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1)
- 2023(14565)
- 2022(12726)
- 2021(11891)
- 2020(10016)
- 2019(23031)
- 2018(23000)
- 2017(44431)
- 2016(24060)
- 2015(27317)
- 2014(27213)
- 2013(26964)
- 2012(24596)
- 2011(22235)
- 2010(22395)
- 2009(20894)
- 2008(20500)
- 2007(18269)
- 2006(16406)
- 2005(14598)
- 学科
- 济(97328)
- 经济(97179)
- 业(76582)
- 管理(70692)
- 企(55615)
- 企业(55615)
- 农(48472)
- 方法(40726)
- 数学(34948)
- 数学方法(34562)
- 农业(32156)
- 业经(26408)
- 财(25258)
- 中国(24981)
- 制(23080)
- 学(20214)
- 地方(19126)
- 贸(17285)
- 贸易(17277)
- 易(16811)
- 体(16488)
- 技术(15772)
- 理论(15452)
- 银(15299)
- 银行(15253)
- 环境(14953)
- 务(14890)
- 财务(14821)
- 财务管理(14786)
- 和(14622)
- 机构
- 大学(347257)
- 学院(346532)
- 管理(139416)
- 济(138977)
- 经济(135921)
- 理学(121054)
- 理学院(119726)
- 管理学(117724)
- 管理学院(117111)
- 研究(115469)
- 中国(86499)
- 京(73855)
- 科学(71119)
- 农(70800)
- 财(63844)
- 所(57858)
- 业大(56752)
- 农业(54304)
- 中心(53027)
- 研究所(52466)
- 江(51401)
- 财经(50549)
- 北京(46247)
- 经(45979)
- 范(45645)
- 师范(45283)
- 州(41115)
- 院(40873)
- 经济学(40131)
- 经济管理(37867)
- 基金
- 项目(236720)
- 科学(186788)
- 研究(175788)
- 基金(172422)
- 家(149924)
- 国家(148404)
- 科学基金(127531)
- 社会(111046)
- 社会科(104768)
- 社会科学(104740)
- 省(92463)
- 基金项目(92124)
- 自然(82313)
- 自然科(80342)
- 自然科学(80325)
- 教育(79361)
- 自然科学基金(78904)
- 划(76961)
- 编号(72942)
- 资助(69817)
- 成果(59523)
- 部(52738)
- 重点(52174)
- 发(50157)
- 创(49230)
- 课题(48999)
- 制(46833)
- 创新(45845)
- 国家社会(45260)
- 教育部(45094)
- 期刊
- 济(159093)
- 经济(159093)
- 研究(101714)
- 农(71559)
- 中国(69675)
- 学报(55863)
- 科学(51637)
- 管理(48803)
- 农业(48520)
- 财(47657)
- 大学(43374)
- 学学(40864)
- 教育(38040)
- 融(31550)
- 金融(31550)
- 业经(30296)
- 技术(28918)
- 财经(24392)
- 业(23029)
- 经济研究(22419)
- 问题(21521)
- 经(20646)
- 版(18370)
- 图书(18243)
- 科技(17410)
- 理论(17086)
- 技术经济(16477)
- 世界(16367)
- 现代(16079)
- 实践(15660)
共检索到512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捷 张保林
关系网络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立足广西、江西某两县家庭农场的个案访谈和浙江某县家庭农场的网络研究采集,分析家庭农场包括在线社交在内的人际交往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由信息分布之时序组合构成的强关系结构是现代家庭农场关系网络运作的基础;时间密度建构的在线社交网络运作机制对影响生产之不确定性进行聚合、更新;信息推荐排序进一步分析其中的价值,改变旧有经验形成的投入、产出与交易认知。这为家庭农场生产带来更大的稳定性。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关系网络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成林
基于皖中地区“小大户”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中国式家庭农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小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使传统农民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农民”。“小大户”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变革的鲜活例证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有其生成的动力.但又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一适当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普遍生成。“小大户”的形成是政府(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意愿锅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小大户”形成的根本动力是农民对经济激励的自发性反应.而政府的作用则在于如何为这一生成扫清障碍.以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勇 谢先雄 冯嘉颖 易朝辉
农场主的先前经历对其经验能力积累和资源网络嵌入具有重要影响。先前经历的有效混合水平(多元化与相关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经验能力的积累和资源网络的嵌入,反之亦反。同时,作为家庭农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决策者,农场主所具有的经验能力和资源网络是影响家庭农场成长态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农场主混合经历、资源网络与农场成长态势之间是递进式因果关系。项目组遵循这一递进式因果逻辑,对中部地区某县4个农场主与农场发展状况进行深度调研,调研结果有效证明了该因果逻辑的正确性。
关键词:
农场主 混合经历 资源网络 成长态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雷
城市化进程中村庄内生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市场,成为家庭农场兴起的社会基础。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所引起的人地关系的变动,为家庭农场获取土地资源提供了可能;滞留于农村的数量庞大、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劳动力则为家庭农场提供了最为主要的农业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资本的积累有效地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本投入问题。此外,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成为家庭农场产生的重要外部力量,家庭农场的出现既内含着农业现代化的政策目标,也体现着我国农业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产生机制 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锐敏
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适宜的组织形式。不过,回归到经济逻辑的考量,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需要适度的经营规模予以支撑,因而必然有雇工之需。因此,优化家庭农场中不同类型雇工的雇佣关系,促进居村农民身份的转变,是推进家庭农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普通雇工 技术性雇工 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何佳灿 易朝辉
土地经营权稳定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流转成本高、集中连片难、流转期限短等三个方面。本文考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三种地域特征,选取上海松江、山东东平、安徽繁昌和桂北F县四种发展模式作为样本,对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做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构建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村集体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核心力量;政府支持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必要条件;集体主导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权 稳定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键
我国的家庭农场是规模与组织形式介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之间的农业组织,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三者的成本收益及家庭农场的形成机制、发展现状,并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剖析了家庭农场的运行效率。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具有运行效率高于小农家庭和雇工农场的可能性,但我国家庭农场现阶段存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低效率现象。因此,相关部门在鼓励、推动家庭农场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要杜绝出现家庭农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雇佣劳动力等现象,应有效转移家庭农场内部富余的家庭劳动力。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形成机制 运行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廖翼 兰勇
本文从认定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对我国家庭农场运行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运行较好,其成果集中表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方面。未来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须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雷
基于政府、市场和农民家庭的综合分析视角,考察了家庭农场兴起的过程,系统揭示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多重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实践及市场化条件下农业规模效益的增长,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两个重要外部动力。但家庭农场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农民家庭借助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其家庭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从而最大化家庭收入以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家庭消费需求的结果。农民家庭构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家庭农场是农民家庭同政府和市场"互构"的结果,这也充分显示出了农民家庭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熊彬雁 易朝辉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农民分化与家庭农场成长过程中农地关系的演变,分析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内部动力的形成及作用机制,探讨现实中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对农地流转发生和家庭农场发展的危害。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供给动力和家庭农场土地需求动力的同时存在是流转交易发生的重要基础。农地流转交易的发生还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供需动力要有足够的强度,二是交易成本一定要足够的低。外部动力来源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地方政府的机制创新和村集体的实践创新等,是强化内部供需动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地顺利流转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外部动力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和遵循市场规律,才能有效增强内部动力,科学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调研发现,外部动力不足、过度和失当的情况在现实中同时存在。它们分别通过影响内部动力从而导致家庭农场发展总体偏慢、部分地区出现大跃进、部分地区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政府应通过科学构建外部动力来合理调节内部动力,确保土地流转动力机制的充分平衡运行。一是要从消除流转农户后顾之忧和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两个方面强化供需动力,破解整体动力不足问题;二是要应尊重市场规律,正确定位角色,避免过度推动土地流转;三是要将重点放在夯实基础和科学补贴上,防止动力失当带来家庭农场发展结构性失衡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维清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实践,归纳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及特征、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主要内容,并从认定标准、农场主培育模式、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农场培育机制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培育机制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勇 何佳灿 易朝辉
土地经营权稳定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流转成本高、集中连片难、流转期限短等三个方面。本文考虑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偏远地区三种地域特征,选取上海松江、山东东平、安徽繁昌和桂北F县四种发展模式作为样本,对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做法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构建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机制必须因地制宜;村集体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核心力量;政府支持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必要条件;集体主导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稳定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经营权 稳定机制 比较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房桂芝 包乌兰托亚 江文斌
近几年来,家庭农场吸引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家庭农场有着自身的生产优势,是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但目前土地流转困难、资金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因此,对策性研究成为学界的主流研究;而学术界在是通过土地国有化还是私有化来解决土地流转难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未来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应以多学科的视角,立足中国国情,探讨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研究 展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