
自然科学基金(23846)
资助(23543)
课题(21410)
(20245)
(20121)
(19556)
重点(19148)
(18586)
(18172)
(17746)
期刊
(77927)
经济(77927)
(50849)
研究(43398)
中国(37442)
农业(34282)
(29251)
学报(21806)
业经(19497)
科学(19334)
大学(17842)
教育(17296)
学学(16922)
(16016)
金融(16016)
(15562)
管理(14911)
农业经济(13493)
农村(13390)
(13390)
会计(12427)
技术(12298)
问题(11279)
(10982)
财经(10546)
财会(9946)
世界(9728)
经济问题(8958)
(8935)
经济研究(8910)
共检索到236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鸿渝  郭肖会  冉楚云  
家庭农场,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科学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农场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兼具小农经济和集体农场的优势,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两者的缺陷。家庭农场的兴起,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的商品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莉  
文章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纯忠  秦欣璐  
结合数学模型探讨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权重赋值,运用线性加权平均与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家庭农场信用评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提高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的社会认知度;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家庭农场发展;建立融资担保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家庭农场权益保护的相关制度;加强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联动,争取政策扶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杨永坤  
本文结合调研情况,认为家庭农场是今后商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将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占重要位置。围绕与其他经营主体关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在宏观政策层面如何引导家庭农场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春来  
本文结合近期在浙江、广东等地调研中了解的实际情况,认为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表现为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为经营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标;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是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产物,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家庭农场应当作为农业生产环节的主体,也可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单元;自然禀赋、生产传统、科技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获得等因素共同决定了"适度规模",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下应该以替代相对稀缺资源为创新投入点来实现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益;需要正确认识包括家庭农场在内的规模化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在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共存的现实,不能"拔苗助长";"四化"建设同步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新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光志  陈雪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适时建立并完善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相关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家庭农场主体法律制度、改革现行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形成;建立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的农产品认证法律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信任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C2C交易的发展可以为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交易的活跃提供广阔的平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旭凡  
家庭农场是解决中国农业当前面临的低收入与劳动生产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中国的家庭农场最优规模上涉及较少,总的来说,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经营作物的最优经营规模差距较大,即使相同地区、相同经营作物,使用不同的最优规模衡量标准,得到的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也存在差距。本文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农场发展经验和规模演变规律,得出家庭农场规模的调整一要配套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二要考虑经营者管理能力和经营成本,三要考虑生产率等相关因素。并基于国际经验对中国家庭农场最优经营规模给出4条建议:一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二是配套产业完善服务,三是重视教育加大培训,四是创新模式与时俱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静  杨扬  王若雪  
依靠自有土地的小农经济已不能使农民获得与外出务工大致相当的收入,发展家庭农场依靠规模化经营仅仅使得农民务农收入提高有了可能性。本文认为,在家庭农场的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对家庭农场经营的各环节进行扶持、指导和管理,通过制度化的管理配合农业补贴对务农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才能保障家庭农场较高收入的实现以及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昕  王可山  张淑敏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一基本资源禀赋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等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适度规模的现代家庭农场切实可行。它以适度规模、劳动力充分就业、商业化和现代化经营为基本特点,有利于促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国国情推算,到2030年我国劳均耕作面积将达到0.67公顷,而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将达到26.7公顷。此外,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最终收益不同,我国各地家庭农场规模也有较大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磊蕾  
我国政府补助会计准则于2006年颁布,但企业在政府补助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和《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异同及差异原因,并通过案例分析了企业在进行政府补助会计处理时在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规范企业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和披露,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同山  徐雪高  
培育家庭农场,需要关注政府补贴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利用全国1501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使用处理效应模型(TEM)并结合WLS回归,分析政府补贴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显著提高家庭农场净收益和家庭农场人均净收益,但也会促使家庭农场主过度扩大土地面积并推动土地租金上涨,造成家庭农场亩均净收益下降。具体而言,获得政府补贴可以让家庭农场净收益、家庭农场人均净收益分别提高8.12%和9.59%,但是会让家庭农场亩均净收益减少468.87元,每亩土地租金增加291.07元。为了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政府应扩大家庭农场补贴覆盖面,调整补贴思路,完善补贴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郑涛  
家庭农场在循环经营模式下,其生产活动和经营成果信息的反映手段必然受到影响。为清晰反映家庭农场循环经营的生产和环境效益,本文基于物质流角度探讨其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以期为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霞  
基于安徽省768个家庭农场样本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场主个人禀赋对家庭农场获取政府专项补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与政府补贴政策直接相关的政策变量、农场的个体异质性特征变量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之后,农场主个人禀赋差异是造成家庭农场的政府补贴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教育禀赋构成高层级政府补贴获取约束,而家庭农场主具有的企业经营经验、农业生产经验、干部经历能够显著促进地方政府补贴的获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顺熠  徐佳佳  
政府补助新准则做到了与国际惯例实质上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原有会计规范的不足,但实务中存在企业实施意愿不足和操作困难等问题。本文以A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政府补助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该企业的影响及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认为:日常活动是包括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企业应当根据政府补助业务的实质来判断,是采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核算;"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方式获得财政贴息需按公允价值计量并调整实际利率法来核算。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文勇  张悦  
梳理近期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文献,从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发展路径和实践情况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具有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四个特征。现阶段,家庭农场面临着农地流转缺乏市场化体系和机制的障碍。现有研究文献存在理论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家庭农场内部差异化的关注、缺少实证性研究等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