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4)
- 2023(16446)
- 2022(14340)
- 2021(13421)
- 2020(11266)
- 2019(25996)
- 2018(25678)
- 2017(49691)
- 2016(26743)
- 2015(30213)
- 2014(29872)
- 2013(29489)
- 2012(27054)
- 2011(24252)
- 2010(24146)
- 2009(21888)
- 2008(21048)
- 2007(18300)
- 2006(16200)
- 2005(13822)
- 学科
- 济(108333)
- 经济(108199)
- 业(77411)
- 管理(71418)
- 企(55631)
- 企业(55631)
- 农(49778)
- 方法(48485)
- 数学(42723)
- 数学方法(42162)
- 农业(32913)
- 中国(27331)
- 财(26356)
- 业经(26309)
- 学(24562)
- 贸(22445)
- 贸易(22437)
- 易(21943)
- 地方(21864)
- 制(19477)
- 技术(16817)
- 环境(16120)
- 理论(16070)
- 和(15423)
- 务(15075)
- 财务(15003)
- 财务管理(14961)
- 发(14843)
- 银(14606)
- 策(14579)
- 机构
- 学院(373216)
- 大学(372749)
- 管理(149127)
- 济(148922)
- 经济(145849)
- 理学(130146)
- 理学院(128718)
- 管理学(126235)
- 管理学院(125609)
- 研究(125483)
- 中国(93634)
- 科学(80462)
- 农(80055)
- 京(78823)
- 财(64675)
- 业大(64365)
- 所(62974)
- 农业(62217)
- 中心(58661)
- 研究所(57791)
- 江(54285)
- 财经(52277)
- 范(48572)
- 北京(48534)
- 师范(48029)
- 经(47994)
- 院(45442)
- 经济学(44003)
- 州(43473)
- 经济管理(40349)
- 基金
- 项目(265652)
- 科学(208182)
- 基金(193252)
- 研究(191437)
- 家(170383)
- 国家(168762)
- 科学基金(144151)
- 社会(120177)
- 社会科(113517)
- 社会科学(113481)
- 省(104584)
- 基金项目(102990)
- 自然(95292)
- 自然科(93017)
- 自然科学(92990)
- 自然科学基金(91317)
- 划(87219)
- 教育(86778)
- 资助(79233)
- 编号(78309)
- 成果(61872)
- 重点(59417)
- 部(58446)
- 发(56932)
- 创(54990)
- 课题(52720)
- 创新(51346)
- 科研(51274)
- 国家社会(49530)
- 教育部(49387)
- 期刊
- 济(161853)
- 经济(161853)
- 研究(104370)
- 农(79013)
- 中国(72476)
- 学报(64827)
- 科学(58748)
- 农业(54121)
- 管理(50615)
- 大学(49682)
- 财(47464)
- 学学(47083)
- 教育(37799)
- 技术(31835)
- 业经(31442)
- 融(31111)
- 金融(31111)
- 业(26186)
- 财经(24405)
- 经济研究(23857)
- 问题(22632)
- 经(20771)
- 版(20134)
- 图书(19280)
- 科技(18836)
- 业大(18353)
- 资源(17621)
- 技术经济(17469)
- 理论(17275)
- 世界(17094)
共检索到54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勇 蒋黾
在中央和地方政策支持下,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违约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也影响了家庭农场的长期投资经营。为此,在分析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及其双方续约意愿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双方续约意愿模型,分析了制约流转双方续约意愿的原因,提出促进流转双方续约意愿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相关部门可通过加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流转社会支持度、增强流转合同约束力、提高土地流转满意度等方面,提高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双方续约意愿,进而提高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性。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续约意愿 土地经营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蒋黾 杜志雄
当前,农地流转期限普遍较短、流转合同不规范、合同违约率高等问题导致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不稳定,严重抑制了家庭农场主对流入土地的长期投入。因此,如何引导农户向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地流转土地,成为推动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湖南省498家农户土地流转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户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续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农户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续约意愿模型中,行为态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主观行为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②在农户行为态度方面,农户对土地流转预期收益越有信心,或农户对家庭农场上一轮土地流转行为越满意,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的行为态度越能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③在主观行为规范方面,当农户感知到来自周围的人特别是亲人对农户续约的支持态度越强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主观行为规范越能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④在知觉行为控制方面,农户对农户禀赋和环境禀赋两方面的感知会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续约意愿的形成,其中户主工作性质和上一轮流转期限影响最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琴 费灿亚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效率高、资本投入低,是适合当前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然而,在进一步发展这一农业主体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如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成本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家庭农场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也影响了经营者的扩大再生产意愿。为此,本文基于无锡地区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现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考察了当前家庭农场经营者不同持续经营意愿的分布状况,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持续经营 交叉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兰勇 谢先雄 易朝辉 罗建
鼓励和引导水稻种植户创办家庭农场从事规模经营是促进稻农增收、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湖南省708个稻农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水稻种植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户创办家庭农场的意愿主要受年龄、收入非农化程度、家庭成员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农地细碎化程度、农户对家庭农场的了解程度、对家庭农场扶持政策了解程度、资金借贷难易程度、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八个因素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提高水稻种植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魏雯 张杰 王建康
本文以陕西省19个县27个乡镇的413份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意愿为因变量,以反映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特征、环境特征、政策保障与支持5大类因素的23个具体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土地特征和政策保障与支持对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机械化水平、土地租金水平、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支持力度3个显著影响因子上,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家庭农场 Logistic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获得适度规模、集中成片的土地是家庭农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法律政策下,家庭农场主对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起来的土地仅享有债权性质的经营权,如果农户在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届满时选择不续签合同,那么,家庭农场主轻则面临"钉子户"问题,重则丧失全部土地而破产。因此,地权稳定性是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届满续期时,家庭农场主和农户都有各自的潜在利益诉求,土地流转合同续期能否实现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利用博弈模型法,基于研究假设条件,建立博弈收益函数,挖掘不同主体在土地流转合同期满续约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冲突表现及矛盾根源,推算出预期社会效果成为均衡策略时需要满足的前置条件。研究发现,最终的均衡策略既要满足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需求,又不能让农场主的用地成本负担过重。故而,通过签订土地流转收益动态调整型合同,在家庭农场主和农户之间构建起"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使得农户决定续签土地流转合同与否和收益的增量挂钩。因土地流转收益存在着"阈值",因而还应考虑家庭农场主的投资回收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朝辉 段海霞
家庭农场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湖南省99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分析了其创业现状:首先,湖南省家庭农场主群体以低学历中老年人为主、农场大多处于生存与成长阶段、创业动机以发现商机为主;其次,探讨了家庭农场的三大创业瓶颈:合法性约束、创业资源约束、政治环境约束;最后,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从农场创业生态系统、农场主创业者特质、政府行为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家庭农场可持续成长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创业现状 实现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房桂芝 包乌兰托亚 江文斌
近几年来,家庭农场吸引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家庭农场有着自身的生产优势,是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但目前土地流转困难、资金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因此,对策性研究成为学界的主流研究;而学术界在是通过土地国有化还是私有化来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未来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应以多学科的视角,立足中国国情,探讨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研究 展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户主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非农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承包地的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农地租(或代)种行为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在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农地的高效长效利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意愿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慧 闫保荣 毕宇珠 苟天来
家庭农场是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社会化的生产模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家庭农场的先决条件。但中国目前仍存在着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诸多土地问题,如农民土地权能不完整、土地流转期限短稳定性差、流转成本快速上涨等。在总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策略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促进中国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土地策略建议,包括结合法律体系建设和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农民土地权能、探索和创新多种农地流转形式、构建完善农民离农的保障体系、以适度的补贴和奖励鼓励长期稳定农地流转、建立农地流转费用的管控和调整机制、加快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 流转 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现阶段实现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主要途径是土地流转,但是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的规模化土地对家庭农场生存和发展的适宜度还有待考量。该适宜度可采用片数和质量、速度和持续时间、用地成本、权利清晰度、规模大小等关键性指标来衡量。基于以上指标,在家庭农场前期介入、集中土地阶段,会遭遇到集中连片土地难、农户不愿意转出土地而形成的"钉子户"、农户选择性流转土地、土地流转期限短等问题;在家庭农场正常运营阶段,会遭遇到农户单方面提高土地流转价格、农户选择中途违约或期限届满不续约、农地权利不清晰所造成的家庭农场土地被征收时补偿分配混乱等问题;在家庭农场退出、破产而放弃土地规模化经营阶段,会遭遇到家庭农场经营者违约退地、家庭农场规模化土地的再转让、家庭农场资产清算与债务清偿等问题。破解家庭农场各阶段在土地集中上遇到的瓶颈和障碍,应从明晰农地产权、创新农地权利流转模式、构建家庭农场经营者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等几方面着手,以达到降低家庭农场土地集中交易成本、用地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以及提高农户流转农地权利期限等综合效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熊彬雁 易朝辉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农民分化与家庭农场成长过程中农地关系的演变,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内部动力的形成及作用机制,探讨现实中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地流转发生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危害。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供给动力和家庭农场土地需求动力的同时存在是流转交易发生的重要基础。农地流转交易的发生还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需动力要有足够的强度,二是交易成本一定要足够的低。外部动力来源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地方政府的机制创新和村集体的实践创新等,是强化内部供需动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地顺利流转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外部动力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有效增强内部动力,科学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发现,外部动力不足、过度和失当的情况在现实中同时存在。它们分别通过影响内部动力从而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总体偏慢、部分地区出现大跃进、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政府应通过科学构建外部动力来合理调节内部动力,确保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的充分平衡运行。一是要从消除流转农户后顾之忧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两个方面强化供需动力,破解整体动力不足问题;二是要应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定位角色,避免过度推动土地流转;三是要将重点放在夯实基础和科学补贴上,防止动力失当带来家庭农场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立平 杨夕斌
本文选取了武陵山片区的湖南省怀化市为样本,分析了怀化市三类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和怀化金融对家庭农场的支持,论述了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土地流转比例低、农业保险力度偏小、有效抵押不足、贷款利率上浮导致惠农政策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大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力度等措施以增加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金融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家庭农场既保留了农户经营的优势,又克服小农户经营的弊端,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获得集中成片且期限稳定的土地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农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的重要途径。由于农地流转存在着时空分散性、期限议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价格过高过低的不可控性以及农民中途违约的可能性等问题,农地自由流转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相衔接存在着诸多障碍。通过构建农民土地权利处置体系,在遵循农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划分为土地保留分户经营区、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区和土地退出集中经营区三大区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秋平 樊帆 何蒲明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融资问题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非常突出。本文通过对湖北省68户家庭农场的调查,发现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资金缺乏、融资需求满足程度不高、融资期限与实际需求匹配程度低、融资渠道较为狭窄等仍然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严重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从"草根金融"、民间金融、银行以及政府这几个方面提出改善方法,以期有效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